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浅表性膀胱癌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发生率在美国、欧洲和我国男性中分别列第4、5、10位,年新增病例仅美国就超过了60 000例[1],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超过90%的膀胱癌是膀胱上皮细胞癌(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UCC),而其中有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cancer,SBC),欧洲泌尿科协会又将其  相似文献   

2.
解昆 《重庆医学》2013,(26):3178-3180
目前,膀胱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已位居第9位[1],据最新的调查显示,美国膀胱癌2012年新发病例数为73 510例,其中,已有14 880例死于该病[2]。其10年生存率为70%,而复发率则为50%~70%。在中国,膀胱癌是泌尿系统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其早期诊断及复发进展监测仍以有创的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为重要方法,术后易于复发及进展是导致其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3],一旦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其5年生存率低(54.5%~68%)。膀胱癌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恶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1.9%~[1],临床上所见的血尿症状约  相似文献   

4.
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文献报道,2009年美国估计有70 980名新发膀胱癌患者(其中男性为52 810例;女性为18 170例),大约14 336名患者(其中男性为10 180例;女性为4 150例)死于膀胱癌[1]。初次就诊的膀胱癌患者中,将近70%的病人被诊断为生长于粘膜固有层以上(即肿瘤病理分期为Tis、Ta、T1)的浅表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三个主要类型:浅表、侵袭和转移,这三种类型的治疗方针完全不一样.浅表性膀胱癌占70%~80%,处理的目的是局部治疗及预防复发,大多可采用手术切除或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术后1年内复发率可达50%~70%[1,2].  相似文献   

6.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浅表性膀胱癌占据其中的70%~85%。而经尿道电切术是现阶段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是切除肿瘤以后具有2年(14~71)%的复发率,故预防复发也至关重要。运用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并且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本文对这种治疗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1]。来自欧洲的数据显示,欧盟国家每年新发膀胱癌患者达45 200例[2]。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也呈激增态势,其中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为主,约占总数的70%80%[3]。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是公认的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则有助于降低其复发率。临床有大量的患者正在接受各种药物的膀胱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在美国,膀胱癌在男性是继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以后排名第4位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排名第9位.大约有6万余人被临床医生诊断为膀胱癌,每年有1万余人死于膀胱癌[1].膀胱腺癌是较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在膀胱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2];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这一比率则升至5%~11.4[3];且腺癌是外翻膀胱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4].其生物学行为较特殊,具有明显的浸润性、弥漫性和转移性,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刘维辉 《医学综述》2012,18(23):3966-396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移行上皮细胞癌占90%以上,其中超过7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大多数NMIBC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愈,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虽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与进展,但其作用仍然有限。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预测膀胱肿瘤的复发与进展,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膀胱肿瘤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2年世界临床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有430000个新病例被诊断为膀胱癌,男女比例为3:1,其中85%的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NMIBC的5年复发率高达50%~70%,并且多达20%的NMIBC会病情加重进展到MIBC而需要根治性治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其预后、延长生存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NMIBC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复发的研究就更有价值,本文就其诊断技术的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融融 《重庆医学》2012,41(33):3552-3554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08年全世界新发病386 300例,死亡150200例[1]。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NMIBC占膀胱肿瘤的70%[2-3]。  相似文献   

12.
李盛宽  农绍军  米华 《广西医学》2006,28(12):1928-1930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0%为浅表性肿瘤,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但5年内复发的可能性高达70%,且有10%~20%的患者可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1].因此,定期随访并早期发现复发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世先  惠长 《医学综述》2005,11(7):621-623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膀胱癌中,90%以上是移行细胞癌(TCC),超过70%的TCC在治疗后复发,复发肿瘤中约30%出现恶性度增加。目前,用于膀胱癌诊断、监测的传统手段是尿液分析、膀胱镜和尿细胞学检查。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尿液分析缺乏特异性、敏感性;膀胱镜检查并做组织活检是膀胱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根据目前普遍采用的国际抗癌协会1998年的TNM分期,T1期膀胱癌是指肿瘤侵犯深度不超过膀胱黏膜下固有层的膀胱肿瘤。膀胱癌的分级则依据1973年Mostofi等提出的G1~G3系统,G3表示肿瘤细胞异形性大,分化差,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85%的原发膀胱癌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又称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BC).大多数SBC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愈,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50%-70%.膀胱内灌注疗法是将化学抗癌药物或免疫制剂直接注入膀胱内进行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是减少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但仍有10%-15%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最终发展成浸润型肿瘤或发生远处转移.如何控制复发,提高膀胱灌注疗效是临床治疗关注的焦点,现将膀胱灌注治疗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为移行细胞癌。85%的病人因无痛性血尿就诊时,肿瘤已经发展至B1或B2期,表现为浸润性肿瘤。在我国,TURB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文献报道其术后肿瘤复发率在55%~73%之间[1]。对于浸润性膀胱癌(C,D1期)、多发性膀胱癌及反复复发的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转流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阑尾输出道可控性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5年~2004年间我科收治膀胱癌患者270例,其中女性37例(13.7%),男性233例(86.3%),膀胱全切47例(17.4%),其中阑尾输出道、可控性回…  相似文献   

17.
夏烨 《医学综述》2012,18(11):1653-1655
泌尿系统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核受体共抑制(NCOR1)基因是近些年在肿瘤研究中发现的一个新的致癌基因。NCOR1基因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相关,它在调节各种核受体以及染色体重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与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在此主要以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为切入点探讨NCOR1基因的功能及其与泌尿生殖肿瘤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移行细胞癌。目前,T2期以内肿瘤治疗手段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在每年的新发病例中,大约有70%为表浅非浸润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易复发,其中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苏小霞 《右江医学》2012,40(5):754-755
<正>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好发年龄为51~70岁,手术是治疗局限期膀胱癌的主要方式,对于肿瘤已浸入肌层或多灶浅表型的患者行全膀胱根治术加尿流改道术。全麻下膀胱全切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膀胱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明显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期,但创伤较大,术后护理上应加强对其并发症的观察,重视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来自移行上皮,这其中大约有70%为表浅非浸润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治疗后易复发,其中20%~30%复发后伴有恶性程度增加,在初发即为浸润癌或复发后进展为浸润癌的患者中,50%于2年内发生远处转移,60%在首次治疗后5年内死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