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广强 《水泥》2009,(6):61-61
我公司Ф4m×60m回转窑中档轮带与筒体垫板严重磨损导致间隙较大,经测量达到25mm,远远超过了设计值。为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对轮带与垫板间隙进行了2次调整。  相似文献   

2.
轮带是回转窑上的重要部件。其加固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带与筒体的间隙。间隙小则加固作用大,而间隙大则加固作用小。由于回转窑成年累月的运转,垫板与筒体、垫板与轮带之间均有磨损,轮带间隙逐渐增大。当间隙超过一定值时,应及时调整。我公司回转窑规格为3.95m×56m,采用三档支承。靠近窑头第三档轮带由于磨损间隙变大,我们采用加垫片的方法,对其间隙进行了恢复调整。1方案的制定与实施1.1制定方案间隙的恢复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原垫板彻底更换;另一种方法是在磨损的垫板基础上加一层较薄的垫片。我公司经研究后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Ф4m×60m回转窑随其使用时间的增加,中档轮带与简体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较大,经测量达到25mm。此间隙远远超过了设计间隙,同时,由于中档轮带与垫板的问隙加大,托轮的受力也发生变化。为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对轮带与垫板间隙进行了两次调整,最终达到了合理的间隙要求。  相似文献   

4.
1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2号窑中4m×60m回转窑自2007年5月投产,2010年5月进窑内发现二档轮带处局部耐火砖扭曲,被挤碎,到7月、8月二档轮带处在短时间内出现掉砖两次、砖体剥落以及红窑现象,耐火砖损坏严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档轮带北侧筒体出现较严重的波皱现象(大半圈),位置在二档轮带短节与过渡段筒体60/32焊缝北侧;一、二档轮带与垫板问间隙大,磨损较重,目测热态间隙一、二、三档分别为10mm,12mm,7mm;各档轮带挡块间隙大,滚圈轴向窜动量大,挡块间隙目测40mm左右,各轮带存在反向轴向力。由于使用磨损,窑体中心下移,传动装置已退至极限;液压挡轮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厂20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采用松套式浮动轮带。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轮带移位现象。现对轮带移位原因和复位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1移位原因为满足热膨胀的需要,我厂回转窑轮带和筒体之间采取了活动垫板,预留了间隙。由于安装中该间隙不可能掌握得十分准确,轮带与筒体间存在相对滑动,进而造成档块磨损严重,不到半年磨损即达40mm,只得频繁更换档块。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档块全部脱落,1992年和1993年曾先后两次发生轮带移位400mm左右的严重事故。在检修中同时发现活动垫板上有许多沟槽,冷态时检查轮带和活动垫板的间隙的20mm左右。一…  相似文献   

6.
张伟  赵慧艳 《水泥工程》2015,28(5):66-66
<正>1概述某水泥厂5 000 t/d水泥生产线2010年建成,其中Φ4.8 m×72 m回转窑为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2013年进行回转窑检修时发现窑头档的轮带与垫板的间隙过大,于是自行在筒体垫板下添加了5 mm的钢板。至2014年5月份发现垫板磨损严重,且轮带下筒体发现裂纹,裂纹长度约850 mm,方向沿筒体轴向,且有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回转窑轮带固定系统,强调了轮带实施良好润滑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回转窑轮带与轮带下垫板间隙,轮带滑移量以及回转窑筒体椭圆度的计算、实测方法、合理范围和调整操作.作者认为:(1)轮带侧面应每周润滑一次,每次停窑应将润滑脂施加到轮带内孔中且要加匀、加透,润滑脂可选防金属卡咬的特种润滑脂;(2)轮带与垫板的实际间隙为:理论间隙+窑直径/1000;(3)回转窑运转时,滑移量应保持在8~25mm/r之间为佳;(4)间隙调整时,新垫板的曲率与窑筒体匹配,且轮带下垫板材质强度要高于窑筒体钢材等级.  相似文献   

8.
Φ3 m×48 m回转窑Ⅱ挡轮带下挡块严重磨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一分厂Φ3m ×48 m立筒预热器回转窑采用三挡支承,轮带为松套式中空箱形轮带。在每挡轮带两侧,各焊有14块挡块限制轮带的轴向窜动。由于托轮推窑向下或向上的力是通过轮带传递到挡块的,而轮带与垫板之间由于间隙的存在又有相对滑动,故挡块是有一定的磨损的。然而,1999年2月中旬至3月初,此回转窑Ⅱ挡轮带的下挡块(窑头方向)却严重磨损,在20d左右的时间里,下挡块被磨掉了约45mm,窑在运行中,不停地有金属屑掉在托轮座上。同时,垫板与筒体的连接焊缝由于受力过大,也纷纷裂开,在筒体与轮带摩擦力作用下,一部分垫板发生错位。  相似文献   

9.
回转窑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等各行业,是熟料烧成或焙烧的主体设备,其每个支承档位轮带和筒体之间装有垫板,将筒体载荷传递到轮带上。此外垫板还有三个作用:(1)冷却轮带内表面和筒体的外表面;(2)保护筒体;(3)方便轮带安装。但垫板受各种交变应力,磨损较快,甚至断裂。因此,当垫板磨损,间隙增大到20mm以上,就要加薄垫调整间隙,以保证适当的顶间隙。然而当垫板安装不当时,就会使筒体偏摆,轴线不直,部件严重磨损或者筒体产生裂纹,甚至影响内衬。  相似文献   

