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石台县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石台县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0、SaTScan 9.3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石台县2012~2016年报告手足口病发病4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2.43/10万,0~5岁儿童高发,62.50%的病例来源于0~3岁年龄组;94.38%的病例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男性发病高于女生;发病高峰出现在春夏、秋冬之交,占总发病例数的63.33%。2012~2016年年均发病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石台县东部乡镇;报告暴发或聚集性疫情4起,均发生于幼托机构。病原谱以Cox-A16为主,占确诊病例的42.28%。时空扫描:一类聚集区域位于石台县东部和南部地区。结论石台县2012~2016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压力依然存在,应在高发时间针对重点人群和地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1~2014年米易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米易县网络直报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米易县手足口病共报告病例733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2.9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4:1;5岁及以下儿童为该病主要发病人群(92.77%);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每年发病高峰为4~7月;报告病例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97.54%。2012年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感染占46.81%,Cox A16感染占27.66%;2014年EV71病毒感染占46.67%,Cox A16感染占10.00%。结论:2011~2014年米易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以及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 003例,年均发病率为216.97/10万。全区各街道/镇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4-7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54.31%、24.33%;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以≤5岁幼儿为主,占93.03%,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61.27%和34.47%。共报告暴发疫情13起,聚集性病例217起,均发生在幼托机构。2008-2014年流行优势毒株为肠道病毒EV71型。结论应加强重点场所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规范处置散发疫情,防止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崇左市江州区2008—2014年手足口病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崇左市江州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崇左市江州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2 886例,其中重症病例109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59.33/10万,年度之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533.19。P0.01)。病例高峰期为5月份,主要集中在4—6月和9—11月份,占74.83%。以0~5岁儿童发病为主,占96.48%。男女性别比为1.88∶1。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83.63%和14.16%。病例主要以临床诊断为主,实验室确诊较少,仅占报告数的0.85%。结论崇左市江州区应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学龄前儿童为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该区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多部门协作;同时加强实验室诊断工作,切实减少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枫泾镇2012—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枫泾镇共报告手足口病389例,平均发病率为203.82/10万,2012、2013和2014年发病率分别为113.21/10万、141.13/10万和357.17/10万;手足口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期在5—7月,2012、2013和2014年均在11月份出现了一个发病小高峰;年龄分布以1~5岁儿童发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80.4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6%,其次为幼托儿童,占发病总数的37.5%;本地人口报告病例数93例,占发病总数的23.91%;外来人口报告病例数296例,占发病总数的76.09%。结论枫泾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在5—7月和11月,应在1~5岁儿童,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地区内散居和幼托儿童中广泛开展手足口病宣传教育,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赤峰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赤峰市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赤峰市2008-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赤峰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 551例,死亡例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8.50/10万.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2014年(106.76/10万),发病率最低的为2013年(59.32/10万).7月累计报告病例数最高(6 534例),2月最低(25例).6月和7月发病例数最多,报告病例占全年总数的46.17%.过去7年间,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为红山区(124.06/10万).男性发病例数为14 936例,女性发病例数为9 615例,男女发病例数之比为1.55∶1.男女年平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32,P=0.000).≤5岁儿童放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4.06%.报告病例中,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的发病例数最多,共计占发病总例数的90.03%.结论 赤峰市过去7年间发病率较高,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发病高峰期针对儿童进行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大连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大连市手足口病累计发病3562例,年平均发病率59.14/10万,2例重症,无死亡病例。男女病例发病性别比为1∶0.66。2~5岁儿童共发病2225例,占总病例数的62.4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及学生发病占总病例数99.24%。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7月份发病率最高。结论大连市2~5岁儿童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象,特别是人口流动相对较强地区,以散居儿童及托幼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丰县手足口病学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长丰县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描述流行病学特征、病例重复感染情况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08~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 950例,重症病例共报告31例,死亡病例报告1例,实验室诊断病例18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90.93/10万,重复感染病例占1.05%。长丰县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9.51/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52.0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1,P0.01)。以4~7月发病最多,其次是11~12月;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散居儿童发病为主;2008~2014年全县手足口病以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部报告发病率较高。EV71病毒感染为主,重症病例病原构成以EV71为主,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占1.05%,92.81%的重复感染病例发生在初次感染发病后24个月内。结论长丰县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易感和地区性多发特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发生重复感染现象,EV71型感染是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乌兰察布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兰察布市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91例,发病率为36.94/10万,其中5~8月报告602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6.10%.<5岁儿童报告发病677例,占总发病例数的85.59%;职业分布主要为幼托儿童(395例,占49.94%),其次为散居儿童313例(占39.57%).结论 2014年乌兰察布市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幼托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沭阳县2011-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2011-2014年沭阳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沭阳县2011-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24例,年均发病率为33.76/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占病例总数的71.14%(1511/2124)。