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简易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民浩  杨定华 《广西医学》1997,19(3):334-337
作者介绍用沙氏钳阻断血流行肝切除术8例,与同期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切肝10例作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术后病人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该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容易推广、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  相似文献   

2.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半肝阻断的手术方法及合理性。方法:总结1997-2000年27例在半肝血流阻断下行各类肝切除的经验,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行肝切除31例进行比较,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介同时又不可避免带来肝缺血后的损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既可达到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健侧肝脏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半肝血流阻断与全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需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LO)与全肝血流阻断组(TLO),其中HLO组35例,TLO组45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传统全肝血流阻断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孟令军  张晓荣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63-1563
<正>选择性肝血流阻断下行肝脏切除术相比于传统的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能有效避免肝脏缺血损害和胃肠道瘀血,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对8例患者采用此技术行肝脏切除术,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26~76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2例,肝胆管细胞性肝癌1例,肝血管瘤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合并肝硬化5例,肝功能Child A级6例、B级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切肝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切肝术的手术方法 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2~45 min,术中出血量100~800 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切肝术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 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12]应用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29例报告严律南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35]作者介绍了一种简便的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施行肝叶切除术29例。与同期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14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作者在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术81例。其中采用常温下长时间阻断入肝血流(时间为20~60min,平均为31.4min)行肝切除术46例(长时间组),男36例,女10例。年龄10~64岁,平均42岁。手术方式包括各类肝段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右三叶切除、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等。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一例发生肝性脑病。同时期采用限时性阻断入肝血流(时间均少于20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90例HCC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ringle法和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手术,现察手术平均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种阻断法在HCC切除术中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在总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与pringle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CC手术中控制入肝血流时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92例患者行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肝癌肝切除术,其中45例行Pringle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行半肝血流阻断(B组),17例行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C组),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A,B,C3组在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感染、胆漏、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A,C组手术时间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A,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较B,C组术后肝功能损伤严重,有显著差异(P〈0.05),B,C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性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阻断法和半肝阻断法,为肝癌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提供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32应用半肝血阻断行肝叶切除术29例报告严律南,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中华外科杂志 1994;32(1):35作者介绍了一种简便的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施行肝叶切除术29例。与同期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14例患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甘险峰  李明非  杨训  周晓辉  王俭 《四川医学》2012,33(7):1162-1164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意叉.方法 把76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41例,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失血量、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手术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我院外科1976~1992年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105例、手术死亡率为9.52%、现就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加以探讨。 临床资料 1 性别和年龄:105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其中男87例,女18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7个月,平均45岁。10例死亡病人中,男8例,女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37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能安全彻底切除者 ,应作彻底切除 ,但大出血是术中和术后不久死亡的主要原因。术中有目的地控制肝血供 ,可避免过多出血 ,比较安全地行肿瘤切除术[1] 。本院自 1992年 6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应用选择性阻断肝血供切除小儿肝脏肿瘤 2 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5例。 3个月~ 14例 ,5~ 14岁7例。肿瘤位于肝右前叶 9例 ,肝右后叶 7例 ,肝左内叶 5例。术后病理报告 :肝母细胞瘤 13例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例 ,肝脾血管瘤 1例 ,肝先天性纤维化 2例。1 2 手术方法 取右肋缘下…  相似文献   

15.
肝切除术现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共施行各种肝切除术 3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男 18例、女 12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5 2岁。原发性肝癌 2 6例 ,其中合并肝硬化 2 5例 ,AFP阳性 17例 ;转移性肝癌 (右肝 ) 4例 ,其中胃癌肝转移者 1例 ,结肠癌肝转移者 3例 ;肿瘤≤ 5 .0 cm者 17例 ,5~ 10 cm者 12例 ,>10 cm者 1例 ,平均 6 .0 cm。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2 6例原发性肝癌行右肝肿瘤不规则切除 11例 ,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 15例 ;因原发性肝癌浸润脾脏同时行脾切除术 1例 ,因合并严重肝硬…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彭力辉蒋国庆邓小红周兆锋(江西省赣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赣州341000)肝叶切除最常用的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是常温下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由于肝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因肝细胞缺血而导致的肝细胞继发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右叶癌行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行右半肝切除5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9例,按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组)27例,半肝血流阻断(SHVE组)26例,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14例,分析应用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8%,病死率4.5%;3组并发症发生率(51.9%、23.1%、57.1%)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SHVE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癌患者右半肝切除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与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密切;合理选择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有效控制失血、保证右半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中晚期肝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62例,其中各类肝叶、肝段切除40例,非规则性肝切除2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死亡率为3.0%。方法 对中晚期肝癌主张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尽可能保存正常肝组织。结果 术中阻断第一肝门52例,全肝血流阻断10例。阻断时间分别为6~28m和4~25min。对中央型肝癌主张行全肝血流阻断,以防止术中大出血和空气栓塞。结论 切肝方法以钳夹法为实用而简便,术后加强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肝阻断行肝切除术的可行性、禁忌及优点。方法对比分析我院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4月同期使用半肝技术切肝 2 1例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切肝 10例。结果采用半肝阻断技术切肝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都优于采用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切肝。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简单、安全 ,对手术后肝功的维护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8~1995年采用半肝切除法治疗严重外伤、肝癌、肝内结石9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19~68岁。严重肝外伤3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限期手术6例。手术方法:全麻后,上腹直切口或右助缘下切口过腹腔。探查明确肝脏损伤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准备切肝。①游离欲切除肝叶周围韧带,如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镜状韧带、肝胃韧带等。②阻断肝血流,对于急诊手术多采用常温下间歇阻断人肝血流,择期手术采用选择性人肝血流阻断法。③在正中裂右侧或左侧Icm处用电凝划出欲切除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