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经血肿量多的一侧行钻孔引流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双侧CSDH经一侧钻孔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仅行一侧钻孔引流术16例,1个月后复查血肿明显减少,3个月后复查血肿完全吸收;4例延期行对侧钻孔引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双侧CSDH经一侧钻孔引流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远离手术部位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SDH钻孔引流术后发生远离手术部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基底节区出血2例,脑干出血1例,基底节区及脑干出血破入脑室1例,对侧硬膜下血肿1例。3例保守治疗,1例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均好转出院;1例因病人病情进展快,家属放弃手术治疗,迅速出现呼吸停止而死亡。结论 CSDH钻孔引流术后发生远离手术部位出血可能与引流过快或过度有关;因此,术中缓慢释放血肿液、术后设置引流装置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速度有助于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病例均经头颅CT和(或)MRI扫描确诊,采用双侧同步钻孔、各置双管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 53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门诊随访,1~2个月后复发3例,再次行钻孔引流后治愈。结论双侧同步钻孔、各置双管引流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CSDH患者19例,其中行钻孔引流手术者13例(单侧10例,双侧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者6例(均为单侧)。结果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7例,无明显变化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8d出院。术后4d行头颅CT检查,13例钻孔引流患者中,8例血肿液化引流完全,5例有残留,其中7例患者血肿有包膜包裹,包膜未见明显变化;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1月后随访复查CT示,13例钻孔引流患者中,4例存在包膜阴影;6例行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的病人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老年人CSDH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确诊,及时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对合并其他疾病种类较少、症状较轻、身体一般状况较好的,并且有坚厚包膜或有钙化者的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钻孔闭式引流和YL—1型穿刺针引流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2例CSDH病人,45例行钻孔闭式引流术(甲组),17例行YL—1型穿刺针引流术(乙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复发率为6.5%,并发症率为4.1%,乙组复发率为27.7%,并发症率为22.2%。结论钻孔闭式引流较YL-1型穿刺针引流可明显减少CSDH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科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诊断、判断出血量;采用单侧或双侧钻孔、冲洗、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血肿腔引流量最少50M,最多450ml;头颅CT复查,90例(93.8%)仅见少量残存血肿(〈10ml);创腔积气2例;4例症状加重,CT示血肿量较大,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双侧血肿病例单侧钻孔的3例对侧血肿增多,行对侧钻孔引流。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最佳治疗方法,它创伤小、疗效显著、恢复快,对老年患者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正确的操作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Branden^TM导管连接三通装置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 经头颅CT确诊的112例CSDH患者,其中49例行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63例行Branden^TM导管连接三通装置引流治疗。结果 传统钻孔引流治愈42例,血肿复发再次手术3例,脑挫裂伤4例;Branden^TM导管连接三通装置引流治愈60例,血肿复发需再次手术3例,所有病例均无诸如张力性气颅、低颅内压、脑挫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Branden^TM导管连接三通装置引流CSDH,并发症少,且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2例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7例行穿刺引流血肿(3例行一侧脑室穿刺引流,10例行血肿加脑室穿刺引流,11例行血肿穿刺引流,13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结果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术后生存率分别为70%和78.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8.6d和24.8d。结论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组)和5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单侧组)的治疗情况。双侧组采取双侧钻孔引流或开颅术,单侧组采取单侧钻孔引流或开颅术。结果双侧组:恢复良好39例,随访l,2年未见复发;半年内复发8例;出现并发症7例;死亡2例。单侧组:恢复良好56例,随访1~2年未见复发:半年内复发2例;出现并发症l例;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头外伤史、影像学中线移位、术前合并症、口服抗凝药、术后复发和并发症例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年龄多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以改善临床症状为目的,力求微创、简单、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钻孔闭式引流和Subdural专用引流管穿刺引流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CSDH患者,46例行钻孔闭式引流(A组),42例行Subdural专用引流管穿刺引流术(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40例一次钻孔引流成功,6例因继发颅内血肿而改行开颅手术,再手术率13.04%,癫发作3例;B组41例一次性引流成功,1例因继发血肿再次手术,再手术率2.38%,无癫发作。结论Subdural引流术较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更微创、更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宜作为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