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变压器容量和输、配电线路横截面积一定时,负荷功率因数越高,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有效利用率就越高,输送有功功率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小。当电网有功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高,流经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的负荷电流就越小,电压降与功率损耗也越小。由于电网用电负荷中存在大量的感性无功设备,工作时需电网提供大量的感性无功功率,从而使发、变、输、配电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还增加了电网损耗。为减少各级电网无功输送,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电网损耗,在电力系统中多采用安装静态电容进行无功补偿来实现各级电网无功功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电压是电能质量标准之一。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网,均由不同型号、规格的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由于线路存在有电阻、电感、电容,当交流电流通过线路时,因有阻抗存在,必然产生电压损失。对于110kV以下的线路,其电压损失可近似用下式计算: ΔU=(PR+QX)/U_e式中ΔU——线路的电压损失,kV U_e——线路的额定电压,kV 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kW 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kvar R——线路电阻,Ω X——线路电抗,Ω 电网向用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所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则线路的电压损失越大,也就是说送至用户端的电压越低。那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1、无功补偿对降低线路电能损失的基本关系如下: 设未补偿前线路有功损耗为ΔP_1 ΔP_1=R·10~(-3)=(P~2 Q~2)/U_2·R·10~(-3)(千瓦) 式中:S、P、Q分别为线路传输的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千伏安、千瓦、千乏) R为线路电阻(欧) U为线路电压(千伏) 经补偿Q_c后,线路有功损耗为ΔP_2  相似文献   

4.
<正>电力系统无功平衡既能提高有功传输效率,又能保证电网电压稳定。现行电价制度下,维持用户侧合理的无功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损耗,减少企业用电成本。然而大多数用户无功补偿意识不强或补偿不足,当用户侧有功功率负荷远大于无功补偿容量时,变压器从电网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导致用户功率因数考核不达标,影响用电水平和供电质量。以某高供高计用户功率因数过低为案例分析高压用户侧无功补偿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电网中,电动机等感性负荷占据相当大比重,其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也需要吸收大量无功功率。而大量无功功率的远距离传输,不仅会导致发电机出力下降,降低输配电设备效率,还会增大网损及线路压降,严重影响供电质量。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遵循分层分区就地补偿的原则,这样能有效减小线路无功损耗,增大有功输送能力,有利于降低变压器二次侧到负荷间的线路损耗,改善电压  相似文献   

6.
郭雷 《大众用电》2009,(8):34-34
在农村10kV电网中,大多数电力负荷是感性负载,这些用电设备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低电能损耗就越大。因此,做好农村电力网无功负荷的优化补偿,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网络中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了通过电力线路输送的由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的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10kV柱上自动无功补偿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概述线损率是电业部门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线损是节省电能的重要措施。我们知道,线路在输电中的有功损失为:△P=3I2RX10-3(kW)其中:I——线路中的线电流R——线路电阻由上式可得:由上式说明,当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线路的损失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功率因数也就是说降低无功传送就能使线路损失大幅度下降。电力负荷本身需要有功和无功,同样电力在变、配过程中又少不了无功。这样相当多的无功电力就要通过输电线路从电源中汲取。无功补偿的实质就是要避免或尽量减少这些无功在输电网络中的传送…  相似文献   

9.
郑武龙 《供用电》2001,18(3):31-32
目前 ,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无功补偿用电容器容量基本上按变压器容量的 1 /3左右设计。补偿方式主要采用在 0 .4k V低压母线上集中补偿。补偿装置的控制多采用交流接触器。这样 ,有些用户当变压器负荷达到 60 %~ 80 %时 ,功率因数往往难以达到《供电营业规则》所规定的 0 .9要求。而且 ,这种补偿方式和控制方式 ,不能减少企业内部的线路损耗和提高线路有功输送容量 ,还会缩短电容器寿命。电容器柜维护工作量增大 ,降低无功补偿效果。1 用户功率因数低 ,需要无功补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电力负荷的功率因数较低 ;第二 ,变压器有无…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企业中,有数量众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应设备 (如异步电动机 )联接于电力系统中,以致于电网传输的功率除供给有功功率外,还需供给大量的无功功率。工矿企业对电网无功需求容量的增加,导致了电网电流增大,供变电设备容量增加,输电线路功率损耗变大,供电网络电压质量下降。因此,如何减小电网无功功率的供给,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就地无功补偿。1无功及无功补偿的现状1 1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输入  输入异步电动机的视在功率由有功功率和无功…  相似文献   

