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风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送入锅炉炉膛的一次风风速、煤粉浓度、风粉混合物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有效解决了由于风粉不均匀而引起的锅炉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该系统可对锅炉来粉的均匀性、燃烧器负荷分配、堵管、断粉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一次风粉混合物温度变化的影响,中贮式制粉系统一次风速直接测量不易得到精确结果,造成该类型锅炉制粉系统的热态调整试验难以进行。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电站锅炉一次风管内风粉流动的热平衡原理,提出通过测量混合点前后空气与煤粉温度,及混合点后动、静压来测量一次风速与煤粉浓度的软测量模型,并应用于某电厂中贮式制粉系统热态调整试验中,很好地解决了该厂过热器末端超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站锅炉风粉流动参数在线测量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电站锅炉一次风管内风粉流动,提出了依据能量守恒原理的测量方法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测点布置原则,指出混合点温度t3的布置应根据煤粉颗粒加热段长度Lα/D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而定,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温度、速度和浓度测量系统,实现了一次风风温、风速、浓度等参数在线监测和一次风管内堵粉报警、一次风管内煤粉自燃、给粉机断粉诊断、炉内燃烧切圆诊断等功能,通过在线测量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造一个理想的气体状态,对风粉混合过程中两个子过程进行的程度进行相对衡量,并运用数据融合的方法计算出煤粉浓度。对计算的煤粉浓度,采用440 t/h锅炉的DCS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制粉系统风粉分配偏差,优化锅炉燃烧工况,拓展煤粉分配器的应用范围,需研制新型煤粉分配器。通过试验台模型试验的方法研发新型煤粉分配器,完成了分配器模型的结构设计,研究了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粉量调节挡板阻力特性、风粉分配调节特性、阻力调节对分配特性的影响和系统风速对分配特性的影响等分配器关键性能。模型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新型煤粉分配器能有效将送粉管道的风量偏差控制在±5%,粉量偏差控制在±10%;某电厂3号锅炉完成新型煤粉分配器工程改造及调平试验后,能有效减小炉膛热负荷偏差,可将改造前最大偏差达150℃的两金属壁温点的偏差控制在15℃内。新型煤粉分配器的研发和工程应用,对减小制粉系统风粉分配偏差、解决锅炉运行中出现的偏烧、超温、高温腐蚀等系列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不同风粉测量方法在泛气送粉锅炉上应用时的优缺点,根据动量守恒原理,提出了适合乏气送粉锅炉的风速与煤粉浓度测量方法,并对带粉气流测量及防堵,温度探头防磨,煤粉浓度测量建模等作了阐述,大量现场试验数据论证了这一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煤粉燃烧器在线监测系统,提出了炉膛燃烧管理这个概念,同时应用该系统地锅炉运行中的一,二次风速,风压,一次风温,风粉浓度,风粉混合温度及故障诊断的实时在线监测,从而优化燃烧,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我厂D130/3.82—8型煤粉炉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煤粉均匀给粉、单炉计量主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结构和原理,简要介绍了利用煤粉称重计算风粉浓度的方法,并对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宁 《湖北电力》2003,27(2):42-43,45
风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锅炉燃烧系统送入炉膛的一次风风速、风压、风粉浓度、风粉混合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到,有效地解决了青山热电厂8号炉燃烧煤种改变后,由于风粉混合物不匹配而引起的锅炉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该系统的运行实现了炉膛四角一次风速调平,燃烧得到了优化,锅炉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该系统可对锅炉来粉是否均匀、燃烧器负荷分配、堵管、断粉及自燃等问题进行分折。此外,风粉混合物的合理配比,也有助于降低一次风管的磨损速度。  相似文献   

