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居产品设计的哲学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康 《包装工程》2015,36(4):10-13
目的对家居产品设计的现象进行哲学美学解读,从理论层面对其产生、发展和趋势进行深度分析。方法结合家居产品设计在中西方历史的发展与现状,详细考察其在质料选择、配套设计、消费类型及需求分析等方面的艺术表现,从人与物、一与多、善与美3个维度,进行哲学美学分析。结论家居产品设计的发展流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不断高涨的必然结果,契合了现代居民实用主义功能诉求和审美日常化的双重需要,更有助于人类"诗意的栖息"和"哲学上的省思"。  相似文献   

2.
李红超  王昕宇  李维钰 《包装工程》2021,42(12):263-271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开发与设计策略.方法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引入符号学的观点,提炼北京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符号,并对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应把握市场性、文化性、系统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绿色设计的策略,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北京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水准,为游客带来更佳消费体验的同时,不断推动北京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结论 北京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通过对城市文化符号的提炼,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研发时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策略,建立完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久美 《包装工程》2014,35(14):98-101,123
目的研究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方法采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全国的纪念品设计方法、原则,并对井盐生产最主要的四川地区,特别是自贡的井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广泛收集有关盐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等方面的书籍、论文、设计实例等资料,重点从设计观点、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上,研究井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结论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充分提取井盐文化元素,使其具有创造性;深入挖掘游客对纪念品的潜在需求,使其具有针对性;着重强调对井盐文化理念的体现,使其成系列化;在满足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的同时体现四川的地域文化特色。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达到纪念品设计理念上的延续、材料的重复利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培贤  卜俊  周涛 《包装工程》2023,44(4):343-350
目的 对厦门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评价,选出代表性旅游文化元素,提炼出符合游客审美语义的设计因子及符号,用于指导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厦门旅游文化资源结构,梳理出厦门旅游文化资源图谱;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图谱中各个层级因子权重,从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中确定优势旅游文化资源类型;最后,基于游客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感官认知和审美语义,采用感性工学(KE)方法构建感性评价词汇与优势资源类型中各元素之间的评价矩阵,得到厦门优势旅游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从中提取设计符号与文化内涵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结论 基于AHP与KE评价的方法可以精准、有效地挖掘地域旅游文化资源,提炼出符合游客感官认知和审美语义的代表性旅游文化元素,从而明确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方向,使旅游纪念品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认知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邢亚龙 《包装工程》2022,43(4):392-400
目的 以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含义为切入点,探索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有效方法,促进澳门文化传播和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方法 首先,对澳门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必要介绍,并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纪念品属性与开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从文化符号角度进行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符号概念的阐述,定义文化符号的主题类别,继而在文化符号借用象征方式和隐喻象征方式中构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架构;最后,调查和分类澳门文化符号的内容,给出澳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方法,同时通过设计实例加以说明。结论 文化符号的借用与隐喻设计方法能有效帮助设计师从象征角度完成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关键是找到文化符号与旅游纪念品之间的象征性联系。这对设计理论研究和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运动和发展的,文化内涵最终是通过设计作品所塑造形态得以表达。形态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纪念品中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的意义入手,继而探讨了在设计理念中体现地域文化意蕴的基本思路,最后创新性的构思了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7.
