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探索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各维度均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女患者自我效能比男患者高,高中文化组患者比其余各组高,其余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支持而起作用;服用维思通的患者其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较好。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强也能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方法。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社区1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水平偏低,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支持的利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强也能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在社区防治康复工作中,在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时,应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为目标,从而为真正回归社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探索提高不孕症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35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测定。结果:135例不孕症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和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强也能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寻求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随机选取的169例符合各项纳入要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照顾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现状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5);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现状有待提高,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低等水平,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应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作为目标,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作为解决护理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从而提高该类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水平,并检测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对102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均偏低,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加也能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它们间的相关性,为做好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提供必要思路.方法 使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CV)、症状自评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研究组)进行测评分析,并与120例未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 两组家庭环境比较,研究组总体上评价差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度、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自我效能评价以缺乏自信和自卑为主,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均低于国内常模,以消极应对为主,两组比较积极应对方式与常模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以及应对方式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良好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患者提高自信心、减少自卑感、积极应对社会生活,对预防和减少复发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示精神病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促进管理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97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28.0±6.4)分,与常模比较,P0.01,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常模;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总分(2.38±0.62)分,自信心偏低28例(28.9%),自信心较高58例(59.8%),自信心非常高11例(11.3%);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低于常模,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提示,需要家庭、社会等给予患者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以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给患者制定更全面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了103例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照顾准备度与不确定感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36±8.1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2.57±6.73)分,其中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得分为(6.87±2.88)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为(18.11±4.12)分,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为(7.59±2.4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总分(r=0.239,P=0.013)、主观支持维度(r=0.423,P=0.008)显著相关。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均有待提高,更多的社会支持与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关,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住院癌症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应用照顾者疾病获益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新疆某地区三甲医院住院的286例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癌症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得分(66.96±10.8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2.60±6.76)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06±6.41)分。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r=0.319,r=0.254,r=0.307,P<0.05);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维度与疾病获益感呈正相关(r=0.211,r=0.187,r=0.182,P<0.05);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呈正相关(r=0.278,P<0.05);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疾病获益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5.53%。结论住院癌症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疾病获益感间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疾病获益感,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疾病获益感。医务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疾病获益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UCLA孤独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47.87±4.46)分,轻度孤独感以上的患者95例;自我效能感得分(24.25±6.92)分低于国内常模(28.67±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的孤独感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464 P=0.038)。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具有轻度以上的孤独感;自我效能感越低,孤独感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量表及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40例鼻咽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值为(27.33±4.49)分,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呈正相关,与抑郁程度、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结论多方面因素影响着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护理人员应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关节自护行为水平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00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自护行为水平的因素。结果 患者自护行为水平得分(61.72±19.36)分、慢性病自我效能(83.96±9.68)分、社会支持(36.93±2.46)分,为中低水平,三者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是患者自护行为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自护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加强主动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情感支持对初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20例初次CRR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同伴互助情感支持方案;在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价两组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社会支持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同伴互助情感支持方案应用于初次CRRT患者中,能提高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度,且能强化患者参与疾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08年10月—2009年3月选取上海市某社区320例COPD患者进行现场问卷、量表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社区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7.64±5.96)分,低于国内常模(40.80±7.64)分,自我效能总分(74.24±9.50)分;中度水平自我效能286例(89.4%),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553,P〈0.01),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效能各维度呈正相关(r=0.190~0.515,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动员家庭和社会支持手段对提高COPD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了解已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主设计的THR术后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医的156例THR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THR患者的心理弹性平均分为(2.31±0.56)分,总分及各因子的均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01);患者性别、手术类型、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共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30.2%。 结论 THR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临床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个性特征,注意调动社会支持力量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其对疾病压力的有效应对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特点,探求社会支持新模式。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社会支持度。结果:高中文化者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利用度高于小学者(P0.05),初中文化者利用度高于小学者(P0.05);居住城镇、经济收入中等以上者利用度均高于居住农村、经济收入低者(P0.05);未婚、离异者利用度均高于已婚者(P0.05),已婚者的主观支持高于未婚者(P0.05);第一次住院患者的客观支持高于第二次住院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社会支持受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经济、婚姻状况和住院历程的影响,针对其社会支持特征应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消除和改善社会公众的负性态度,并对患者的"亲友团"进行心理干预,以期用循环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女性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患者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昔表、甲型H1N1流感认知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2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4±0.63)分,低于常模(P<0.05);调查对象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受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甲型H1N1流感认知程度的影响(P<0.05);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甲型H1N1流感认知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护理人员在接诊发热患者时,应了解其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流感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