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当前流行的网络攻击手段之一,影响力巨大。本文主要探讨了DDoS攻击的检测方法和IP溯源技术,重点分析3种DDoS检测方法:流量、日志、数据包分析法,提出了运用数据包切片标记实现对伪造IP攻击溯源的方法。通过搭建分布式DDoS攻击实验环境,综合应用流量监控、日志分析和数据包切片标记的方法实现了对DDoS的IP溯源。通过反复实验测试,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准确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2.
谢嘉辰  李新明  李艺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45-147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是目前攻击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的网络攻击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蚂蚁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御模型。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网络中节点的资源相关性,构建一个防御DDoS攻击的数字蚂蚁联盟模型,通过确定DDoS攻击方式、标记数据报和限制流量3个步骤,实现一种具有群体智能和协同性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性强的网络攻击,网络中的任何主机都有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就这种现状,对DDoS的攻击原理、类型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基于主机本身的DDoS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DDoS(Distributed Deny of Service)攻击检测率低、误报率较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DDoS攻击发生时网络中的流量特性和IP熵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流量隶属函数和IP熵隶属函数,隶属函数的上下限参数通过对真实网络环境仿真得到。提出了基于流量和IP熵特性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先判断流量是否异常,再判断熵是否异常,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DDoS攻击,提高了。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单独依靠流量或IP熵都不能很好地检测出DDoS攻击。该算法将流量和IP熵特性综合考虑,准确地检测出了DDoS攻击,降低了误报率,提高了检测率。  相似文献   

5.
DDOS攻击检测和防御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知信  姜举良  焦琳 《软件学报》2007,18(9):2245-2258
提出了基于聚集和协议分析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aggregate-based protocol analysis anti-DDoS,简称APA-ANTI-DdoS)模型来检测和防御DDoS攻击.APA-ANTI-DDoS模型包括异常流量聚集、协议分析和流量处理.异常流量聚积把网络流量分为正常流量和异常流量;协议分析寻找异常流量中DDoS攻击流量的特征;流量处理则根据当前的DDoS攻击流量特征,过滤异常流量并测试当前聚积流量的拥塞控制特性,恢复被误判的流量.随后实现了APA-ANTI-DDoS系统.实验结果表明,APA-ANTI-DDoS模型能很好地识别和防御DDoS攻击,能在误判时恢复非攻击流量,保证合法的正常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由于攻击源多采用虚假源IP地址,对攻击行为的溯源和应急处置工作面临很大困难。文章基于路由器的DDoS防御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边采样算法。通过ISP在传输网络路由器上设置DDoS防御系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等缺陷,在分析DDoS攻击对网络流量大小和IP地址相关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流相关性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对流量大小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定义Hurst指数方差变化率为测度,用以区分正常流量与引起流量显著变化的异常性流量。研究IP地址相关性,定义并计算IP地址相似度作为突发业务流和DDoS攻击的区分测度。实验结果表明,对网络流中流量大小和IP地址2个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能准确地区分出网络中存在的正常流量、突发业务流和DDoS攻击,达到提高DDoS攻击检测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丑义凡  易波  王兴伟  贾杰  黄敏 《计算机学报》2021,44(10):2047-2060
当前,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是互联网面临的十分严峻的安全威胁之一.IPv6网络考虑了IPv4网络中的诸多安全问题,但它对DDoS攻击仍未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针对IPv6网络中DDoS攻击的防御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F-DL(Membership Function and Deep Learning)的DDoS快速防御机制.该防御机制以MF-DL检测机制为核心,辅以响应机制等实现对DDoS攻击的防御功能.在检测机制中,首先使用基于隶属度函数的预检测方法,实现对网络流量数据的轻量级异常检测;接着通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中神经网络模型的深度检测,实现在异常发生后对流量进行高精度分类.在响应机制中,利用Anti-Fre响应算法实现对请求访问的IP地址进行信誉等级划分,进而实现流量定向阻断并恢复系统性能.最后,分别基于经典入侵检测数据集和校园网的模拟攻击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防御机制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防御机制相比于三种对比算法,检测准确率可提高6.2%,误报率和漏报率可降低6.75%、8.46%,且能够有效处理攻击并恢复部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址相关度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DDoS攻击的研究进展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DDoS攻击流的流量突发性、流非对称性、源IP地址分布性和目标IP地址集中性等本质特征提出了网络流的地址相关度(ACV)的概念.为了充分利用ACV,提高方法的检测质量,提出了基于ACV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通过自回归模型的参数拟合将ACV时间序列变换为多维空间内的AR模型参数向量序列来描述网络流状态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当前网络流状态进行分类以识别DDoS攻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DDoS攻击,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0.
