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近几年肝切除术后VTE的相关报道。结果术后VTE发生的主要病因有:肿瘤、男性、老年、肝大部分切除术、术后高凝状态等。其中肝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VTE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与术后肝功能不全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VTE的预防主要包括机械性措施和抗凝血药物的应用,其中药物预防最为有效;而对于肝硬化、术后出血风险明显增高的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谨慎。同时对迟发性VTE高风险的患者,出院后延长药物抗凝治疗的时间十分必要。结论 VTE是肝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造成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后死亡率增高。因此,明确术后发生VTE的相关风险对于改善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矛  赵渝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1011-1014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用于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排除诊断;特殊情况下,D-二聚体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可用于急性VTE的诊断。此外,D-二聚体的监测还可反映急性VTE药物抗凝溶栓治疗的效果以及评价VTE复发的危险程度及预后。老年、肿瘤、孕妇等特定人群的D-二聚体普遍偏高,VTE诊断的D-聚体截断值应作适当的调整,以调高D-聚体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复发率及抗凝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对于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指导和规范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经多次讨论,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证据与专家临床经验总结,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抗凝治疗微循环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其基础治疗为抗凝。对于VTE风险评估中高危而且没有出血风险的病人推荐进行预防性抗凝。已经发生的VTE在评估低出血风险后更加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性抗凝。常见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为代表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磺达肝癸钠和阿加曲班。不同抗凝药物有各自的适应人群、注意事项和推荐剂量。对于血栓复发风险高的病人建议延长抗凝。  相似文献   

5.
癌症恶病质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症候群,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致死因素,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预后。目前认为,癌性恶病质是由肿瘤因素、机体因素及肿瘤和机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癌性恶病质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可增加术后病死率,影响病人预后。肿瘤、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手术创伤等是增加腹部手术病人VTE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性措施以及肝素等抗凝药物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病人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明确影响病人术后VE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腹部手术病人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长期的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OAC)治疗.抗凝药物主要应用于血栓性疾病及容易形成血栓栓塞的高危险人群中,如房颤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等.在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血流缓慢、机体应激高凝状态、以及逆转或突然终止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反弹性高凝状态,这些是术后并发血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指南推荐抗凝是VTE的基础治疗,传统抗凝药物的使用疗效和安全性确切,但是存在诸多局限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问世为VTE抗凝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我们将从临床疗效、安全性、围手术期管理及服药依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慢性多病程疾病, 抗凝治疗为现今公认的一线治疗手段, 但无论使用何种抗凝药物, 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出血风险, 且部分患者存在抗凝禁忌证。非抗凝治疗或替代治疗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 随着血栓形成及炎性反应之间关系的逐渐清晰, 具有抗炎特性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静脉活性药物等)在VTE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大量数据的支持, 本文就近年来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在VTE中治疗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抗凝是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存在起效慢、治疗窗窄、剂量效应变化大等缺陷,而近年来研发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则致力克服这些缺陷,为预防和治疗VTE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科学认识和探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对于疾病的认知变迁推动了治疗手段的发展。深入探索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引导了抗凝溶栓药物的推陈出新,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腔内技术治疗VTE成为可能。VTE治疗理念也随着治疗手段的多样化而不断更新, 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跟随VTE治疗手段的变迁梳理各种治疗方式在现代VTE治疗理念中的角色和作用, 并简述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和肺血栓栓塞两类特殊VTE疾病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2.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病率为4%~20%[1-3]。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有20%~30%和肿瘤相关;而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3]。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累积发生率为1%~8%[1-3]。VTE为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治疗可缩小恶性肿瘤、破坏恶性肿瘤细胞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之一, 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多器官产生重要影响, 可能关系到围手术期管理决策。文章就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前预康复策略、麻醉管理方式及要点等进行综述, 以期为此类患者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此外, 如何改善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 确定最佳麻醉方式及药物使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药物治疗在周围血管外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适的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移植物通畅率和存活率;而抗凝疗法是治疗静脉疾病的基础,这一疗法分两个阶段:早期快速抗凝用于将血栓发展的危险性减至最小;进一步的抗凝旨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骨科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 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预防VTE已经成为临床共识。全球的VTE预防指南在抗凝药物的推荐上各有侧重, 比较一致的推荐是首选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 其次是普通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阿司匹林及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s)。其中阿司匹林是一种价格便宜、并发症少且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在预防心肌梗死、卒中和某些特殊癌症方面疗效明确, 早期也被应用于骨科术后VTE预防。北美地区较多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预防VTE有效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但欧亚地区则较少使用阿司匹林预防VTE。阿司匹林在VTE预防中的作用和效果存在较大争议, 早期与近期的研究结论相反, 指南推荐也互相矛盾。故本文将围绕阿司匹林对骨科手术后VTE预防的临床证据与指南推荐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凝策略预防肝切除静脉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抗凝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VT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策略能够显著降低肝切除VT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在预防性抗凝药物问世之前,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抗凝药物的使用,VTE发生率大幅下降,但最佳抗凝药物仍有待进一步明确。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明确指出,具有预防动脉血栓作用的阿司匹林可作为预防VTE药物单独使用。但作为抑制血小板制剂,其在VTE预防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尚待明确。该文就近期阿司匹林在预防VTE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抗凝患者与未抗凝患者的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差异,以探讨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肺部疾病于我院胸外科就诊并行肺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术前及术后均接受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患者.以围手术期是否接受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将患者分为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产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4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30例合并VTE的孕产期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病因及诊治方法。结果孕产期VTE的辅助诊断首选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静脉超声/心脏超声并评估肺动脉压力),必要时进行肺动脉CT检查。采用全身或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或置管溶栓治疗,46例患者放置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均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结论孕产期VTE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华法林在妊振期禁用,在哺乳期可酌情使用,并严格掌握孕产期VTE患者的IVCF放置指征。  相似文献   

20.
抗凝药物在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抗凝治疗是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心房颤动(AF)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点,由于传统药物的局限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药物并逐步走向临床。本文对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临床应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