10.
以煤粉颗粒蒸发界面为界限,将煤粉颗粒分为蒸发界面外部的干区和蒸发界面内部的湿区两个不同区域,建立单个煤粉颗粒在ZGM型磨煤机内完成干燥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典型工况下的空气和煤粉颗粒的温度历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风粉温度平衡所需时间成指数递减,平衡温度与入口风温呈线性关系,与煤粉颗粒水分成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温空气煤粉直接点火燃烧器,并建立了相关试验系统平台。选用神华混煤,在成功点燃冷态煤粉气流的基础上,对影响着火与熄火热空气温度的各个因素(煤粉粒径、煤粉浓度、一次风流量、热风流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一次风流量的增大或煤粉浓度的降低,着火与熄火热空气温度下降,且一次风流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热风流量对其影响呈现两面性。在3种试验煤样中,粒径分布越细的煤样,其着火与熄火热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其余各因素对细颗粒煤粉气流的着火热空气度产生的影响比粗颗粒大;而对粗颗粒煤粉气流的熄火热空气温度的影响又大于细颗粒。  相似文献   

12.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在线监测一直是工程上的技术难题。通过一次风气流与煤粉颗粒混合前后的能量分析,确立了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用于某1000t/h锅炉,成功实现了乏气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3.
电站锅炉输粉管道煤粉浓度动量法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对煤粉量的变化反应快速灵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测量开辟了新的实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保持相同风速与壁温的条件下对电磁感应无油点火燃烧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煤粉气流浓度对着火温度、着火距离、着火热以及着火方式的影响,并对其着火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随着煤粉浓度的增大,着火温度降低,着火距离随着着火方式的改变先减小后增大。对于无油点火燃烧器,可通过对煤粉浓度的调节控制煤粉气流的着火点。  相似文献   

15.
HP863中速磨煤机磨制褐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P863中速磨煤机进行磨制褐煤的试验,研究了褐煤全水分、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磨辊间隙、一次风量及磨煤机出力等因素对煤粉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细度随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的增大而变小,随磨辊间隙及磨煤机出力的增加而变大;褐煤全水分对煤粉细度的影响很大,对磨煤机的出力起决定性作用。HP863中速磨煤机磨制褐煤的最大出力可以达到34 t/h,并且在保证干燥出力的情况下可以磨制高水分褐煤。  相似文献   

16.
对柳林电厂 2 #锅炉制粉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即粗、细粉分离器效率低 ,三次风带粉量大 ,排烟温度高 ,制粉系统爆炸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施改造后 ,制粉系统单耗下降了 4 .6 5kWh/t ,细粉分离器效率提高了 2 .1% ,三次风含粉浓度下降了 6 .8g/m3,制粉系统出力明显增大。同时 ,消除了煤粉滞流 ,提高了制粉系统的防爆性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利用光学波动法测量颗粒浓度的原理,并在现场条件下,利用基于此原理的仪器对电站锅炉煤粉管道煤粉浓度分布作了测量研究,得出浓度分布规律,对电站锅炉煤粉管道浓度测量及分析电站锅炉稳燃、节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化小油枪点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长福  韩剑峰 《电力建设》2007,28(10):83-84
煤粉燃烧器气化小油枪点火技术是一项为节省锅炉耗油量所发展起来的技术。文章通过数值计算, 考察了煤粉浓度、煤粉颗粒粒径、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及煤种等因素对点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煤的挥发份含量越高、煤粉浓度越高、煤粉颗粒粒径越小、热风温度越高、热风风速与送煤粉风速配合得越好,则燃烧器点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煤粉在高温空气中着火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空气点火试验台上,采用不同温度的高温热空气对处于高速湍流流动的烟煤煤粉气流进行快速加热,以模拟煤粉气流在电站锅炉炉膛内受热升温以及初期着火燃烧过程。在煤粉气流发生均相着火前后过程中,对其中不同粒径煤粉的孔隙结构及其比表面积随热风温度的升高而产生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粉颗粒孔隙主要受热变形和挥发分析出2方面的影响,产生截然相反的2种变化趋势。由于不同粒径煤粉颗粒传热特性的差异,当粒径较大且热风温度较低时,其孔隙结构的变化以热变形的影响为主,孔隙产生闭合;当粒径较小且热风温度较高时,则挥发分析出的影响占优,孔隙出现增长。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小于3 nm的孔隙随挥发分析出的加剧而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