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如有这样一封信: ××同志:应当指出,我已經很久沒有写信給你。工作太忙,你是应当同时又可以理解的。我这次写信給你,就毫无疑問給我們恢复通信創造了有利条件。希望为完成这項任务而奋斗。我期待你回信的殷切之情,是无論怎样估計也不会过高的。一望而知这信是杜撰的,因为誰也不会用这种腔調写信;这信的言辞也是故意渲染的,为的是使讀者看到舞文弄墨的可笑。值得深思的正在这里,为什么人們經常会用这样的語調作文章,却不会用来写信呢?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我编就了一本名为《求知名言一千条》的书稿,曾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询问是否需要此类稿件。后来相继收到了回信,其中最令我称道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教育编辑室的信。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同志: 来函敬悉。你搜集汇编的“求知名言”,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未见原稿,不便提出具体意见,仅建  相似文献   

3.
某报总编辑Z日前突然接到某省某市市委书记S打来的一个长途电话。通话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却颇有立此存照的必要。事情是由一篇批评报道引起的。本来舆论监督就很难,批评报道一发表,总有人打电话来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可是这个电话却非同寻常,S书记一上来就口气不凡,自报官衔,大有以势压人之意:“你是××报总编辑吗?我是××市市委书记,我姓×,我的名字叫×××,你听清楚了吗?” Z总编接这样的电话多了,但S书记这样的口吻  相似文献   

4.
云彬兄:说起来真不凑巧,虽然你有六年不收到我的信,我的确时刻在惦念着你。我记得在太平洋战争以后,在百忙中我还有一封信寄给你。和平以后,前年的11月我收到你的信后,立即复一信寄到重庆,这封信大概是丢了。去年秋间,我收到你从桂林的来信,里面说起嫂夫人有病,要立即去汉口,我想等一个时候,等你回到汉口再写信。后  相似文献   

5.
××同志:信收到.知道你们采访部正在大力提倡写引人入胜的短新闻,展开了怎样把新闻写得又短又活的热烈讨论,大家还都按照自己的不足之处寻求克短补短的突破点,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写出绚丽多采的好新闻来,读了令人神往!你说这两个月中,有一篇稿子被评为好稿,可是有三篇稿子由于选题不准,或是材料单薄、写得概念化而返工.你认为自己主要的不足是表达能力差,写得不好,决心要在写作方法上下一番  相似文献   

6.
提起被骚扰,人们多以为那是美女们遭遇的事,谁会料到现在连老头也会受此殊荣.只是后者受到的不是"性骚扰",而是"信骚扰".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个人信息不知不觉地被泄露,成了某些人借以敛财的资源.个人信息被卖给商家做推销广告,于是就有了"短信骚扰"、"垃圾邮信骚扰".近几年还出现了经过包装的"信骚扰",就是不断发信给你,恭维你有成就,承诺为你出书,然后劝诱你出钱,买下他们做的高价书或者什么精致奖牌.有时一周可以收到好几封这样的信,受到这类"信骚扰"的对象大多是知识分子,尤其是各业精英.大凡越有名气,被骚扰的程度就越厉害.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满脑子都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你一定搞不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东西来,无论你嘴上说得多么市场经济。搞怎样的连锁? 要形成什么样的“连锁”,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很糊涂。不光是我,许多城市新华书店的老总都不知道现在搞的连锁究竟是什么样的连锁。有的城市店老总说,我所有的网点都实现计算机统一调配送了,这不已经是以我这个店为中心的连锁经营了吗?干嘛要在这个连锁之上,又搞一个连锁呢? 实际上,各大城市店基本都形成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4月7日,我收到了来自新华社办公厅的电话。打电话的陈秘书告诉我:“你写给穆青同志的信穆老收到了,他看了信很高兴、很感动。他本来要亲自给你写信、打电话,但最近他身体欠佳正在住院治疗,特委托我给你打电话转达他对你的亲切问候。你信中提到以后有机会来北京登门拜访穆老,请他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上签名留念,他高兴地答应了,他欢迎你来北京到他家做客!”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三联书店出版了《绿色的五月》一书,陈原同志读后给出版社负责同志写去一信,谈了他对出版这类书籍的一些想法,并就该书印校上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信不长,却写得情真意切,值得一读。刚看到《绿色的五月》样书,非常高兴,不能自已,给你写这封信。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编辑得也比较得体(虽则有些纪  相似文献   

10.
潘凯雄 《传媒》2002,(10):40
如果说前些年在市场上热销的一些读物,单是从书名上就多少能判断出其热销的原因之一二,且大体上还能八九不离十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却不那么简单了。诸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61×57》、《大话西游宝典》、《致加西亚的信》、《穿越玉米地》……一类的畅销书,单看书名就颇有一头雾水之感,更遑论从书名来判断其热销的缘由了。  相似文献   

