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在我国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坝,是拟建的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担负三峡水库反调节和改善三峡坝址到葛洲坝之间航行条件的任务外,并可利用这一河段的落差发电。在三峡枢纽建成之前兴建葛洲坝枢纽,首先是为了发电,其次是有利于改善三峡200公里河段的航行条件,并为三峡枢纽的建设作实战准  相似文献   

2.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在长江上游千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坝,也是我国当前的第一个大水电站。它是三峡水利枢纽下游的一级反调节水库,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提前在三峡枢纽之前兴建,不仅可为兴建三峡枢纽作实战准备,并能获得大量的电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拟定枢纽建筑物设计洪水时,应多方考虑,慎重确定。葛洲坝枢纽系径流式电站,没有调节洪水的能力。在三峡枢纽建成前,葛洲坝枢纽泄洪  相似文献   

3.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系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应用部分,该系统建立在三峡梯级水利枢纽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数据平台之上,在洪水预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利用要求,作出三峡、葛洲坝电厂长、中、短期出力预报,相应作出梯级枢纽水库调度计划,确定梯级水库的蓄泄对策及闸门的开启计划,制定闸门的操作命令,完整地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业务。  相似文献   

4.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系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应用部分,该系统建立在三峡梯级水利枢纽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数据平台之上,在洪水预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利用要求,作出三峡、葛洲坝电厂长、中、短期出力预报,相应作出梯级枢纽水库调度计划,确定梯级水库的蓄泄对策及闸门的开启计划,制定闸门的操作命令,完整地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业务.  相似文献   

5.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系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应用部分,该系统建立在三峡梯级水利枢纽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数据平台之上,在洪水预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利用要求,作出三峡、葛洲坝电厂长、中、短期出力预报,相应作出梯级枢纽水库调度计划,确定梯级水库的蓄泄对策及闸门的开启计划,制定闸门的操作命令,完整地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业务。  相似文献   

6.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已经过国家中间阶段验收,将在今冬明春这一枯水季节进行大江截流。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在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坝,是三峡枢纽下游的航运和发电梯级。该工程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3公里处。坝址有葛洲坝和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  相似文献   

7.
《海河水利》1995,(6):49-53
1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和坝线经长期研究和比较,已选定三斗坪坝址上坝线,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km。见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施工总体布置图。三峡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大组成部分。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两侧分设左右两  相似文献   

8.
三峡梯调通信中心通过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采用水电联合调度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及航运综合效益,有效协调了枢纽运用的各方矛盾,弥补了传统调度模式的不足。文中详细介绍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水电联合调度的规划与实践,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发电调度、调峰调度等方面分析了三峡梯调对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实施优化调度的各项管理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峡梯调通信中心通过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采用水电联合调度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及航运综合效益;有效协调了枢纽运用的各方矛盾,弥补了传统调度模式的不足。本文详细介绍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水电联合调度的规划与实践,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发电调度、调峰调度等方面分析了三峡梯调在对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实施优化调度的各项管理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北水力发电》2007,(5):1-2,12
1 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概况 三峡梯级有三峡和葛洲坝两个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利用工程,担负防洪、发电、航运等任务.三峡水库只具有季调节性能,汛期以防洪为主,发电服从于防洪和排沙,枯水期发电与航运统筹兼顾.葛洲坝枢纽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梯级.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我国第一条大江——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出三峡南津关后,豁然开阔,江面由3百米骤然展开至2200m。江水被江中的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从右到左分别为大江、二江和三江(见图1)。葛洲坝水利枢纽就修建在这里,工程  相似文献   

12.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庆燊 《人民长江》2010,41(4):87-90
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以来有关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综述。包括丹江口水利枢纽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葛洲坝水利枢纽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三峡水利枢纽水库长期使用、枢纽布置和坝下游河道冲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万里长江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也是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枢纽和航运梯级。工程自1981年开始通航、发电,至今已安全运行30年,承担了电力系统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等任务,担负着三峡水利枢纽反调节及改善葛洲坝上游航运条件的使命,为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华中、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30年的实践证明,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决策正确,设计优秀,质量优良,运行有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工程的成功建设与运行,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不仅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当前,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建成,葛洲坝与三峡水利枢纽一起,与上游逐步建成的大型水库,共同构成庞大的水库群,将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效益,这对于维护健康长江、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兴建的规模宏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它是长江干流主体工程——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三峡枢纽建成后担负着三峡水库反调节任务。工程将于1988年全部完建。现就工程投资及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事卫星C在三峡水利枢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利枢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准确及时地采集重庆寸滩湖北宜昌区间、三峡坝址上下游及三峡一葛洲坝2个枢纽之间的水、雨情实时信息,以及三峡、葛洲坝2个坝址的气象信息。系统现有各类遥测站81个,中心站1个,其中,56个遥测站和中心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了海事卫星C(Inmarsat-C)。文中介绍了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Inmarsat—C的特点,着重分析了Inmarsat-C在三峡水利枢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葛洲坝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改善三峡坝址至南津关河段峡谷型河道的航行条件,并利用这段河道的落差装机发电。现本工程已在三峡枢纽之前兴建,汛期大洪水时,回水120公里,到巴东以上;非汛期回水200公里,到三峡上口的奉节城下。使川江中最艰险的一段航道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利枢纽的双线5级连续船闸,是枢纽建成后长江水运大动脉的咽喉。船闸充水时,上游流速流态是保证航运畅通和船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要求对葛洲坝2号、3号船闸充水过程中,船闸上游的流速流态进行原型观测,为今后深入系统地进行原型观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技术设计审查及其他枢纽通航建筑物设计提供了参考。1观测要求与条件1.1观测要求葛洲坝水利枢纽在三江布置有2号、3号两座船闸。终结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当水位组合坝上66m,坝下39m即最大水头为27m时,一次充水量达34m3,其中2…  相似文献   

18.
一、工程简介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3公里处,是计划兴建的三峡的组成部分之一。枢纽包括总泄量为11万立方米/秒的一座泄水闸和两座冲砂闸、两座可通过万吨级船队的船闸和一座通过三千吨级船队的船闸及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的两座发电厂。坝轴线总长2592米。葛洲坝枢纽是径流式电站,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坝基软弱夹层是工程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是三峡水库的反调节航运梯级,为改善三峡坝下至南津关峡谷河段的航运条件,并利用其落差发电。提前兴建葛洲坝工程,是为了满足周围地区迫切用电的需求,同时,也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利枢纽漂浮物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原设计采用以排为主的传统漂浮物治理措施,不仅对三峡水利枢纽,而且对下游梯级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漂浮物问题,均未妥善解决。根据模型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已建工程实例,如在枢纽工程上游选择理想的河段,采取拦、导、清漂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漂浮物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