10.
Ⅲ档轮带压条频繁掉落,回转窑频繁开停机。措施是:恢复轮带内表面与垫板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使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轮带刚好箍在筒体垫板上;使用轮带专用耐高温固体润滑剂,降低垫板与轮带的磨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回转窑的轮带设计多采用松套式轮带,轮带与垫板间存在着设计间隙,窑型不同,窑径不同,设计间隙也不同,通常为4~12mm。经过长期运转,轮带与垫板间隙会不断扩大,至一定程度,就须及时调整间隙,以确保回转窑安全运行。1 原因分析 1.1 磨损 轮带是随窑体回转的,轮带与垫板间隙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φ4.8m×74m回转窑运行数据,简述了通过计量热膨胀量和滑移量,测量轮带与垫板间隙的方法,以及间隙大小对回转窑运行的影响及间隙调整措施。轮带与垫板间隙过大,易造成耐火砖断裂、脱落,缩短耐火砖使用寿命;间隙过小,易造成回转窑受热膨胀不均,产生“缩颈”现象,严重影响窑的安全运行。通过加强轮带与垫板间的润滑维护、调整垫板厚度、更换垫板等,可使轮带和垫板间隙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维护成本,进一步提高窑运转率。  相似文献   

13.
徐志勇 《水泥》2002,(6):65-66
我公司现有2条湿法回转窑,其中1台是1961年投产的Φ3.3m/2.7m/3.1m×95m从捷克引进的窑。从1995年起我公司先后4次对该窑1号、2号、4号、5号(按从窑头往窑尾的顺序)轮带下筒体和垫板进行了更换。1问题该窑轮带结构是中空箱形,活套在筒体上,并适当留有间隙。垫板一端与筒体焊接,另一端自由,焊缝交替排列,挡铁焊在垫板的自由端。轮带与垫板预留间隙过小,造成筒体膨胀受限,而产生颈缩现象。4号轮带处颈缩最大达40mm,使窑内耐火砖使用周期缩短(最长30d,最短只有5d),严重制约了生产。由于筒体…  相似文献   

14.
安广析 《水泥》2021,(8):66
现在运行的回转窑大部分采用活套轮带,轮带与筒体有相对运动,轮带内表面与垫板外表面就会产生滑动摩擦,该摩擦的存在,又使得轮带内表面及垫板出现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垫板,以保证有合理的滑移量。为减小轮带与垫板的摩擦与磨损,有的公司在轮带与垫板之间加注润滑剂,也有的专业润滑技术公司开发了专门的润滑设备。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我厂特种水泥车间1号回转窑规格为φ3.3m/2.5×78m,回转窑斜度 4%,4档支承,邻近大齿圈的三档轮带两侧安装有2个普通挡轮。回转窑一档轮带垫板共有24块,垫板与筒体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轮带两边各有24块挡块与垫板焊接固定。1999年3月一档轮带垫板大部分开焊,并且一档轮带将上部挡块挤掉多块,轮带上移50~60mm,只好停窑检修。1 检修方案的制定 由于一档轮带位移过大,因此轮带找正是这次检修的关键。考虑到回转窑筒体的轴向伸缩量在停窑前后有很大变化,首先要确定轮带在简体轴向上的固定位…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回转窑大多采用活套轮带支撑筒体,轮带和筒体之间装有垫板,垫板将筒体载荷传递到轮带上。窑运转时垫板受各种交变应力,磨损较快,垫板需要经常更换。若垫板有较大的歪斜,会对轮带产生一定迁移力,使轮带向一侧移动。本文将分析轮带垫板歪斜对轮带产生迁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赵行才 《水泥》2002,(1):37-37
我集团4号窑Φ3.0m冷却机第1档轮带处筒体近两年频繁发生颈缩变形,最大达40mm,轮带垫板弯曲变形,垫板焊缝开裂,垫板脱落,内部耐火砖被挤压破碎而掉砖引起筒体大面积烧红。轮带处筒体厚22mm,轮带垫板共24块,规格600mm×200mm×18mm,筒体变形原因有以下几点:1)该冷却机原配套回转窑熟料产量只有12t/h左右,经技改后,特别是窑尾带余热发电锅炉后,熟料产量最高可达22t/h,轮带支反力增大。2)冷却机经多年运转,设备磨损,筒体变形都较大,并且托轮表面变形,圆柱度较差,运转中造成筒体振颤,加剧了变…  相似文献   

18.
0前言 我公司2005年3月建成一条Φ4.8×72m的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使用4年后发现一、二档轮带垫板磨损严重,轮带滑移量较大,超过25mm/r,最大达到39mm/r,于是在2009年9月检修中将一、二档轮带垫板进行了更换,更换效果良好,滑移量在7~10mm/r,现将轮带垫板更换过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设计产量为4000t/d的覫4.7m×75m三挡支撑回转窑(#2线),经提产改造后产量达40800t/d。运行中,回转窑中间轮带因多次出现裂纹和大面积压馈现象而被迫进行了更换。本文就该轮带的更换方案和施工过程作一介绍1轮带更换方案中间轮带的一般更换方法为将备用轮带、轮带下筒体短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轮带是回转窑上的重要部件,对回转窑的稳定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托轮支撑筒体的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又是提高筒体横向刚度的加固圈。加固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带与筒体的间隙:间隙小加固作用大,间隙大作用小,当间隙较大时就应做适当的调整。以下为间隙调整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2 轮带间隙增大的原因2.1 设计原因 在回转窑的设计中,当轮带筒体、垫板基本尺寸确定后,一般要根据统计数据或模拟试验拟定出热态时筒体温度、轮带温度,以此确定筒体与轮带的径向增量,然后预留出轮带间隙,以保证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