病例分布的年龄段主要为0~5岁,共报告2072例,占总病例数的97.55%,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为主共2043例,构成比为96.19%,其次为幼托儿童45例,构成比为2.12%。采集粪便标本224份,阳性134份,阳性率为59.78%,其中EV71病毒阳性60份,占38.18%,CoxA16病毒核酸阳性39份,占29.09%。结论沭阳县手足口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年龄、季节、人群特征,在进行疾病的相关防控措施中,应当根据疫情的流行特征,对高发人群及高发季节重点关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3年来南京市玄武区手足口病例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玄武区的手足口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5月2日至2010年12月31日,玄武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551例,年均发病率85.11/10万,男女比为1:0.67,5岁及以下病例占92.59%,幼托及散居儿童占95.16%,轻症占98.19%,全年有春夏和秋冬两个发病高峰。结论 5岁及以下幼托及散居儿童是该病的防控重点人群,幼托机构是聚集性病例防控重点单位,4—7月是散发、聚集性病例高发时间,是防控的重要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晋江市2013—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晋江市2013—2015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信息及晋江统计年鉴,应用SPSS16.0软件,对3年间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计算发病率、重症率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病毒分型构成等指标。结果2013—2015年晋江市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260.23/10万,重症率0.25‰,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在5—7月;散居儿童占79.37%,幼托儿童占18.00%;0~5岁组报告病例占95.12%;268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感染占28.73%。结论晋江市手足口病在夏季高发,冬春季也可出现流行,位于城乡结合部及市区的镇和(或)街道发病数较多,散居儿童占总发病数的比重大。社区、学校、幼托机构、游乐场所等地方是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敦化市2009—2012年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4年间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对其流行特征和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敦化市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31例,平均发病率为74.25/10万,死亡1例。城区各街道和农村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农村报告病例占60.38%,发病主要集中在6—9月,7月达到高峰,呈单峰分布。男性病例为823例,女性病例为608例。病例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94.76%。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4.48%。结论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防治重点在幼托机构和农村,高危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为HEVTl型病毒感染。应建立卫生、教育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密切关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的流行病学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2011年宜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1年宜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宜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526例,发病率为235.18/10万,重症病例28例及死亡病例6例;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370例,发病率为358.69/10万,出现4起聚集性疫情.4~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为婴幼儿和儿童,其中4岁以下儿童发病数为361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92.81%.男女发病比例分别为1.5∶1.散居儿童发病数为2940例,占总发病人数的75.46%;幼托儿童发病数为829例,占总发病人数的21.28%;学生为115例,占总发病人数的2.95%.结论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较2010年有明显上升.做好对散居儿童及幼托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的防制工作,是降低本病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报告的镇江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9-2011年镇江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 3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8.41/10万.每年发病高峰为4-7月和11、12月,发病数分别占50.31%和21,79%.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占总数的78.52%.1 602例病例样本共检测出阳性586例,其中EV71型占阳性总数的47.10%.结论 镇江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和地区性.应重点做好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2-2014年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上海市儿童医院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3 377例,占该院就诊人数的0.31%,占该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数量的75.20%, 按报告病种排序,手足口病连续三年均居首位。2012-2014年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2012、2013年(P<0.01);疫情高发期为每年4-10月,发病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0%;发病人群以0~5岁儿童发病最多见,占报告总数的82.48%;三年间男女发病比例为1.58:1,0~15岁均有发病, 0~5岁病例数共11 034例,占累计报告总数的82.48%,较之其他年龄段的构成比明显偏高。手足口病病例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54.74%和39.30%)。 结论 上海市儿童医院2012-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多发于0~5岁散居和幼托儿童。应在高发季节加强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教,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徐州市铜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铜山区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55.84/10万,以轻型为主;发病有季节性,3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94.67%,男性多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检测70份病例标本,EV 71型病毒占67.14%。结论:应针对手足口病流行特点,重点加强对散童及幼托机构儿童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2 -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变化特点,为指导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 -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 -2015年期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份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组儿童高发,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77.19%、20.85%,散居儿童构成比例逐年上升,病原学特征上每年优势病原体有所变化。结论 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继续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工作,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连云港市海州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入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45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07.47/10万.发病年龄1、2岁组发病最高,占总病例数60.44%,以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24.45%和72.53%;4-7月是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9.99%;男性高于女性,城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结论 该区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具有明显地区性、季节性、性别差异,5岁以下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邮市城区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高邮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高邮市2011—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0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5.94/10万。病例以5、6月份发病较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3.43%和24.00%;以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共计发病632例,占90.29%;男女性别比为1.27∶1。肠道病毒71型(EV71)为高邮市城区手足口病流行优势菌株。结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等特征,应重点加强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