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厦时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半导体激光及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利用颧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两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以治疗组的提高幅度较显著(P〈0O.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惠者随机分为针刺加SGB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P〈0.05),2组间比较显示总有效率及TC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SGB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35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212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66例,牵引、针灸、按摩组(C组)72例,3组治疗3个月和1年后随访,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愈率分别为63.7%、61.8%,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分别为34.8%、30.3%,牵引、针灸、按摩组分别为25%、22.2%。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疗率明显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牵引、针灸、按摩组。表明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TCD的变化。结果:推拿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在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各项指标与单纯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物理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均以中药熏蒸、超短波和局部手法治疗等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d.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 0.01).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快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物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临床效果,后者的近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A组(n=32)采用穴位注射治疗。B组在穴位注射治疗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n=3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周、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3月的VAS评分,以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3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B组上述时间点的VAS评分较A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2椎旁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根据Sjaastad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每日给予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如为双侧症状给予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进行。10天为一疗程。每周行患侧颈2椎旁注射。四次为一疗程。结果:颈2椎旁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相对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50例急性期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急性期第1~7日,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急性期后第8天开始体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面瘫治愈时间等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体针4个疗程后行面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第2、4疗程后临床痊愈率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面瘫治愈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Bell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药治疗偏头痛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为60.8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叶尚志  蔡玮  魏宁 《西部中医药》2012,25(8):98-10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电针组选T12~L3夹脊、风市、悬钟、丘墟、阿是等穴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和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第1次治疗结束后,电针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低于电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且较单纯电针减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速度更快、疗效也更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3种治法的一I盘床疗效。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葛芍汤组、塞来昔布组与神经阻滞组各32例,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3组患者分别采用葛芍汤加减内服、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和神经阻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化表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后,神经阻滞组VA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与葛芍汤组、塞来昔布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葛芍汤组VA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和塞来昔布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改善率优于葛芍汤组和塞来昔布组(P〈O.05)。结论: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葛芍汤与塞来昔布胶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用乙哌立松片与根痛平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率。方法: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给予乙哌立松片口服,另一组单纯给予根痛平颗粒口服。以上两组4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乙哌立松组总有效率85.4%,根痛平组总有效率68.7%,乙哌立松组与根痛平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乙哌立松组VAS评分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根痛平组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乙哌立松组总有效率89.5%,根痛平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乙哌立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疼痛视觉评分及体征评分改善尤为迅速,根痛平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不显著,近期疗效与乙哌立松无差别,其副作用发生率低,确为一种安全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3mL加0.9%氯化纳注射液对36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1个疗程后77.8%的患者能在20min内入睡,58.3%的患者睡眠时间持续6h以上,63.9%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为0,72.2%的患者对自己睡眠改善的评价满意。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来观察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3星期。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根据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表观察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结果经3星期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12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4.2%,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临床效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即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1%利多卡因6~8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常规治疗组(B组)即药物维生素B2、B6、C等和局部溃疡贴。结果:A组痊愈率为45%,有效率为85%;B组痊愈率为25%,有效率为60%。A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治疗后疗效区别。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7d、14d及28d时,治疗组V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治愈率(54.3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5.79%)(P<0.01)。治疗组有效率(91.2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6.14%)(P<0.01)。结论: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发作,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杨峥  高静 《陕西中医》2021,(1):112-11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埋线,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变化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ROM)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4周后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较对照组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埋线有利于消除水肿,加速神经根修复,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的疼痛及麻木方面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的:观察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脑血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是治疗20次(4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改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0天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十分明显,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显效快,疗效显著,为治疗此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对推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针刺配合推拿优于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定点牵引手法,对照组加颈部推拿手法,每日1次;治疗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供血,加快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