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谱分解技术对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数学变换可得到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振幅体和相位体), 进而通过对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的解释得到对目标体的地质认识。本文应用最大熵法定量求取储层厚度, 并对误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频率扫描方法定性预测储层厚度变化,并利用广义S变换方法和交会融合预测沉积微相。首先,通过多井对比, 分析测井相和砂体厚度; 然后通过井震结合, 分析各井对应井段的薄层砂岩振幅调谐体, 确定合理的调谐频率, 并对砂体厚度进行分析; 再通过建立响应频率、砂体厚度与沉积微相之间的交会关系, 在测井微相约束下预测沉积微相。应用结果证实,谱分解技术结合井资料可直观地反映河道砂体储层厚度分布和沉积微相区带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对开发区周边稀井区井控程度低,沉积刻画精度与已开发区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分析不同沉积微相在砂岩厚度、地震波阻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统计开发区不同沉积微相的砂岩参数,建立不同微相所对应的砂岩数据库;以地震属性预测的平面上扇体展布控制规模为基础,通过微相知识库分析地震反演所表征的稀井区沉积砂体发育特征,确定砂体的微相类型;从顺物源、垂直物源砂体延伸规模作为微相展布范围,实现稀井区沉积微相的定量刻画。研究表明:通过A区块密井网区辫状河三角洲微相的单砂体厚度、累积概率、反演的波阻抗值等参数可有效表征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发育特征,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在砂岩参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立沉积微相知识库结合地震属性预测的稀井区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稀井区沉积微相刻画精度,符合率达到91%,稀井区有利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富集在A5和A02等井区。研究成果应用于A区块周边的稀井区滚动评价部署及方案部署,取得较好效果,累计建成产能2.35×104t,提交探明储量超过200×104t。研究成果可为老油田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廉梅  赵勇刚 《录井工程》2015,26(1):80-83
为利用已钻探的井位结合地震资料预测目标砂体的厚度,进而获得地质综合分析成果,基于大港板桥地区B 64井区的地质背景,依据多井联合标定确定目的层反射特征,通过精细构造解释确定等时界面,并利用等时界面进行多属性计算,结合地质人员依据测井资料统计的已知井砂岩厚度与多种属性交会分析结果,寻找优化属性,最后利用经优化获取的属性预测砂岩厚度,圈定了有利砂体范围,为下部钻探提供了依据。Schlumberger公司Geoframe软件所提供的Log Property Mapping(测井-地震属性综合成图)分析技术是多属性优化井震结合预测砂岩厚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该方法在板桥地区馆陶组辫状河沉积中进行储集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细开发井位论证的要求。为此,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23亚段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储层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刻画,结合古地形分析山23亚段下砂岩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主河道的分布规律,基于压制煤层强反射、90°相位转换等特殊处理方法,进行敏感属性优选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精细刻画砂体分布,最终形成沉积微相控制下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储层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发育2条北西-南东向主分流河道带,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该微相砂体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特征上有着很好的对应性;②压制煤层强反射结合90°相位转换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对储层的识别能力;③山23亚段下砂岩沉积受太原末期古地形控制,砂体发育时其对应的反射结构表现为一般呈顶平底凹或顶凸底凹的透镜状;④单井微相标定后开展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有利于地质解释,减小单一地震属性地质解释的多解性。结论认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大宁-吉县区块储层预测工作的精确度,为该区块下一步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井位论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港东油田一区河流相储集层滚动勘探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港探区港东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储集层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的研究,分4个层次进行港东一区河流相储集层的滚动勘探:①根据区域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查明储集层分布;②充分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滚动勘探目标;③应用神经网络储集层预测方法,利用地震信息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部署滚动勘探井;④根据地震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气富集带内单砂体的边界,定量计算单井单砂体厚度。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7口滚动勘探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图3参9  相似文献   

6.
