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droid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其日渐丰富的功能,使其极大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也对Android设备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开始成功应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文章围绕人脸识别技术,设计和实现了Android平台上的隐私保护系统。考虑到Android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局限性,人脸识别的各个步骤使用了基于Haar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和基于局部二值特征(LBP)的特征提取算法等简单高效的算法。文章最终实现了Android平台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人脸识别和文件加密对设备进行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学生走班式课堂考勤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钉钉平台的高校学生课堂考勤系统,借助钉钉平台开放的接口和人脸识别终端模块实现人脸识别考勤。该系统开发完成并应用,成功解决了高校走班式课堂考勤问题,有效提高了高校课堂考勤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高校课堂考勤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李朝友  孙济洲 《计算机应用》2012,32(7):2049-2052
为提高大规模数据库人脸识别的速度和减少内存占用,提出了基于区域收缩的大规模数据库人脸识别方法。把离散余弦变换(DCT)图像压缩技术推广到人脸特征数据库的压缩,对数据库进行多级压缩,生成几个压缩率逐步降低的子数据库。在这些子数据库上,按压缩比由高到低的顺序,逐级进行粗略的人脸识别,根据上一级的识别结果,逐级缩小识别范围。最后,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在原未压缩的数据库上进行精确识别。实验显示,识别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29.2%,内存占用仅为传统方法的10.2%,硬盘资源消耗比传统方法仅多11%,识别率没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CAS-PEAL大规模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及其基本评测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开发、评测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自行创建并已经部分共享的CAS-PEAL大规模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及其基准测试结果.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中包含了1040名中国人共99450幅头肩部图像.所有图像在专门的采集环境中采集,涵盖了姿态、表情、饰物和光照4种主要变化条件,部分人脸图像具有背景、距离和时间跨度的变化.目前该人脸图像数据库的标准训练、测试子库已经公开发布.与其他已经公开发布的人脸图像数据库相比,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在人数、图像变化条件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将对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评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作为以东方人为主的人脸图像数据库,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也使人脸识别算法在不同人种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利于人脸识别算法在国内的实用化.还给出了两种基准人脸识别算法(Eigenface和Correlation)和两个著名商业系统在该人脸图像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定量分析了该人脸图像数据库对于人脸识别算法的难易程度和人脸识别算法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一套基于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在指纹识别的基础上增加了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该系统分为指纹特征信息服务器、人脸特征信息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设备终端四部分,通过终端设备获取指纹和人脸的特征信息,分别与指纹特征数据库和人脸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进而完成对对用户身份的验证。通过对考生身份的认证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王文谦 《信息与电脑》2023,(18):128-130
为解决传统烟草营销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会员拉新流程烦琐、消费数据沉淀难、会员运营能力弱等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脸识别技术设计了数字化消费者运营平台。平台以AI人脸识别技术,利用刷脸即会员,聚焦双面屏终端设备,让双面屏从一个单一的管理终端变成一个集支付终端、会员拉新、数据采集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者运营平台,设计实现刷脸支付拉新、形成数据安全沉淀、数据运营分析,并高度重视提升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结果表明,该平台有效拓宽了营销智慧终端的管理途径,提高了零售户数字化消费者运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学平台的课堂点名需要师生终端共同操作,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软件的人脸识别课堂点名系统。系统根据摄取到的学生图像,运用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等技术,自动生成学生的出勤情况,达到课堂点名的高效性、经济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实验室常用设备借还效率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笔者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RFID(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设备管理云平台和设备存储柜终端,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软件模块设计。经测试平台可以实现对实验室常用设备进行跟踪、盘点和自助借还等功能,为实验室设备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服务老人回家智能救援平台的PC端和移动端设计与应用,详细地介绍了移动端与PC端的功能模块、流程设计、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该平台采用IntelliJ IDEA、微信小程序开发平台为开发工具,以Java作为开发语言,使用的数据库为My SQL 2015.