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张弦梁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并给出了拉索张拉顺序、拉索张拉力、张拉过程中的张弦梁变形值及钢构件施工过程的应力值,并对拉索张拉力与张拉顺序进行优化计算。在保证张弦梁拉索张拉完成后,受力索索力均匀,钢屋盖能主动脱架,同时较好控制了施工阶段上拱值。文章还提供了张弦梁典型节点的深化设计做法,此做法能较好地满足工程要求,受力形式与模型假定一致,具有明确可靠的传力路线和构造保证,制作方便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大跨空间结构预应力拉杆的施工通常有地面拼装、高空补装以及高空补张拉,预应力张紧工程的控制也是钢拉杆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施工过程采用分批反复张拉,采用有限元分析施工过程,寻找一次张拉即可以满足最终所需张拉目标的张拉方案。使用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拉杆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变化情况,全过程分析张拉顺序,最终张拉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钢拉杆的检测并对有限元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3.
金山区朱泾体育中心活动屋盖钢结构拉杆张拉工程,在拉杆分批张拉过程中,采用顺序分析法避免复杂的拉杆内力相互影响分析,并快速准确地模拟分批张拉的施工过程,得到各加载步时张拉杆的张拉控制力,作为施工依据。施工时采用临时索对结构张拉预变形后安装钢拉杆。预应力施工的监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较好,表明结构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临时索的做法是可行的,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超长上凸式张弦杂交拱壳结构由屋面钢拱壳、拉索、拉杆组成,拉索为上凸设置,拱壳和拉索之间为受拉的钢拉杆.为减少张弦结构对支撑结构的作用力,可在施工过程中适当地分级施加预拉力和分级加载.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屋盖施工中,对张弦预应力拉索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以跨向位移为主要控制因素,确定拉索安装张拉顺序和拉索分级张拉,用于指导实际施工.  相似文献   

5.
"汇设计"工程连廊钢结构中设置了高强度大直径的斜向钢拉杆。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模型施工阶段工况确定张拉控制力及张拉次序,预测结构关键控制点的变形。采用自制张拉装置对钢拉杆进行张拉,介绍张拉技术,采取张拉力和结构变形双重控制原则,根据结构控制点的实测挠度,可知钢拉杆张拉后结构的挠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钢拉杆施工全过程分析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河内Noi Bai国际机场项目施工中主要使用扭矩扳手对预应力钢拉杆进行张拉及补张拉。对拉杆张拉前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磁通量法测拉杆拉力的准确性,厂家提供拉杆扭矩系数的准确性及使用扭矩扳手对拉杆进行张拉的可行性。使用SAP2000计算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拉杆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变化情况,根据计算分析得到的拉杆内力可确定需要进行补张拉的拉杆,并使用扭矩扳手对拉杆进行补张拉。  相似文献   

7.
针对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模拟中的形态分析问题,采用改进的基于模型方程的位移补偿法,以2017年全运会场馆天津中医药大学新建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程序编程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预应力平衡态与设计态的最大位移和最大索力相对差更小,能控制放样态结果离散性。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不连续支承椭圆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张拉方法为径向拉杆张拉法,预应力张拉分为20%、70%和100%设计张拉力共3级,且对于每级每圈径向拉杆又细分为1~8步不等。按照施工方法与流程对该结构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并将施工模拟结果与施工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索力、应力、网壳起拱值、支座位移以及撑杆垂直度的监测值和有限元施工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屋面结构形式,其预应力施工过程相当复杂。以在建的巴中体育中心项目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的组成要点,依据实际工程的张拉方案提出采用改进的张力补偿法得到不同张拉阶段拉索施工预应力控制值,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而得到结构在不同张拉阶段的索力及节点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拉索索力模拟值与设计值吻合较好,斜撑安装完成后,环向索最大索力及最小索力相同。同时对施工张拉过程进行现场监测,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张力补偿法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张拉阶段拉索施工预应力控制值,对索承网格结构预应力张拉施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部分梁采用双向无黏结预应力技术.通过精确的温度应力计算,指出无黏结预应力梁配筋原则,以及主梁、次梁、楼板的预应力配筋方案.施工中重点控制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即先张拉楼板预应力筋,后张拉楼面梁预应力筋,由中间向外基本保持对称张拉的顺序,最大程度避免预应力损失.张拉过程中通过张拉力和伸长值的双指标控制,有效控制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重点介绍了张拉伸长值的计算及测量.  相似文献   