以大庆长垣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研究了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地震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m的砂体符合率为91%;厚度为2~3m的砂体符合率为83%;厚度小于1m的砂体符合率为70%。随着砂体厚度的减小,符合率降低,井网密度越大,预测精度下降幅度越小。利用“地震反演引导,井点微相控制”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与反演剖面砂体发育状况的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走向、井间砂体叠置关系及窄小河道砂体进行描述。利用随机地震反演结果在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的控制下完成油田开发中后期各类河道砂体的精细描述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C51井区葡萄花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从上至下发育PⅠ1、PⅠ2两套砂组,平均砂岩厚度分别为2、5m,砂体横向分布局限,现有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区分两套砂组,虽然钻井资料能够准确识别单砂体,但无法刻画井间砂体变化。为此,通过精细对比研究区内18口井钻遇的砂体,掌握葡萄花储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作为评价、优选地震属性切片的参考依据;从目的层段的连续沿层切片中确定体现砂组展布特征的反射时间;依据选定切片对应时间确定砂组的地震属性提取窗口,优选地震属性;基于地震属性平面图,确定砂组的沉积微相;在砂组展布和沉积微相约束下优选参数,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提高垂向分辨率,精细刻画砂组的空间展布。预测结果精细刻画了两套砂组的空间展布,并且认为PⅠ2的砂岩厚度较大,适合储气库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种识别标志确定单河道的边界,并利用注采关系加以验证。对密井区单河道宽度和厚度进行统计,拟合出密井网区单河道宽-厚定量关系式。据此关系式推测出稀井(探井、评价井)区单河道的宽度,再结合探井、评价井的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完成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编制出研究区精细的沉积微相平面图,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油气开发的后期阶段,特别是构造油气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时候,利用层序精细划分和沉积微相分析等方法来寻找隐蔽油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控制沉积相空间展布,利用钻井和录井资料划分砂体小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沉积相和层序进行精细刻画,同时在沉积相带内和层序格架之下研究砂体的连通性和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在SSC5—SSC3沉积时期,研究区沉积主要以退积为主,在SSC2沉积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水退过程之后,SSC2—SSC1沉积时期沉积基准面持续下降,后期主要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研究区渐新世下干柴沟组下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砂体展布和砂体孔渗性以及试油结果的研究,并依据沉积相与层序格架分析,预测在七32井区附近发育的斜坡带砂岩透镜体和上倾尖灭砂体是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垦利10-4油田因为钻井密度小、地震分辨率低等原因,储层砂体厚度预测难度大,是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以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入手,总结了渤海湾盆地垦利10-4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河口坝等3种沉积微相特征,并统计了各沉积微相下钻井砂岩厚度,结合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资料,有效预测各油组小层内砂岩平面展布,通过钻井钻后验证储层厚度吻合度在86%以上,这为后期调整井的部署提供了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地震资料,以孟加拉湾若开盆地D区块为例,开展海相深水异重流特征及沉积模式分析,研究异重流储集砂体展布规律,提出异重流有利储集相带预测方法,建立异重流油气成藏模式,预测勘探潜力区带与井位目标。D区块上新统发育典型的异重流沉积:岩性组合为一套夹持于厚层海相泥岩中的中—细砂岩;岩心发育一系列成对出现的逆粒序与正粒序;测井曲线见底部渐变且齿化严重的箱形、钟形和舌形测井相;地震剖面可见明显多期深水水道,地层切片能识别出明显的高弯曲水道。单期异重流形成的沉积体发育侵蚀谷(供给水道)、水道复合体、分支水道、天然堤及无水道席状砂等5种微相类型,空间上具有多分支、多世代、多期次发育特征,形成了平面呈条带状分布、纵向叠置发育的优质储集砂体,储集体物性较好,其中水道复合体微相沉积砂岩厚度大、粒度粗、物性好,是最有利的勘探相带。基于异重流沉积模式指导,利用地震反射结构解析、频谱波形特征分析、切片与属性融合研究精细刻画水道复合体微相分布,结合构造特征分析,明确了有利钻探目标区带,有效指导了区块的勘探部署。图10表1参42  相似文献   

13.
