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异  谢旭阳 《植物检疫》2001,15(1):55-57
自1989年四川省农业厅等大厅(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农业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的通知”以来,成都市植保植检站大力开展了调运植物检疫工作。我们率先在成都市火车站、药材和水果集贸市场开展调运检疫。立足成都市实际,采取了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做了各项工作。10年实践经验证明,把好调运检疫关,促进植物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防止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维护优质良种、苗木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声誉,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基本作法1.1 认真宣传贯彻植物检疫法规,形成良好执法的社会环境国务院和我省…  相似文献   

2.
汤水生 《植物检疫》1993,7(5):397-398
实施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是整个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植物检疫,必须坚持以产地检疫为基础,调运检疫为依据,辅之以邮包检疫、关卡检疫、市场检疫,采取分级服务,部门配合,层层把关,处处防疫等综合检疫措施,才能取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李德兴  徐来源 《植物检疫》1997,11(6):358-359
完善植物检疫综合管理体系,杜绝检疫盲区李德兴徐来源徐可忠(浙江省开化县植物检疫站324300)植物检疫工作,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她包括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种...  相似文献   

4.
产地检疫是植物检疫的重要一环。在作物生长期开展检疫 ,观察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比较直观、可靠 ,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产地检疫具有高效、经济、准确的特点。近年来 ,我省各级植物检疫机构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做法 ,积极开展产地检疫 ,为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本文就开展产地检疫的有关做法和今后做好此项工作的思路作一探讨。1 产地检疫的做法1 1 严格申报制度 ,协助种苗生产繁育单位选择无害基地近年 ,由于国内外农产品的频繁调运 ,不断有新检疫性病虫传入我省 ,为保障健康良种的安全生产 ,我省各级植物检…  相似文献   

5.
王春林 《植物检疫》2001,15(3):165-169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维护对外贸易信誉 ,履行国际义务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设置植物检疫机关 ,对进出口和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实施检疫。发挥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 ,面对新的形势 ,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1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的基本制度1 .1 国内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检疫制度调运检疫制度是植物检疫机…  相似文献   

6.
《植物检疫》2012,(5):5
《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检  相似文献   

7.
《植物检疫》2012,(2):4
《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  相似文献   

8.
《植物检疫》1994,8(2):117-118
山东省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植保植检站抓好产地检疫是做好调运检疫的基础,如何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力争努力实现的目标。据统计,1988~1992年全省对各种农作物种苗实施产地检疫的面积达125.8万hm2,按...  相似文献   

9.
《植物检疫》2012,(4):4
<正>《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检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是全国重点粮棉生产基地和种子繁育基地。稻、麦、棉、油菜品种类型多,良种生产和繁育面积大,数量多,自给率高,年种子生产、调运量近10万t。近年来,我市植物检疫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产地检疫为突破口,健全植检队伍,规范检疫程序,大力推进植物检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检疫性病虫草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植物检疫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为世界上农产品最大进口国之一,非常重视本国动植物检疫工作,曾长期制定只允许进入本国的有害生物名录.为与国际惯例接轨,日本改变做法,制定了一系列禁限名录,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需在出口国种植地进行检验的植物名录、禁止进口植物名录、须在出口国采取植物卫生措施的植物名录等.这几个名录联合使用,确...  相似文献   

12.
植物检疫的目标是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蔓延。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植物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中,疫情快报最能反映疫情新发情况。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植物疫情新发动态,本文系统整理了2010年-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疫情发生的严峻形势,并分析了不同种类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疫情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植物检疫是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及扩散, 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本文整理了2010年-2022年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快报和年报, 分别从植物疫情新发突发及总体发生防控形势、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和柑橘黄龙病等部分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情况等方面开展分析, 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础研究和科学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机构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对名单进行管理。本文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历史、现状、制修订要求和程序、管理以及几个我国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风险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进境植物检疫现场查验工作中,配备的工具装备还不够统一规范,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容易对查验工作效能以及执法形象造成影响,开发一套适合现场查验的单兵装备十分必要。本文对太仓口岸检疫人员研发的植物检疫单兵装备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该套装备有效提升了现场查验工作效率和执法形象,推进了现场执法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在口岸植物检疫工作中,违规进境植物及其产品因不符合相关要求,不能受理报检,但其又存在检疫风险,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现有法规"进境检疫"中没有应对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并结合我国植物检疫实践分析,认为可引入"扣留"这一行政强制措施,赋予检验检疫机构在第一时间内掌控检疫物的法定权力,从而实施相应的检疫监管,防止疫情传入。这是对现有检疫处置措施的创新,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进境植物检疫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植物检疫是一种生物安全措施,通过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检测鉴定是植物检疫措施实施的核心。该文概述植物检疫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植物检疫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多组学时代下植物检疫检测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具有普泛化、即时化、互动化和碎片化等特点。在自媒体时代下,应把握自媒体传播的特性及规律,结合动植检宣传工作自身的特性,积极探索动植物检疫宣传工作的新模式。本文列举了目前动植检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的相关工作机制提出建议,对把握宣传工作的话语权,扩大动植检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81-2018年黄岩水果类苗木及非种用农产品调运检疫中,共调出柑橘、杨梅和枇杷等苗木10 475批次,11 051.42万株;柑橘果实等非种用农产品147 689批次,852 920.95 t。基于柑橘等水果苗木调运检疫数量变化与水果产业发展变化关系,分析了果苗检疫存在的问题,包括无证育苗现象较普遍、检疫申报不规范、疫情信息不对称和漏检逃检等,提出了水果类苗木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程、建立种苗调运可追溯和到达地报告复检制度等建议,这对做好调运植物检疫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欧亚经济联盟2017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亚经济联盟检疫对象统一清单》(2016年11月30日第158号决议批准)基本情况及特点,将《欧亚经济联盟检疫对象统一清单》所列有害生物在中国境内分布和中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植物及植物产品主要产区进行比对,分析了新实施的《欧亚经济联盟检疫对象统一清单》对中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应对措施,以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