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项研究系由我国台湾省台南市的一大学的材料工程系完成。研究了热浸镀5%Al一Zn钢板时,镇液温度(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区间的温度)的变化,对涂层显微组织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当浸镀液温度高于18OC,钢板浸镀lmin时,所得的镀层外表面粗糙。将镀液温度降至‘16OC,但延长浸镀时间至5n。in以上时,镀层外表面亦很粗糙。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粗糙的外表是由于涂层中相应生成了铁~锡金属间化合物。c18oC以上温度浸镇时,涂层晶粒长大快,这与此时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形成密切相关,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可达整个涂层厚的7O%。热浸…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热浸镀Zn—Al合金助镀剂的试验研究,找到了一种在常温下实现助镀的最佳配方,实现了在室温下助镀的工艺,简化了热浸镀Zn—Al合金的工艺流程。试验表明,助镀剂有加速热浸剂与钢制品表面冶金结合的作用,在相同热浸镀层的条件下,热浸镀的时间可缩短的1/3,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热浸镀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评述了热浸镀技术的工艺过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热浸镀锌和铝的各自特点以及改善镀层性能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热浸镀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九岭 《武钢技术》1996,34(1):42-46
单张钢板热浸镀层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带钢热浸镀层是近50年来伴随冷轧带钢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带钢热浸镀层主要包括热镀锡、热镀铅、热镀铝、热镀锌、热镀锌—铝合金等类型。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潮流的洗礼,各种镀层的发展命运不尽相同,例如热镀锡已被电镀锡所淘汰;热镀铅的使用领域在不断缩小;热镀铝的市场不够广阔;热镀锌及热镀锌—铝合金正处于兴旺发达时期。  相似文献   

5.
热浸镀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钢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其产品在钢材的防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和节能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耐腐蚀性更高、经济性能更好的新型合金镀锌层、复合镀层成为研究和开发的重点。镀液中加入适量的Mg和Al元素后材料耐腐蚀性和耐损伤性更好,因此热浸镀锌铝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热浸镀锌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几年锌铝镁镀层的成分和组织特征,阐述了镀锌过程中镀层的组织演变和凝固机制。对钢板表面与镀液之间的润湿性、界面反应和合金元素在界面层的扩散行为进行了分析,对热浸镀锌铝镁板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总结,从而期望加快推进热浸镀锌铝镁技术在汽车等行业中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热浸镀铝硅钢板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和外观装饰性能等,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利用CAG-Ⅲ热浸镀锌模拟试验机针对不同热浸镀工艺对热成形钢板进行热浸镀铝硅实验,通过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表面和截面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铝硅镀层截面组织主要由铝基固溶体、Al-Fe-Si三元合金和Fe-Al二元合金组成,当浸镀温度690℃,浸镀时间5s时为最优浸镀工艺。  相似文献   

7.
热浸镀中的喷涂生产工艺 日本Nissh钢铁股份公司研究出一种提高热浸镀锌钢带耐腐蚀性能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在钢带进入锌锅浸镀之前,先进行涂覆轧制,使带钢表面涂覆一层Si3N4或含溶解氧与铝的Si3N4,从而大大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作涂覆轧制时,钢带...  相似文献   

8.
王滕  赵云龙  柴立涛  许倩  孙霖 《中国冶金》2016,26(12):20-25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不断发展,热成形钢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普通镀层已满足不了热成形工艺的要求。热浸镀铝硅钢板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和外观装饰性能等,得到普遍的应用。目前国内对铝硅镀层研究甚少,国内汽车制造厂使用的镀铝硅热冲压成形钢主要依靠进口。利用CAG-III热浸镀锌模拟试验机,针对不同热浸镀工艺对热成形钢板进行热浸镀铝硅试验,通过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表面和截面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铝硅镀层截面组织主要由铝基固溶体、Al-Fe-Si三元合金和Fe-Al二元合金组成,当浸镀温度为690 ℃、浸镀时间为5 s时为最优浸镀工艺。  相似文献   

9.
<正> 用锌基三元合金进行钢管热浸镀技术鉴定会,于1983年11月24日在湖北咸宁市召开。这项新工艺是继我国用锌基三元合金热浸镀板材成功之后,大胆推广应用到钢管浸镀工艺上的又一新的科研成果。 技术鉴定会是在湖北省冶金局主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热浸镀Galvalume合金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还原法热浸镀中合金主要成分铝、硅含量,浸镀温度、保温时间、钢带入水温度等对镀层附着强度、微观组织、表面质量、浸镀效果(漏镀情况)的影响,得出获取良好镀层质量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