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在复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季玉新  陈娟  谢雄举 《石油物探》2004,43(2):139-144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解释,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标准化、曲线重构、测井与地震结合的地层对比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可靠性,确保了在地震储层描述中所用测井资料的精度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将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樊东地区沙二段河流相沉积砂体的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庆长垣地区作为大庆油田的主产区已经持续开采50余年,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浅层的主力油层河道砂体发育、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河道砂体类型包括辫状河道、曲流河道、高弯度分流河道和低弯度分流河道等。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砂体展布特征开展精细研究。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为例,开展了地震反演指导沉积微相研究。在地震合成记录和地震反射层位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井点各沉积单元厚度,按照各沉积单元在深度域中的厚度百分比与时间域中的厚度百分数近似相等的原则,搭建精细三维沉积单元界面格架,以沉积单元作为分析时窗提取各沉积单元地震反演属性,分析井点处沉积单元反演属性值与砂岩有效厚度的关系,预测井间沉积微相分布。从沉积微相平面图可以确定主要的含油砂体展布特征和连通关系,进一步合理配置油水井的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大牛地气田未开发区(D17井区)太原组2段潮坪沉积为研究对象,基于测井、岩性等特征分析,对潮坪砂坝进行了精细刻画,共识别出了砂坝主体、砂坝侧翼及砂坝侧翼叠置3个沉积微相单元,并建立了沉积微相-岩相- 测井相-物性-非均质性-试气成果响应模板。对比结果显示,砂坝主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石英粗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测井曲线具光滑箱形;砂坝侧翼微相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砂岩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测井曲线为齿化箱形、齿化钟形以及漏斗形。根据砂体组合类型,区域上划分出了砂坝主体型砂体带与砂坝侧翼型砂体带。前者砂坝宽度为6~8 km,砂体平均厚度为14.5 m,砂地比平均值为0.53,平均渗透率为0.48×10-3 μm2。后者砂坝宽度为4~6 km,砂体平均厚度为10.56 m,砂地比平均值为0.36,平均渗透率为0.36×10-3 μm2。砂坝主体型砂体带砂体发育规模大,分布范围广,砂体物性好,中等非均质性,试气成果明显,应作为优先开发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塔中地区HI井区主要取芯井的粒度资料,分析了该区含砾砂岩段粒度参数、频率分布曲线、C-M图以及概率累积曲线的特征,并结合测井相、地震属性探讨了该区主要发育河口湾沉积体系,认为其亚相由潮坪、潮汐砂坝、潮控河道组成,并且归纳出各亚相中不同微相所对应的概率累积曲线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辉  林春明  崔颖凯 《石油物探》2005,44(6):557-562
东委内瑞拉盆地卡拉高莱斯地区主要目的层为一套海陆过渡环境的三角洲相沉积,三角洲平原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决口扇构成区内主要沉积骨架砂体,各种微相砂体单层厚度薄,分布面积小,在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首先对该地区的主要目的层梅雷库莱组和奥菲西纳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地区北部断裂发育、构造破碎以及钻井密度大等特点,采用了测井约束反演方法来预测砂体的分布特征.但该区的声波资料少,为此分析了各种测井曲线对储层响应的敏感性,选择了对薄砂层分辨能力较高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声波曲线重构.反演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区内的储层分布特点,对河道砂、决口扇等沉积微相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部署的I-GV井在梅雷库莱组钻遇河道砂体5.2 m,测试产油82m^2/d.针对该地区中部和南部构造简单、断裂相对不发育且测井数量少等特点,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边缘特征和调谐振幅特征很好地描述了河道、废弃河道等沉积微相体.经钻井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滴西178井区梧桐沟组发育上、下2套气层,天然气地质储量为31.49×108m,是下步开发建产的有利区。但是梧桐沟组储层构造幅度低、砂体薄,现有地震资料频率较低,勘探开发的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因此要提高水平井砂体的钻遇率,对薄砂体识别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常规叠后地震反演方法能够识别厚度较大的砂岩储层,但对较薄的砂体由于受到地震分辨率的限制,预测结果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在精细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基于波形特征、阻抗属性和烃类活动因子属性,结合测井信息,对砂体厚度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刻画出滴西178井区梧桐沟组砂体发育分布区,并利用预测结果部署实施了4口水平井。预测结果与钻井、气测结果吻合,有效地提高了水平井砂体钻遇率,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震相分析技术在伊通地堑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伊通地堑L3井区主要产油层双阳组一段,砂体的厚度和分布横向变化快,具有典型的“源近流短”沉积特征,相邻井的砂体特征及其含油性各异,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精细刻画。分别利用传统的地震相参数分析技术和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双阳组一段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互相补充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双阳组一段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划分。采用最能反映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的相标志(如泥岩颜色、岩性组合、沉积层理、沉积韵律和地层的测井曲线特征等)对主要地震相单元中的钻井资料进行了单井微相分析,并依此建立了双阳组一段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将地震相转化沉积相。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二段(J2t2)砂体开展了储层精细描述研究。采用地震正演方法确定了石南21井区砂体在东部与基007井区砂体的关系,认为二者并不连通。采用地震反演方法确定了砂体北部及西部岩性边界。精细沉积微相研究表明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砂体较为发育。通过相控随机建模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确定了储层物性及钙质夹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