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某卡林型金矿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工艺是国际上通常选用的可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的难选冶金矿预处理技术。对某卡林型金矿进行了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系统研究了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工艺的矿浆浓度、碱用量、温度、压力、时间、矿石粒度、SAA用量、碱性介质、热压前化学预处理、添加催化剂等的影响规律。在矿石粒度90%-325目、矿浆浓度20%、Ca(OH) 220 kg/t + 片碱10 kg/t、热压前化学预处理24 h、催化剂2 kg/t、SAA 0.1 kg/t、压力3.2 MPa、220 ℃条件下预处理时间3 h, 硫的氧化率达到98%以上, 金的浸出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从贵州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中氰化浸出金,考察了矿石细度、氰化钠用量、石灰用量、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74μm占比7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浸出时间24 h、氰化钠用量4 kg/t、石灰用量2 kg/t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6%以上,浸出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对某难处理金矿热压氧化渣进行炭浸氰化试验,考察pH、调浆时间、底炭浓度、氰化钠初始浓度、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氰化钠的消耗仅为0.27~0.29kg/t,金浸出率为95.34%:底炭浓度60kg/t、氧化钙用量35kg/t、氰化钠初始浓度1.5kg/t、调浆时间2h、室温浸出2~4h。难处理金矿经过热压氧化预处理后炭浸法提金,具有浸出反应动力学快,浸出率高,氰化钠消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志江  赵俊蔚  郑晔  赵国惠  李波 《黄金》2013,(11):53-55
对某金矿浮选尾矿进行碱浸预处理提金工艺研究,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45mm占95%、矿浆浓度50%、温度80℃、NaOH用量8kg/t、预处理时间4h,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可获得70.11%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5.
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Ca O、Na2CO3及Ca 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a 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金浸出效果要优于单一预处理,这与混合体系生成Na OH有关,Na OH与石英及黄铁矿作用,使包裹的金暴露出来,有利于金的浸出。在预处理和浸出过程充气时,浸出效果要优于不充气,这是因为空气中氧气参与了反应,充气降低了扩散层的厚度或使固膜减薄,大幅提高了金的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在Ca O用量为50 kg/t、Na2CO3用量为2 kg/t、预处理时间为4 h、浸出剂用量为10 kg/t、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14 h、充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6.09%。  相似文献   

6.
为了回收河北某矿石中的元素金,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氰化浸金及混汞试验研究。在原矿金品位23.6 g/t,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91.2%,NaCN用量为2.5 kg/t,浸出时间24h条件下,获得了浸渣金品位0.403 g/t,金浸出率为98.29%的氰化浸出指标。混汞金回收率为48.8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亚硫酸钠从非洲某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考察了矿石细度、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矿浆浓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搅拌浸出,在搅拌速度300 r/min、磨矿细度-74μm占70%、矿浆浓度25%、硫酸用量140 kg/t、亚硫酸钠用量7 kg/t、反应时间5 h条件下,铜、钴浸出率分别为96.09%和93.95%,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东北某难处理铜金精矿进行了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矿石预处理条件、浸出时间、液固比、硫代硫酸盐用量、氨水用量对矿石中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38 μm粒级占97%、矿浆浓度25%、吨矿硫代硫酸盐用量1.08 t、吨矿氨水用量0.35 t、常温摇瓶浸出24 h时,浸出尾渣中金、银、铜品位分别为3.04 g/t、63.2 g/t和12.16%,金、银、铜浸出率分别为92.43%、9.23%、6.68%。锌粉置换、活性碳吸附均不适用于硫代硫酸盐提金溶液的贵金属回收。  相似文献   

9.
王刚 《湿法冶金》2023,(5):469-473
研究了采用直接酸浸法处理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考察了磨矿细度、液固体积质量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和时间对铜、钴浸出的影响。在磨矿细度-74μm占85%、液固体积质量比4∶1、硫酸用量150 kg/t、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90 min条件下,铜、钴浸出率分别为87.32%、85.52%,渣率为90.4%,实际酸耗量为129.66 kg/t,铜钴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某难处理含金硫精矿硫含量高,直接氰化浸出金回收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再磨再浸-活化剂活化-碱预处理新工艺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43 mm占98%,石灰用量16 kg/t,搅拌速度1 200 r/min,液固比2∶1,氰化钠用量7 kg/t,硝酸铅用量500 g/t,碱预处理时间4 h,氰化浸出36 h的最佳条件下,获得了较好试验指标,金浸出率达71.90%,较直接氰化浸出提高37.09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吴顺达 《黄金》2006,27(5):5-8
2005年,国际黄金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度过了红红火火的一年。留下了无数投资者的赞赏和惊叹。这一年黄金价格上涨将近22.3%,并确立了现货黄金541美元/盎司的新高.让投资者看到了一条投资的捷径。2006年元旦过后,黄金市场继续牛市行情。但是.美元、原油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是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三大要素,近期黄金价格将比2005年的行情更加动荡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2.
吴顺达 《黄金》2000,21(7):50-53
在影响世界金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的是各国中央银行抛售黄金,因而,黄金储备的作用及黄金对各国金融体系的作用因金价大幅度下跌而引起人们的关。就目前情况看,黄金价格下滑些过度,但不会继续出现下滑。尽管黄金市场变化莫测,黄金价格复苏程度有多大,实难断言,但只要把握信息、因势利导,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3.
吕想 《黄金》2012,33(2):4-6
随着2003年和2007年中国黄金市场分别推出了纸黄金和黄金期货,预示着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金融市场具有联动效应,所以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文中从不同的市场层次介绍了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牧羊沟金矿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郭月琴 《黄金》2012,33(2):57-59
不可见金存在于许多金矿的黄铁矿中。以牧羊沟金矿为例,对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多种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大部分是自然金。分步溶解实验也证实,黄铁矿中的不可见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某地砂金煤金团聚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煤金团聚提取砂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金回收率达95 .53 % ,富集比达2300 倍的较好指标。阐述了煤金团聚提金工艺是可以取代混汞、氰化的无毒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16.
某含铜矿石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回收金,金浸出率仅为88.21%、铜浸出率高达19%左右。为减少铜矿物溶解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减弱铜溶解"的技术思路,并通过分点添加氰化钠的方式来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大范围改变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铜浸出率可有效降至1.93%,金浸出率提高至93.40%。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区是一个以金为主,同体共伴生铁、铜、铅、锌、银,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近年通过中深部勘查,找矿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大量的原生矿体。本文通过对分析原生矿石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斜方辉铅铋矿等6种矿物的特征和含金量,并对矿物中金的赋存特征做了论述和总结,认为金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然金的标型及成色特征在金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梁俊红  刘海波 《黄金》2000,21(12):1-5
文中主要对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和金的成色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自然金一般物理化学特征、形态和粒度标型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金矿床中金的成色与矿床的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深度、成矿流体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CA—1便携式微机测金仪在金矿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宋乃忠 《黄金》1993,14(7):51-54
本文介绍了CA—1便携式微机测金仪的分析新技术,运用电化学分析原理其测试结果良好.本法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低廉、灵敏度高、分析快速灵活等优点便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煜明 《黄金》2010,31(3):5-7
20世纪80年代末,黄金租赁作为创新产品被引入市场,并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黄金衍生品工具;其成功运用,大大增加了全球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使黄金市场的各参与方形成多赢。文中在介绍黄金租赁的同时,对其在世界黄金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发展黄金租赁业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