杨启春 《包装工程》2021,42(2):279-281
目的探究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及其情感化设计策略的实施路径与未来发展。方法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冲击,由此产生的旅游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以及旅游产品的更高层次的设计出发,引申出情感设计的重要设计思路,并结合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和设计思路进行深入的设计规划,接着从文化导向、情感互动、真实体验、遗产传承等方面深入研究,从中选取一些设计实例进行理论论证和实际探索,总结出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情感化设计方法。结论旅游纪念品情感化设计必须从实际着手,深入分析旅游者对旅游品的多样化消费需求,由外而内、内外兼施地进行工艺、文化、情感的交织与融合,丰富旅游纪念品的文化情感与民俗寓意,以强烈的新颖性、纪念性、情感性为标志,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车颖 《工业设计》2014,(12):73-76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已经与商品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五大旅游国之一,旅游纪念品及其包装越来越被国家重视。旅游纪念品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一项高附加值产业,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于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流行元素的融合,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出富有时代感的高档旅游纪念品包装,对完善中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宣扬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拉动旅游纪念品产业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流行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表现、流行元素与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合理融合,以及流行元素与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的有机融合等三方面阐述流行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海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金广  禄璟 《包装工程》2013,34(20):99-102
通过对海南黎锦的分析,论述了其图案艺术和色彩文化,得出其具备鲜明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海南旅游纪念品的现状,提出以黎锦为元素的海南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为滞后的海南旅游纪念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黎锦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怡 《包装工程》2016,37(6):124-127,136
目的探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纪念品的创新策略。方法以澳洲土著艺术旅游纪念品为案例,采用实证结合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及旅游纪念品之间的联关系,归纳澳洲土著艺术及相关旅游纪念品创新的特点,构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体系。针对中国旅游纪念品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非遗文化注入灵魂,品牌建设凝聚价值,持续创新增加活力,设计管理和设计研究提升品质"的旅游纪念品创新策略。结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策略有助于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资源去开发旅游纪念品,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蒋媛 《包装工程》2017,38(4):234-238
目的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西安旅游纪念品包装的设计美感,增加旅游纪念品的附加值。方法 通过分析代表西安地域性的形象,将其作为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新的组合设计,明确设计定位。结果 西安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呈现出独特、艺术、环保等的特征,准确传递城市文化内涵和地域形象,为旅游品的包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升西安城市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2.
蒋鹏  付业君  李树 《包装工程》2021,42(12):272-275
目的 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方法 从旅游文化中的旅游纪念品的概念着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从产品特色、创新和附加价值等方面就旅游纪念品的现实短板进行分析,总结出几方面不足,并借此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分别对当前旅游纪念品的地域化特征的凸显、创新意识的提升等展开探讨,分析旅游纪念品甚至更高层面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结论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创新一直是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而以文化为导向的创新设计能够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形与质,同时丰富旅游纪念品的内涵,让其成为文化传播、艺术欣赏的综合体,从而在不断的创新开发中展示出极强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刘杰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8,39(18):266-269
目的探究当前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方向及实践。方法通过对现今中国旅游业、旅游文化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品质参差不齐、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宣传价值等诸多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突破性尝试,先结合传承文化、彰显个性、提倡环保、与时俱进等方面探究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再由不同地域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装对相关设计思路进行论证,探索更多旅游文化纪念品价值提升的可能性。结论对旅游文化纪念品进行典型性、特异性、时代性包装设计,同时强调地域性、文化性,能够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低碳理念下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金阁  邓世维  陈飞虎 《包装工程》2016,37(20):168-171
目的探讨低碳理念下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思路,为梅山地区在地文化传播、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形象化的启示与借鉴。方法分析了低碳理念与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实例,从在地性的价值体现、功能性的循环适用、历时性的产品更新3方面论述了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构想。结论以低碳理念为切入点,为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及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实现了低碳理念价值引导、梅山文化传播、梅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马皎  张斌 《包装工程》2018,39(12):249-253
目的从以用户为核心的视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彩贴剪纸旅游纪念品进行调查、统计并得到游客需求模型,将KJ、BS法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设计语言转换,引入创新性思维指导纪念品与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方法提取分析大量剪纸作品中的图形形态符号和色彩符号结合游客审美需求及市场将原有图形进行了创新性演变。结论结合创新设计思维及原理将其再设计转化并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之中,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突出以创意和文化等无形资源实现创造性智力成果的生产,激发沈阳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创新潜能。方法提取地域文化符号,结合传统手工与新材料、新工艺,设计旅游纪念品。结论将传统满清文化与现代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创造出独具沈阳特色的新型旅游纪念品,更好地传播沈阳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祝燕琴  李卫峰  王娴 《包装工程》2017,38(24):252-256
目的设计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分析彝族服饰、刺绣、漆器、乐器的特色元素,结合旅游纪念品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从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服饰、刺绣、漆器、乐器中提取特色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市场对彝族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传播彝族的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亮 《包装工程》2019,40(16):260-263
目的 探索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全新解析与融合应用。方法 由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出发,探索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点和实际价值,并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方向,接着从视觉语言、文化体验、情感传达、品牌创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策略,最后探寻融合创新的关键点。结论 旅游纪念品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工艺、情感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能够使纪念品真正具有纪念价值,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独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使旅游活动的体验和情感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9.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峰  李旭 《包装工程》2012,33(14):131-134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现状,提出了适宜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发展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探讨了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上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并使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问题,同时强调了旅游纪念品不仅应突出其纪念、审美和实用特征,更应表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