10.
魏建国 《建筑技术》2005,36(4):265-267
田湾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实际张拉力达11.2MN,为国内最大吨位预应力,钢束最长为178.42m,属超长预应力钢束。锚具部件的安装包括竖向钢束、水平钢束。筒体墙和穹顶水平钢束初步张拉采用等应力张拉,主张拉采用C1500F千斤顶。张拉结束后,锚固夹片并将荷载传递至锚块上,检查滑动量后二次紧固。简体墙竖向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方式,张拉程序与水平预应力张拉相同,通过控制千斤顶压力及测量延伸率、夹片拉入值进行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向心关节索杆体系弦支穹顶张拉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向心关节索杆体系应用于弦支穹顶结构中,改变以往张拉环向索通过环向拉索滑动传递预应力的方式,利用撑杆的转动位移建立预应力,避免环索与节点摩擦出现预应力损失的问题。以东亚运动会团泊自行车馆弦支穹顶张拉分析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施工放样态正分析找形和反分析找形,得到了结构张拉前的放样态。结果表明,反分析找形对于该类索杆体系放样态找形更加有利。经反分析找形,最终采用混合张拉方式,即先预紧径向拉杆,再张拉环向索。对张拉过程进行了全程模拟,得到张拉过程中张拉力及网壳位移控制值,获得设计预应力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张拉过程仿真计算,针对铜结构的节点特点设计了张拉工装,制定最佳铺索和张拉方案。采用多步、多级、循环平缓对称张拉,降低各索的相互影响,把扭转值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屋盖系统达到自平衡。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实测的应力、位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南山集团会议中心屋顶采用预应力张弦结构.通过施工计算确定了拉索张拉顺序和张拉步骤,对张拉方案进行优化后确定了预应力施工方案,包括节点形式及施工流程等.同时对结构位移和钢结构应力进行监测,通过实际监测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由于钢结构焊缝质量很难做到与钢材母材等强,实测钢结构应力值和竖向变形值均比理论计算值稍大,但是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通过合理施工,保证了工程安全、可靠、顺利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的智能预应力张拉系统主要由PLC、触摸屏、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组成。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定千斤顶的内部油压及位移传感器检测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作为反馈,通过PLC闭环控制电液比例溢流阀调整张拉过程中各级拉力,从而能精确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力和伸长量,实现了张拉过程的自动化,减轻了张拉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张拉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钢结构中拉杆的张拉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西环广场屋顶钢结构预应力不锈钢拉杆施工中,对于小直径(如D≤40mm)预应力拉杆采用数显扭矩扳手进行张拉;制订了用振弦法检测拉杆拉力的预应力拉杆检测方法和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拉杆的抗弯刚度;还提出了施工阶段扭矩控制张拉方法和使用阶段振弦法检测拉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于广龙  贾艳敏 《山西建筑》2014,(33):167-169
以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斜交箱梁桥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纵向预应力对称张拉、交错张拉和单侧张拉等不同张拉顺序模型,分析了各工况下箱梁左右腹板竖向位移的改变情况,得出了在施工阶段不同张拉顺序对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济宁市综合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为实例,采用施工反分析方法对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张拉位置、张拉顺序和张拉分级时结构控制节点的竖向位移和屋盖上部杆件最大应力比变化,得出了不同张拉方案对弦支穹顶结构的影响结果,提出了弦支穹顶预应力施加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珂  姬浩杰  梁岩 《建筑结构》2021,51(21):129-135
隋唐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建筑采用桩基础,桩顶设置承台支撑上部斜柱框架.在不能开挖遗址的情况下,采用暗挖顶管工艺施工基础预应力拉杆,平衡基础间水平推力.先后介绍了预应力拉杆的组成、预应力张拉次数、预应力张拉比例和顺序、桩顶水平位移控制目标等设计原则,以及预应力拉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控制方法,并根据施工监测结果及施工模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桩顶水平位移均满足既定目标,且变化趋势与施工模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梅江会展中心钢结构施工中预应力内张拉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娥  戴立先  吕黄兵  李毅  李立新 《施工技术》2012,41(14):138-140
对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屋架预应力结构和网架索结构的同步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析验证被张拉的拉索下料长度以及拉索端部节点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得到每次张拉过程中所需的张拉值及每次张拉完成后主体结构应力和变形值。采用该方法模拟预应力索张拉过程,可改善原张拉过程需不断调整张力的施工方法,极大地提高张拉施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在张拉施工后表明,张拉后结构的实际值与张拉数值模拟的理论值较接近,因此本方法在张拉钢结构工程中可行。  相似文献   

20.
先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刘迅 《山西建筑》2006,32(24):131-132
从张拉设备、张拉控制、张拉操作、张拉顺序、张拉程序、锚具安装及其安全问题等方面对预应力张拉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张拉阶段预应力的损失控制进行了论述,以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