11.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80-80
E-Puppy 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现代人已经很难摆脱E—Mail的纠缠,一天如果不收个几十封总觉得跟这个世界脱节一般,然而时时刻刻盯着信箱又太费事。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不妨关注一下E-Puppy。就外观上看它不过是一个造型特殊的USB外接喇叭,但事实上这只“狗”简直可以说是只“神犬”:除了播放音乐这种基本任务外,当Outlook收到信时,它肚脐上的LED便会发光通知你快来收信。假如你正忙着做别的事,没办法分神来看信的话,没问题,这只神犬还能够帮你念出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明吾弟:九月廿八日(1941年9月28日)信收到了,真是欣慰不已!诚如你所说,总怕收不到信,就没有给你信。因为很久没有给你信了,一想起来,总是难过不已。而今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呢!春天曾发一电,因为你常走动,正不晓得已否得接?(此电系谈纸型不能发运事,由八路军野战总部转到。)文兄去陕,已得知。(李文,原名李济安,当时任重庆生活书店经理,是生活书店派出的代表,为太行开办华北书店的第一负责人。太行华北书店在麻田成立,桐峪华北书店门市部开幕后,于1941年4月奉延安电召,赴延安与柳湜等开办了延安华北书店。日寇投降后,调东北任新华书店经理,新…  相似文献   

13.
编辑挑刺     
从报上两则笑话谈起浙江某报上曾出现一个笑话:1987年4月24日,该报刊出一则《×××宴请泰国朋友》的消息。令人惊讶的是,泰国市长联合会访华团这一天还在外地访问,莫非外宾有了分身术?事后查明,见报稿是一篇按外事计划撰写的预发稿。因计划临时有变,泰国访华团抵杭日期推迟,而编辑一看原稿“昨日到杭”,信以为实,于是就闹出了外宾人在外地,而在杭州举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几年来我读了几本新闻学专著,又通过采写实践,使我对新闻报道兴趣更浓,不知咋的,竟做起了“记者梦”。请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国家正式记者? 甘肃靖远 路飞路飞同志: 你在当通讯员之初,就有当记者的强烈愿望,这说明你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从你给我信中说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必要对你的想法加以引导,以便使你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15.
1946年2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一封从美国的来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孙夫人: 我非常恭敬地写这封信给你。因为我对你有一个很重要的请求。  相似文献   

16.
×××同志:你在来信中间:“好新闻都是事迹过硬吗?”这里,我只就“好新闻”与“事迹过硬”的关系发一点议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要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很难想象一件平庸无聊、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事能够”报道”成为好新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可以断言:一条新闻之所以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报道的事实过硬,即它包含有足以使它成为好新闻的内在因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并不是像你说的,“凡有了过硬的事迹,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来”。因为一件过硬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园地     
张献,虽说你在鹤煤集团公司五矿工作,是一名通讯员,但一和你扯起新闻写作来,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有人在基层,总觉得单位小,没有新闻。但你却这样认为,小渠有活鱼,单位小照样有好新闻,这就要看你能不能张网捕住,能不能用“慧眼”发现。1996年8月上旬的一天,暴雨如注,洪水冲跨了马庄桥,五矿经济民警张春明舍生忘死从洪水中救出了卖油农民张成海。你得信后就冒雨赶到了事发现场,顾不上吃饭,采访了当事人和旁观者,连夜赶写了长篇通讯《洪水面前逞英豪》一文,几天后,《河南日报》周末版头题以套红标题刊发,《文汇报》、中…  相似文献   

18.
吴立  王瑾 《军事记者》2008,(8):63-63
做过基层通讯员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常常花费心血、挑灯熬夜写出来的稿件,发出去后收到的却是报社寄来的退稿信。这时,你会沮丧、害臊吗?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表示怀疑吗?你还会有勇气写下去吗?怎样对待退稿信,往往决定一个通讯员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笔者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信来自笔者的老乡———一位刚从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不足两年的同行。大意是他收到一份广告,特来信询问真伪和可行性,随信还附上了题为《为高校学报勘误》的广告。该广告文字不长,开门见山指出:“本人原为《××××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不久即将退休。鉴于身体尚好,退休后还想干点事情,于是牵头办起了‘××××服务所’……为了促进一些高校学报提高编校质量,不揣浅薄,决定搞学报勘误。”其后附有6条关于勘误范围、收费办法、工作时限等的简明约定和明确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末了端端正正地盖着鲜…  相似文献   

2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6):28-29
最困难的案例 两名精神病医生在一起聊天。“你遇到的最困难的案例是什么?”—个问道。“我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另一个回答说,“他总相信他有一位富有的叔叔在南美洲,会留给他一大笔财产,所以他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等通知他去领遗产的信。”“结果怎样?”“我花了八年的时间治好了他,但是,那可恶的信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