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1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2].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3].2005年6月~2006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ICU对46例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细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是ICU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系统回顾提示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中VAP发生率达10%~20%,VAP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或)拔管48 h内发生肺部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VAP发生率达9%~80%,病死率达20%~90%。研究证明,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VAP发生明显增加。预防VAP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重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将VAP发生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将116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时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措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VAP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早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d)与迟发性VAP(机械通气时间≥4d)。  相似文献   

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及停用机械通气去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在48 h之内发生的医院内获得性肺炎。VAP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以高发生率、高病死率及高花费著称〔1〕。国内外报道的VAP发病率最高可到60%,病死率最高可达50%,占院内感染导致死亡的60%。VAP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甚至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预防VAP成为临床和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通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有创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每日侧俯卧位18h,侧卧位6h,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卧位,即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交替翻身.VAP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协调控制小组制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观察2组机械通气48h后到脱机拔管48h内VAP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治疗中体位对VAP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的翻身和体位护理是预防和治疗VAP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楠  马基康  沈建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044-1044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是指发生肺炎前48 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48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并经病原学证实.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作者对行机械通气的79例进行临床资料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将116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肺实质的感染性肺炎[1].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VAP已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VAP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2].国外文献[3]报道,VAP发生率为12.2%,病死率为29.3%.国内文献[4]报道,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高达51.6%.预防VAP的发生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对VAP的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9%~27%,死亡率为20%~50%[1]。患者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2.
秦霞 《全科护理》2012,10(27):2528-2529
[目的]研究声门下吸引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是否行声门下吸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声门下吸引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人VAP发生率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6.7%和43.3%,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189.5h和245.1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1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2005年6月--2006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ICU对46例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重症监护(ICU)病房,VAP发生率达9%~27%,病死率高达20%~50%,在抗生素治疗不当的病例及多重耐菌感染病例的病死率可达70%。因此,了解VAP的发病机制、防治策略和抗生素正确应用成为目前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2周AV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9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炎[1],是ICU9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9留治时间延长[92],增加医疗成本,并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3]。为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现状及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VAP9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院自2010年始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进行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何茵 《现代护理》2005,11(17):1400-14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虽然机械通气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随之而来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令临床医务人员感到棘手的严重并发症。现就VAP的感染状况、致病菌、发病原因、预防和控制环节问题综述如下。1VAP感染现状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患者多,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中以获得性肺炎最常见,总死亡率很高(24%~71%),其中1/3至1/2的病例因肺炎直接…  相似文献   

18.
有效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指患者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1].气管插管抑制咳嗽反射并破坏呼吸道正常的黏液纤毛运动,导致痰液潴留,而痰液又是细菌滋长的媒介,从而增加了患者VAP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11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9例诊断为VAP。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VAP患者中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达29.5%。发生VAP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较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将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最主要且最常用的监护方法之一。伴随着机械通气应用的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感染问题也日益受到医疗界重视。VAP是指患者行机械通气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医院内感染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