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系统用户信息安全和用户认证效率低下,以及用户信息通信时消息内容丢包问题,特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ndroid和Bmob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系统。为提高用户信息安全以及用户认证效率,在Android客户端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人脸检测采用AdaBoost算法、特征提取采用局部二值模式LBP算法、特征匹配采用余弦相似度算法以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为解决移动学习用户信息通信时消息内容丢包问题,提出了定时器+Service+多线程的方法定时检测消息内容,从而保证了消息内容的完整性。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移动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若干自动人脸识别技术评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四种著名的人脸识别方法及其两个著名的商业人脸识别系统在CAS-PEAL大规模人脸图像数据上的评测情况,借此分析了人脸识别研究和开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应用背景给人脸识别应用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人脸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云架构设计,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超强计算能力,部署多终端人证一致识别云平台。通过前端设备读取二代身份证中的证件照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作为比对信息,将信息提交到构建好的云平台服务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反馈给前端设备,实现人证一致自动审核,该平台的构建将主要用于政务实名认证、考生身份自动核查等场合,该平台的创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个用于机器人的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先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图像,在计算机上完成人脸识别,最后对机器人发送指令。识别过程是提取摄像头捕捉的人脸特征和数据库中人脸特征的128维向量进行欧氏距离计算,通过欧氏距离的计算结果进行判定。实现该系统所用的平台和硬件标准不高,且识别效果良好、构造简单方便,因此可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4.
大容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识别技术是当今的热门技术,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安防领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成千上万人的人脸识别如何实现?强背光影响人脸图像如何解决?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大容量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设计,综合运用了远程射频识别(RFID)技术,重构人脸识别标准数据库,缩小了人脸识别的范围,提高了识别速度和识别率,解决了大容量的人脸识别问题;采用补偿光的办法,解决强背光对人脸图像影响.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常OMA DM的出现,为解决移动终端管理方面的难题提供了可能,这样运营商就可以更容易的得到用户终端的相关闪存数据库磨损均衡系统,包括业务的相关闪存数据库磨损均衡系统和功能闪存数据库磨损均衡系统,与此同时,移动终端也可以将运营商关注的闪存数据库磨损均衡系统自动的上报到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快速人脸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方式的快速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针对大规模的人脸数据库因其特征计算复杂,耗时,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系统计算时间,提高了系统响应时间。通过实验我们看出该系统较原有的单一的人脸数据库具有识别快速,检索精度不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重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的门禁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门禁管理系统存在的身份验证模式较单一、安全级别较低等问题,并且为满足高保密性、高安全性场合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ndroid终端、嵌入式现场终端以及上位机系统的三重身份验证的安全门禁管理系统,并且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独特性进行控制;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开发平台、系统整体的网络拓扑结构,给出了系统的整体实现与运行框架,并且详细设计了基于移动Android端、嵌入式端以及后台服务器端的3个子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流程图设计及各个软件界面设计;进行多次模拟试验,最终给出整个系统的部分运行效果图;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进行三重身份识别验证,准确度较高,运行稳定,能够很好得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20年疫情以来基层防疫工作者检测温度时的安全问题以及温度数据无法实时存储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人脸识别温控系统,在线人脸识别并且检测人体体温。该系统利用Pyqt5设计用户界面,将人脸识别与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建立本地数据库,实时存储温度数据并且存储至云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人脸识别以及温度检测需求,并且能够存储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二维PCA人脸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将PCA算法用于三维人脸识别,采用鼻尖点作为特征点。在CASIA三维人脸数据库中进行测试,达到了约为89.5%的识别率,能够识别出受外界干扰如扭转角度的图片,该算法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传统会议签到问题,利用S5PV210与CC2530、摄像头、按键、液晶显示屏等硬件设备设计了一种人脸识别会议签到硬件终端。在定义的通信协议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开发出了下位机与上位机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程序。利用QT编制了人脸识别会议签到终端控制系统软件,重点研究了基于PCA算法的人脸识别实现、QT与CC2530的串口通信、ZigBee组网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CA算法的人脸识别稳定可靠、上位机软件操作方便,ZigBee无线通信稳定,软硬件设计达到了预期的功能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