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当前网络攻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DDoS攻击追踪方案的构想,在自适应包标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改进算法,该方案利用了TTL域和并提出了一种伸缩性的包标记策略,可以通过更少的数据包更快的定位出攻击源。同以往方法比较,该算法的灵活性好,并且误报率很低。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用较少的数据包即追踪IP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攻击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柳祎  付枫  孙鑫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6):2205-2207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充,对于DDoS攻击的集中式检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等要求。针对大规模网络中的DDoS攻击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PCA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WPCAD)。该方法由传统的OD矩阵得出各节点的ODin矩阵,各分布式处理单元通过PCA分析到达该节点的多路OD流之间的相关性,利用DDoS攻击流引起流量之间相关性突变的特性来完成检测。该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降低了检测数据所消耗的带宽,并满足了检测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正常用户和攻击者在访问行为上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IP请求熵(SRE)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拟合SRE时间序列的自适应自回归(AAR)模型,获得描述当前用户访问行为特征的多维参数向量,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参数向量进行分类来识别攻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区分正常流量和DDoS攻击流量,适用于大流量背景下攻击流量没有引起整个网络流量显著变化的DDoS攻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方法仅分析粗粒度的网络流量特征参数,无法在保证检测实时性的前提下识别出拒绝服务(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的攻击流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骨干网络DoS&DDoS攻击检测与异常流识别方法。首先,通过粗粒度的流量行为特征参数确定流量异常行为发生的时间点;然后,在每个流量异常行为发生的时间点对细粒度的流量行为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以找出异常行为对应的目的IP地址;最后,提取出与异常行为相关的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异常行为是否为DoS攻击或者DDoS攻击。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流量行为特征的DoS&DDoS攻击检测与异常流识别方法能有效检测出骨干网络中的DoS攻击和DDoS攻击,并且在保证检测实时性的同时,准确地识别出与攻击相关的网络流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攻击特征的ARMA预测模型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个能综合反映DDoS攻击流的流量突发性、流非对称性、源IP地址分布性和目标IP地址集中性等多个本质特征的IP流特征(IFFV)算法,采用线性预测技术,为正常网络流的IFFV时间序列建立了简单高效的ARMA(2,1)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IFFV预测模型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DDDP)。为了提高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提出了一种报警评估机制,减少预测误差或网络流噪声所带来的误报。实验结果表明,DDDP检测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检测DDoS攻击,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环境下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DDoS)攻击加密攻击流量隐蔽性更强、更容易发起、规模更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基于信任的加密流量DDoS发现方法TruCTCloud.该方法在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DDoS攻击检测中引入信任的思想,结合云服务自身的安全认证,融入基于签名和环境因素的信任评估机制过滤合法租户的显然非攻击流量,在无需对加密流量解密的前提下保障合法租户流量中包含的敏感信息.其后,对于其他加密流量和非加密流量,引入流包数中位值、流字节数中位值、对流比、端口增速、源IP增速这5种特征,基于特征构建Ball-tree并提出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k NN)的流量分类算法.最后,在OpenStack云环境下检测了提出方法的效果,实验表明TruCTCloud方法能快速发现异常流量和识别DDoS攻击的早期流量,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合法用户的敏感流量信息.  相似文献   

16.
Kejie  Dapeng  Jieyan  Sinisa  Antonio 《Computer Networks》2007,51(18):5036-5056
In recent year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attacks have become a major security threat to Internet services. How to detect and defend against DDoS attacks is currently a hot topic in both industry and academi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framework to robustly and efficiently detect DDoS attacks and identify attack packets. The key idea of our framework is to exploit spatial and temporal correlation of DDoS attack traffic. In this framework, we design a perimeter-based anti-DDoS system, in which traffic is analyzed only at the edge routers of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network. Our framework is able to detect any source-address-spoofed DDoS attack,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a low-volume attack or a high-volume attack. The novelties of our framework are (1) temporal-correlation 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and (2) spatial-correlation based detection. With these techniques, our scheme can accurately detect DDoS attacks and identify attack packets without modifying existing IP forwarding mechanisms at router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an detect DDoS attacks even if the volume of attack traffic on each link is extremely small. Especially, for the same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our scheme has a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0.97, while the existing scheme has a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0.17, which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our scheme.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一种攻击强度大、危害比较严重的网络攻击。 DDoS放大攻击利用放大器对网络流量具有放大作用的技术,向被攻击目标发送大量的网络数据包,造成被攻击的目标网络资源和带宽被耗尽,使得正常的请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简单介绍DDoS放大攻击的原理,分析DDoS放大攻击的防护方法,从攻击源头、放大器、被攻击目标等三个方面采取防护措施,从而达到比较有效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DDoS防御方法大多是针对传统IPv4网络提出的,而且它们的防御实时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IPv6环境下实时防御DDoS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在受害者自治系统内建立决策判据树,然后依据决策判据1和2对该树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发现攻击,就发送过滤消息通知有关实体在受害端和源端一起对攻击包进行过滤,从而保护受害者。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秒钟数量级检测到攻击并且对攻击包进行过滤,能有效地防范多个DDoS攻击源。另外,该方法还能准确地区分攻击流和高业务流,可以在不恢复攻击路径的情况下直接追踪到攻击源所在的自治系统(甚至是子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