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苗木浸根是利用造林地附近或苗圃地的水源条件,将苗木根系全部浸入水中。苗木浸根可以补偿自身失水。据测定,浸泡2~4天,苗木重量可增加15~19%;浸泡4~7天,可增重19~21%。经浸根的苗木植苗后不需立即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补偿失水。根系迅速与土壤密接,不需要“缓苗”即可长出新根,吸收水分和养分,供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如果在  相似文献   

2.
在农防林更新造林过程中,只要严把整地关、苗木质量关、苗木浸根关、苗木栽植关、地膜覆盖关、抚育管理关,造林成活率就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4.
控根容器对苗木根系构型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比较了控根容器和普通容器对舟山新木姜子和红楠苗木根系构型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培育比普通容器的苗木根系长度增长率分别高13.3%和10%,0.5mm以下细根数量分别多8.4%和7.5%,根系表面积增长率分别多19.8%和16.8%,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上移,整体比重更加均匀,移栽后成活率分别提高15.8%和10.5%,而且可以实现全年造林。试验证明,控根容器可以显著改善苗木根系构型,提高造林成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从1964年起,把起苗后不能及时栽植的马尾松、杉木、樟树等苗木的根浸在流水中,经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证明,苗木浸根好处很多。第一,操作方便,省工;第二,能保持苗木湿润;第三,流水中溶于矿物质营养,可供根系吸收,增加重量,促进新生根发生,提高抗旱能力。如马尾松苗浸根16小时,一般可增加重量32.7%。  相似文献   

6.
造林前用双吉尔—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北落叶松苗进行浸根处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其作用机理在于调节了苗木内源激素的含量,提高了苗木体内酶的活性,增强了苗木细胞新陈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 25、50、100ug/g 的 A B T 生根粉3 号浸泡华北落叶松苗木根系4h 后造林,结果表明,生根粉在华北落叶松造林中效果明显,用50ug/g 生根粉浸根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 个百分点,用 25ug/g 浸根可使苗木生物量、苗高和地径分别提高38.2% 、7.3% 和18.8% 。  相似文献   

8.
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取有效的配套技术是山区造林的关键。通过采取不同苗木处理方法进行浅山区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营造青海云杉,应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8号25mg?kg~(-1)浸根12h处理苗木平均成活率达86.25%以上,与对照相比,效果明显;营造华北落叶松,应用GGR8号处理、应用科翰高效树脂保水剂蘸根法栽植成活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在石砾河滩立地条件差的情况下,处理成活率较对照有明显提高,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8号对苗木后期生长有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采用苗木浸根、覆盖地膜等综合技术措施,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5%-30%,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经过试验,结果表明:远距离运输刺山柑组培裸根苗异地进行大田炼苗时,移植前采取生根液或清水浸根后移植入袋内,再遮盖遮阳网的处理措施,能确保其异地大田炼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且异地大田所炼苗木经造林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从而可解决边远山区造林对刺山柑苗木需求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ABT生根粉在杉苗造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T生根粉水溶液浸根处理苗木移植或造林已是常用的技术了。用ABT生根粉拌浆沾根处理杉木造林用苗同样效果好。青石冈林场每年造林130多公顷,近几年造林整地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除了在造林起苗时严把苗木质量关、运输关、假植关外,还采用了ABT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阳泉市积极实施节水林业技术 ,全市造林 836 6 .7hm2 ,成活率达到 80 %以上。该市主要采取了 3项措施 :一是抓生物措施节水。大力发展常规乡土抗旱树种 ,合理配置先锋树种 ,积极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大力进行封山育林等 ,通过发挥树种和林种自身的生物学抗旱特性 ,从根本质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抓化学措施节水。积极推广生根粉、根宝、吸水剂浸根造林 ,通过化学药剂作用改善林木自身生长规律 ,促进苗木快速生根和强化保水性能 ,从外部作用提高苗木成活率。三是抓工程措施节水。通过改善造林地的局部小环境 ,降低起运苗木的时…  相似文献   

13.
小黑杨苗木裸根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苗造林前裸根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研究表明正常阳光照射下,杨苗持续裸根4小时左右时,栽植后成活率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仍能保持在95%以上,持续裸根6 ̄8小时,造林成活率只能达到80%左右,当裸根超过9小时,造林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以苗木持续裸根4小时作为裸根的极限时间,超过这一时间必须对苗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维持苗木的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14.
赵明扬 《中国林业》2011,(24):51-51
一、生根粉蘸根造林技术 华北落叶松造林应用生根粉浸根,可促进苗木根系伤口愈合和须根的生长.从而更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生物量生长,笔者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马蹄坑作业区以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处理2年生华北落叶松一级苗,蘸泥浆造林4年后,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不同药剂浸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尿素、食盐、保水剂(聚丙烯酸钠)3种药剂浸根造林试验,证明食盐对樟子松造林的作用是显著的,能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还能显著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吴县市西山低山丘陵稀疏的林分中插植杨梅 ,一般造林成活率仅有 50 %左右 ,而采用 30× 10 - 6 ABT 6号生根粉浸根 2 0min和每穴放入生物吸水胶 2g进行造林的方法 ,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研究了太行山地区黄连木造林的相关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地区,黄连木裸根苗秋季造林,采用鱼鳞坑整地,造林前用30×10-6GGR浸根1.5h,栽后覆盖地膜均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栽后以离地面10cm处对新造苗木进行截干能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沙丘"双眉式"麦草方格沙障和丘间低地上分别进行梭梭、沙拐枣裸根苗浸根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造林能够稳定提高造林成活率,也可以提高植物体自身抗性,控制水分丧失,维持植物体水分平衡,延缓植物生命周期,抑制林木生长状态,延长生长期,降低造林成本,促进梭梭、沙拐枣等苗木生长发育。抗旱造林粉是干旱、半干旱沙区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造林时,苗木根部蘸浆后能使根系保持湿润,能提高造林成活率,若再加些肥料,将会促进苗木更快地生长。特别是对针叶树来说,效果更加显著。所以,造林时要尽量采用浆根法。下面介绍几种泥浆的配制和浸蘸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谢环素 《绿色大世界》2009,(7):55-55,60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