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对照组采用针刺腰椎夹脊穴、肾俞、至室、大肠俞、腰眼穴位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治愈62例,好转8例,治愈率88.5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0例,治愈36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98.5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伏兔配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与针刺腰椎夹脊穴、肾俞、至室、大肠俞、腰眼穴位对本病的治疗疗效基本相当,但针刺伏兔配支沟穴在治愈率方面更优,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使用电针养老穴治疗,对照组电针委中、肾俞、大肠俞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养老穴,与电针委中、肾俞、大肠俞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显著疗效,但电针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优于传统穴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多个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全部病例32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后溪穴观察组和针刺腰痛点对照组.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由医师和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4%和82.5%,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3.5%.经Ridit分析,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取穴简便,后溪穴疗效好于腰痛点.  相似文献   

4.
陈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75-75
目的:探讨水沟、腰痛穴为主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水沟、腰痛穴为主穴配局部取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86例。结果:治愈67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水沟、腰痛穴为主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对2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并与26例行局部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相比较,对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辨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鞠庆波 《中医药学刊》2008,26(3):663-664
目的:了解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对2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并与26例行局部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相比较,对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辨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杨明军 《陕西中医》2011,32(1):83-84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针刺,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均1d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推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治疗3次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2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愈2例,好转2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7%。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优于电针治疗,取穴精简,操作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内庭为主治疗痤疮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内庭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2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以"内庭"穴为主加局部取穴针刺,对照组110例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提示:内庭为足阳明经之荥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针内庭能疏散阳明郁热;再辅以局部针刺可排脓解毒,祛瘀生新,直接改善痤疮局部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廖迎春  赵子涛 《陕西中医》2012,33(7):887-888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取穴针刺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针刺取穴时辨寒热并施以补泻手法,针后激光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辨寒热不施补泻手法,针后配合神经营养药Vit12针剂500ug肌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8%,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论治取穴针刺并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一般针刺和神经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1.
透刺配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1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林芳  薛丽花 《陕西中医》2007,28(7):894-895
目的:探索针刺配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察组121例,采用“后溪”透刺“合谷”穴配合患者主动运动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针法,并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后溪”透刺“合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受体位限制,见效快,在改善症状和缩短疗程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8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单用斜扳法治疗,试验组用平衡针结合斜扳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29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柳美玲 《四川中医》2012,(12):128-129
目的:观察针罐疗法配合TDP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针刺、拔罐配合TDP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罐配合TDP治疗急性腰扭伤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子信  王仙梅 《陕西中医》2010,31(7):880-88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效果。方法:治疗及针刺人中、外金津、外玉液穴的基础上,头针组21例以针刺头部督脉、胆经穴为主;体针组21例以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头针加体针组22例针刺腧穴为前两组取穴之和。分别于针刺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及有效率观察。结果:针刺治疗后三组颅脑损伤后遗症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针加体针组P<0.01、体针组P<0.01、头针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头针加体针组优与头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加体针组与体针组、头针组与体针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针刺人中穴有涤痰作用,针刺外金津、外玉液穴对失语、吞咽困难等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点结合推拿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按抓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采用针刺腰痛点(EX-UE 7)及推拿斜扳法治疗;对照组82例,仅采用推拿斜扳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96例,好转2例;治愈率9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7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92.7%,总有效率97.6%。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1次后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腰痛点结合推拿斜扳法与单纯推拿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相当,但前者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16.
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方案选择患者。针刺人中穴(治疗组120例)、针刺委中穴(对照组1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明显,取穴人中疗效优于委中。  相似文献   

17.
耳穴贴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梁超 《陕西中医》2005,26(10):1095-109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结合体穴取头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取耳穴踝、皮质下、腰,贴王不留行结合体穴取头针足运动区治疗踝关节扭伤63例,同时设传统的针刺疗法63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3%和23.8%,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方法可以调整肌体,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18.
孙晓静  张晓燕 《陕西中医》2006,27(6):728-728
目的:观察磁极针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采用磁极针针刺,取膻中、中脘、期门等穴。对照组10例,用普通不锈钢针针刺,取穴相同。结果:磁极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磁极针以其双重疗效,针感传导与持续性伏著,具有很好的调气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阳 《陕西中医》2008,29(1):88-89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法和局部取穴法治疗,3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P<0.05)。提示:腹针加局部取穴治疗面肌痉挛,可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20.
张莉  韩力辉  王淑珍 《陕西中医》2013,34(5):590-591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疗法。方法:采用皮肤针放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并与常规疗法进行对照。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1次治愈率76.92%,治愈时间平均1.51d,对照组有效率88.46%,1次治愈率11.54%,治愈时间平均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部放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起效快,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