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电网运行领域,有"三道防线"的概念。第一道防线,是确保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是确保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第三道防线,是当系统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  相似文献   

2.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惠玲 《广东电力》2008,21(6):25-28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的第二道防线,通过稳定控制装置,采用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电网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坚强卫士。为此,介绍了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深圳鹏城主站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配置特点及功能,并针对2007年6月3日500kV鹏城子站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动作情况,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瑜  赵江 《电工技术》2020,(20):20-21
采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是电网的第二道防线。由于海南昌江核电在海南电网容量占比很大,对于海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文章针对海南昌江核电的特点,介绍了海南昌江核电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策略,并对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动作后对海南电网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框架.从一般安全理念出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可由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即主动安全体系)和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系统(被动安全体系)构成.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主动安全)是指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控性的措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体系(被动安全)是指保证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措施.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主动安全)可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坚强的电网结构,为电力系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道防线是最优的自动控制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第三道防线是安全的运行方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在安全水平.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体系(被动安全)就是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快速切除故障元件,防止故障扩大;第二道防线是采取稳定控制措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是系统失去稳定时,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三道防线具体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安全稳定措施典型配置及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措施配置现状,通过安徽电网2008年峰荷方式下单一故障及多种严重故障扰动的仿真计算.对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措施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还对安徽电网发电机组同调性和振荡中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徽电网二、三道防线的配置原则、二、三道防线措施的协调控制关系,给出了二、三道防线之间的协调配合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丹  王正纲  刘海峰 《湖南电力》2012,(5):34-36,40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是为保证电力系统在遇到大扰动时的稳定性而在电厂或变电站内装设的控制设备,实现切机、切负荷、快速减出力、直流功率紧急提升或回降等功能,是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599号)》,对电网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配置稳控装置,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负荷损失是电网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长期以来为保障电网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电力系统遇到各种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担负着快速可靠切除故障的重任,是保障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介绍了电网发展给“第一道防线”带来的挑战,分析了传统工频量继电保护内部故障灵敏度不足以及误动和拒动风险并存的原因。其次,梳理了继电保护应对挑战的措施,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型参数特征的保护原理、基于多元信息的广域保护技术和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方法。最后,给出了构建更加完善和坚强“第一道防线”的建议。通过加强预防性控制在故障前、后阶段的功能,阻断继发性连锁故障的发生,同时加强第一道防线与后续防线的协同,共同抵御系统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停电防御框架向自然灾害预警延伸已成为广泛共识。自然灾害演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诱发电网故障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将基于确定性准则的安全稳定分析向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拓展,将基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确定性场景的三道防线控制向基于动态故障场景的风险控制延伸。针对自然灾害下电网运行风险如何在线防御的问题,总结了当前自然灾害下电网输电元件故障概率特征及其评估技术以及自然灾害下安全防御的困局与应对现状。分析了包括设备保护在内的电网安全稳定各道防线的风险控制代价特征。提出了适应灾害下概率及损失变化特征的风险控制策略。该策略既可实现预防控制与紧急控制间防御门槛的自动设置,又可获得降低电网实际运行风险的在线预防控制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伟  陈军  余锐  王利平 《中国电力》2011,44(10):16-20
分析了四川电网发生的一次N-2故障。相关继电保护装置快速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在受端电网成为孤网、功率缺额接近地区负荷的50%紧急情况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主站正确判断出故障形态,根据策略表发出切负荷指令,各切负荷子站正确切除负荷,低频减载装置又补充切出部分负荷。电网的三道防线在故障的各阶段分工明确,成功地避免了一次电网瓦解事故:证明了三道防线协同配合对电网承受多重故障的考验、防止系统崩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同电网第三道防线的配置基于大同电网可能出现的极端严重故障,并且需要与现有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相协调。利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稳定计算程序,对可能引起大同电网与主网解列的极端严重故障进行分析,制定安控配置策略表,并针对主要存在的频率问题提出三道防线的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电网的安全稳定标准是电网规划和运行的基本准则,中国电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故障分级设防,为电网高速发展期间保持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从负荷损失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网公司需重新审视目前执行的安全稳定标准。文中介绍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网执行的安全稳定标准,将其与中国的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指出中国下一步修订《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需要重点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直流特高压输送容量占电网总容量比重较大,一旦直流发生单极或双极闭锁故障,电网就将产生严重的高频问题,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巨大挑战。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后电网典型运行方式进行频率稳定控制策略优化研究,对特高压直流故障后系统出现的高频问题分析不同故障需切除的电源数量,探讨系统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的配合关系,提出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控制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低频减载是低频紧急控制最有效的一种措施,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三道防线。近几年,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并网对电网低频减载的影响越来越大,负荷倒送情况普遍存在,导致电网负荷有效控制率降低。分析了电网低频减载技术与相关标准,希望能进一步提升电网频率稳定水平,规范低频减载运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我国电网建设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系统三道防线的概念,提出了分类的故障模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故障集的自动批量生成,可对同一区域或同一电压等级的若干节点进行同类故障的批量生成,与现有的针对元件的单一故障生成相比,为用户省去了许多重复性操作,大大节省了故障生成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各类故障模板按照三道防线的要求进行分类,概念清晰,能够使用户更全面准确的发现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点和安全危险点,为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交流输电和同步电网中的缺陷,指出交直流特高压混合同步大电网存在系统瓦解的隐患。建议受电负荷中心必须有坚强的支撑电源;电网结构必须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缩小同步电网区,区间以直流异步互联,区内采取三道防线,确保各区安全,事故互不影响;远距离必须采用纯直流输电。这3个必须的紧密结合是保证全国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网第三道防线问题分析及失步解列解决方案构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三道防线是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道是继电保护系统,第二道是包括稳控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措施在内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第三道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构成。鉴于目前第三道防线尚存漏洞或不足,分析了振荡中心转移至主网内部、故障点切除不掉引起远后备保护无选择动作、重要联络线的相继开断造成的潮流大转移引起受端系统电压不稳定、距离保护三段在线路严重过载时误动作引起的连锁反应及大机组保护装置参数与电网不协调引发的事故等五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若干解决的对策,特别是研究和提出了构建互联电网的综合解列控制系统的方案,解决了振荡中心转移到主网内部时能及时采取解列等优化措施,解决了电压不稳定事故发生前隔离故障区域或将难以控制的电压崩渍事故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频率稳定问题等,这些对策可显著增强电网的第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7.
安全稳控装置是电网区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简称,这种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整个安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电网发生故障(线路或大机组跳闸)时,采取切机或切负荷等措施,确保电网和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它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从短路电流、静态安全性、暂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等方面,校核了特高压同步电网方案的安全稳定性;根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校核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电网严重故障下,特高压同步电网的承受能力及可采取的措施;根据第3道防线的设置原则和要求,分析了由低频减载、低压减载和解列控制构成的第3道防线在特高压同步电网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特高压同步电网安全性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承受严重故障能力强,第3道防线可有效控制事故范围,避免出现大停电;采用基于广域同步量测信息的自适应解列、交直流协调控制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覃剑 《中国电力教育》2013,(29):213-214
作为电网"三道防线"之一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在电网发生严重故障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从而维持电网稳定和避免故障范围的继续扩大。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大型电网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实际应用出发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安装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防止电力系统在复杂严重故障情况下事故扩大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即所谓“第三道防线”。中强调了设置第三道防线的必要性,指出不能因为复杂严重故障概率很小而不设置,也不能用对某些特定严重故障采取的稳定控制措施代替第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