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三级康复治疗体系对脑损伤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脑损伤后患者的康复制定最佳方案.方法 94例脑损伤后偏瘫患者分为三级康复治疗组(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急性期在病情稳定后印行康复治疗,恢复期到我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维持期在社区或家庭延续康复治疗;对照组恢复期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维持期自行在家进行锻炼.分别于入选时、第2周末、第6周末、第10周末及第6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在入选时、第2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第10周末及第6个月末,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康复治疗体系对脑损伤后患者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ojta姿势诱导疗法在小儿脑损伤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76例首诊年龄为1~9个月的小儿脑损伤性疾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按Vojta疗法和综合疗法进行脑康复治疗;对照组按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脑康复治疗。结果运用Vojta疗法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结论Vojta姿势诱导疗法在小儿脑损伤性疾病脑康复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72例重型脑损伤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6例,HBO组给予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LPO、SOD。结果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改善,但不如HBO组明显;2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HBO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可明显改善重型脑损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联合大学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偏瘫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采用常规康复疗法,Lokomat组还另外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训练方法,两组的患者总疗程为2个月.均在治疗前、治疗5周后及治疗10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价比较.关节活动度测定髋膝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测定用以评定下肢运动功能(FM-LE)共17个项目,最高分为34分.结果 两组患者偏瘫侧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Lokomat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偏瘫侧肢体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能明显改善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情景互动模式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偏瘫患儿4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偏瘫肢体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景互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应用改良Ashworth法测定上肢肌张力,并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ADL评分和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互动模式可明显改善偏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所收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药物组和治疗组。三组均采用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脱水及防治并发症药物对症支持治疗,药物组同时服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最少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MSE及LOTCA量表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后LOTCA量表及MMSE量表评分均有差异,治疗后的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1)。其中LOTCA量表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比对照组高(P<0.01),也比药物组高(P<0.05);MMSE量表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比对照组和药物组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所致认知障碍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成康复护理组36例与对照组24例,康复护理组按常规针灸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和护理及自我锻炼.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乔果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09-1809
目的 探讨程序化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后立即接受程序化的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运用肌力的评估进行疗效的评价,观察两组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 康复治疗28d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程序化康复护理能明显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94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肢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实施了对应的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抑郁程度都有所改进,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对于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中风后偏瘫患者9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脑中风后偏瘫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FM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的偏瘫后遗症症状,改善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中心治疗的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患者心理状况,采用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9.11±4.24)、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53±4.88)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47.53±5.87、47.91±5.72,P0.05),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68.17±7.28),Barthel指数评分(82.97±10.45)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51.66±6.27、61.37±8.96,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同传统医学的针灸、中药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设综合康复组、康复组、针药组,三组治疗30d后,对各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分及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并在三组间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康复组和针药组康复效果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及针药组(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功能康复需要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同传统的针灸、中药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肌注申捷结合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把65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配合每日肌注申捷注射剂20~40mg。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非常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注申捷注射剂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和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平衡训练(基于体感互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在该基础上采取传统平衡训练,试验组则采取基于体感互动综合平衡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BBS、FMA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B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综合平衡训练(基于体感互动)有利于改善其平衡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跟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对脑卒中导致的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一临床诊断标准选择120例卒中病人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针灸治疗组(A组),一般康复治疗组(B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C组)。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用Fugl-Meyer(FMA)评价系统进行评价[1]。观察3组治疗评价结果。结果:根据3组治疗评价结果并进行比较:一般康复治疗组或针灸治疗组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康复组、针灸组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表现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特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下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法,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Fugl-Meyer上肢得分、下肢得分及肢体运动总分均上升,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值更显著,FIM量表评分、Fugl-Meyer下肢得分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降低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80例偏瘫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当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效果上明显较高,临床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治疗偏瘫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对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外伤偏瘫的患者,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减少致残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