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消痈生肌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抗幽门螺杆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消痈生肌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效果,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价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湿疹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12月治疗湿疹的患者5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15 d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湿疹患者体内的血清IL-4、IFN-γ含量以及患者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4、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 d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IFN-γ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用于湿疹,相较于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患者血清水平更佳,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予以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6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三联抗Hp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两组对比治疗1个月后,以中医症候评分评估治疗情况,14C实验评估Hp治疗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Hp阳性的胃溃疡予以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不仅能改善症状,提高Hp有效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肝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消疡汤经验方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I)、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和胃溃疡直径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痛、胸闷喜叹息、烦躁易怒、纳差积分及血清PGI、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胃溃疡直径均显著缩小(P均0.05),血清IL-2、EGF、TG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消疡汤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辨治肝胃不和型胃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缩小溃疡病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I、IL-2、IL-17、EGF、TGF-α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味二仙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加味二仙丸治疗,对照组予固肾定喘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2、IL-4、IL-13、IFN-γ的变化,随访期发作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血清IL-2、IFN-γ水平均升高,血清IL-4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二仙丸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变态反应,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温肺升阳汤治疗阳虚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4(白细胞介素-4)、IL-6(白细胞介素-6)、IFN-γ(干扰素γ)的调节作用。方法:90例AR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42例)和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48例),两组均接受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鼻部症状改善,检测血清IgE、IL-4、IL-6、IFN-γ含量;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温肺升阳汤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明显减轻,血清IgE明显降低,血清IL-4、IL-6水平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升高;观察组鼻部症状改善、IgE水平降低和血清IL-4、IL-6水平降低、IFN-γ含量升高均明显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肺升阳汤可提高西药治疗阳虚质AR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鼻部症状,恢复免疫平衡,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温阳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AR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4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温阳通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西药组(77.27%)(P<0.05);两组主要鼻症状及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各积分值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组IgA、IgE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I...  相似文献   

8.
隆康健 《新中医》2019,51(11):63-66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和肌钙蛋白I (c TnI)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PCT和cTnI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PCT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CT和cTn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PCT和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PCT和cTnI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敬  马丽 《新中医》2023,55(7):102-105
目的:观察疏风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B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通络方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评分、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干扰素-γ (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70.31%(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AC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EV1、FVC、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6、IL-8、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治疗,疗程1个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分析仪检测IgE浓度,放免法检测血清IFN-γ、IL-13、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VS 6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浓度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13、IL-17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可提高盐酸西替例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IgE浓度,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3、IL-17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康敏  叶晓霞 《新中医》2022,54(2):57-60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舒肝健脾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检...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胃溃疡 88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4 3例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采用安胃汤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 1%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治疗胃溃疡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项雪春  章顺安  孙彦 《新中医》2021,53(5):167-17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辅助舒肝解郁胶囊合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D-17评分、SDS评分、SCL-90评分及B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SDS评分、SCL-90评分及B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辅助舒肝解郁胶囊合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肠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以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肠解毒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IFN-γ/IL-4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5.
蔡金忠  杨健君 《新中医》2021,53(4):47-49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建中汤。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8.37%(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63.89%(P<0.05)。结论: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璐  胡杰 《新中医》2022,54(2):5-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葛根芩连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锋 《新中医》2021,53(6):62-66
目的:观察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为76.1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及口渴汗出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α1-AGP、TL1A、CRP、IL-17、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对照组为7.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α1-AGP、TL1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赵文  郭师  王同单 《新中医》2020,52(6):14-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炎性指标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西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