11.
降低线损是架空电力线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主要措施包括从把高一级电压引入负荷中心;增加35千伏变电站的布点和10千伏主干线的条数;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对旧有架空电力线路进行改造;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10千伏线路要在"经济负荷电流区"内运行;强化降损的管理力度,向管理要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功率损失,改善电压质量,在电网输送电能过程中,应当提倡就地平衡补偿无功,电网无功功率损耗主要集中在10kV配电网中,因此10kV公用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补偿应当首先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经济压差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阶段中国电网设计无功补偿容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经济压差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算法。分析中国电网无功补偿现状,基于无功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引入经济压差的概念,通过电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线路的剩余无功,变压器无功损耗和负荷,推出合理的计算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区间的公式,以减少电网输送无功时产生的有功损耗和电压降落。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中国电网线损率高的现状,提高电网无功补偿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电网电压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效益。仿真实例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牵引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控制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电力牵引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以Y/△-11接线的牵引变压器为例,分析了由电力牵引负荷引起的负序电流和电压损失,提出了以无功功率和母线电压为约束条件、以负序电流为目标函数的牵引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的数学模型。根据电力牵引负荷的变化,计算出两供电臂所需的补偿容量,可在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有效地减少牵引变压器高压侧的负序电流和低压侧的电压损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风电的大规模接入给电网电能计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各风电场均出现线路两端无功电能计量不一致的问题,影响交易双方结算.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由于风电场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线路输送功率远远小于线路的自然功率,线路的感性无功功率远小于容性无功功率,线路基本不消耗无功功率,而是输出容性无功功率,因此导致风电场两端无功电量值相差较大.提出了风电场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容量的配置原则.在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只要交易双方划清损耗的归属,便可以实现准确的结算.  相似文献   

16.
金秋生 《电气时代》2000,(10):34-35
无功补偿是农网挖潜降损的有效手段。通过并联电力电容器,可提高农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网络无功输送,从而降低电网损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所以,农网无功补偿可以取得降低损耗的良好效果。一、农网无功补偿的功能 1.增补农网不足的无功功率 农网中运行的电气设备或电器,大部分是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电焊机、日光灯等,它们在运行时既要消耗电网供给的有功功率,还要吸取交换无功功率。据有关资料:农村电网中电动机为建立  相似文献   

17.
采用ES-30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柜,智能无功功率补偿将降低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减少变压器和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和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本文通过本单位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柜的设计过程,阐述了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式选择及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电网运行的变压器、电动机等感性设备,其功率因数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电流的大小及向电网汲取的无功多少,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又直接决定了cosφ的高低。电网内大量感性设备的投运,其所需的无功功率是靠线路输送的,若输电线路输送无功功率增多,不仅造成线路损耗增大电压降低,而且还降低线路输送有功功率的能力,影响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路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定价新方法.将具有无功调节能力的设备视为无功源,将对无功源有依赖作用的负荷(包括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和发电机(有功出力)视为用户(或消费者).基于电网的稳态潮流解或状态估计解,将各无功源输出的感/客性无功功率用等值并联电纳(简称"费用电纳")替代,将各用户的功率用等值节点注入电流替代,然后运用支路耗散功率分量理论求各用户在费用电纳上产生的耗散无功分量及其对应的无功费用.总加所有费用电纳上某用户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对应的无功费用,并求单位无功费用,即得该用户消费单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无功电价.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任意结构和有环流的电网,而且在计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耦合影响的同时还确保收支平衡.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电站逆变器可发出无功功率,但考虑电站能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无功储备容量,需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应结合实际接入电网情况确定,其配置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为光伏电站额定出力时升压变压器无功损耗、线路无功损耗及线路充电功率之和,其配置的感性无功补偿容量应能够补偿全部线路的充电功率。针对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问题,以实际并网光伏电站工程为例,给出了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过程,并用PSD-BPA潮流计算程序搭建模型,校验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