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筛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28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只使用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胃液pH值;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观察溃疡及糜烂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两组胃液pH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试验组与对照组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75.6%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改善胃内pH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促进糜烂愈合。  相似文献   

3.
徐敏  刘磐 《中国医师杂志》2001,3(12):943-944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 ,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行根除HP治疗 ,已达共识 ,国外报道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联用的四联疗法 ,可获得近 10 0 %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1] 。本文通过运用奥美拉唑、铋剂、克拉霉素和替硝唑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并发出血患者进行为期7d的四联疗法 ,与铋剂三联疗法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 ,HP根除率 ,依从性及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急诊电子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 g、呋喃唑酮0.1 g、枸橼酸铋钾220 mg;对照组: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两组均为每天2次,疗程7天。1周后继续服用泮托拉唑40mg,每天1次,连服3周。患者在停药后4周后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74%和94.59%,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74%和94.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92.11%和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感染的方案,不良反应症状轻微,能耐受,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明 《现代保健》2012,(32):11-13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成药四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安胃疡胶囊、阿莫西林)疗程10天和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天对幽门螺杆菌消化感染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市肿瘤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划分为中成药组和西药组各45例。中成药组患者采用中成药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疗程10天。结果中成药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达到了95%,西药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86%,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确诊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溃疡68例,给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枸橼酸铋钾0.22g每日2次口服,连用1周。然后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枸橼酸铋钾0.22g,每日2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继续口服5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痊愈66例,有效2例,溃疡愈合率97.05%,Hp转阴率97.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彻底,溃疡愈合率高,溃疡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胶态果胶铋、奥美拉唑及呋喃唑酮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极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患者1:2服阿莫西林,每日2次,每次0.5g;口服胶态果胶铋,每日3次,每次200mg;口服奥美拉唑,每日2次,每次20mg;口服呋喃唑酮,每日3次,每次0.1g。口服药物疗程为7d,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采用四联药物治疗慢性胃炎28例患者都参与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轻微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达到96.42%。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胶态果胶铋、奥美拉唑及呋喃唑酮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极根除幽门螺杆菌维持7d治疗,具有剂量小、疗程短、根除率较高以及价格低廉和不良反应较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使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内镜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分为以下三组: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40例;②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组40例;③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组40例。用药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5.0%、80.0%和92.5%;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2.5%和97.5%。埃索美拉唑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兰索拉唑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0.0%、77.5%和87.5%,埃索美拉唑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兰索拉唑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组三联疗法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但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丽珠胃三联对油门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丽珠胃三联;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连续服用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79.59%,总有效率分别为98%、95.91%,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根除率分别为92%和88.76%,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和7%,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适合人群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13-1314
目的分析比较以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抗幽门螺杆菌四联和三联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0例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胃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10例。含PPI四联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枸椽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RBC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铋雷尼替丁(RBC)+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PPI三联组应用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铋钾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含RBC三联组、含PPI三联组以及含铋钾三联组;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PPI四联疗法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抗耐药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呋喃唑酮、奥美拉唑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呋喃唑酮、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分别比较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螺门幽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喃唑酮、奥美拉唑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溃疡范围减小,根除幽门螺杆菌,也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随机36例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的为治疗组,36例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活动性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62例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其中胃溃疡8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6例,胃镜下活检排除恶性溃疡、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患者,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药物治疗方法:复方铝酸铋100mg,口服,4次/d,奥美批唑片20mg,口服,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4次/d,吗丁啉片10mg,口服,3次/d,疗程4周。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和溃疡愈合率。结果胃溃疡有效率75.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效牢7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1.7%.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病程氏,并发症多,伴随疾病多,治疗上除选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外,另外加用胃动力药消除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20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疗程1周,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3周.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疗程1周,连服4个疗程.观察两组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9%,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4.7%,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9%,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协同作用,既能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又能有效根除Hp感染,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价格相对低廉,适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60例医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菌感染患儿进行疗效观察,根据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以及两组患儿溃疡愈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5);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率观察组为6.7%、对照组为23.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4,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5.8%、对照组为48.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比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儿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在幼儿中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在医院中的推广应用,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剩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显示根除H.p能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在多主张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p根除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联合治疗.笔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儿童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根除率,并评价根除Hp在儿童PU愈合中的作用。【方法】80例Hp感染伴PU的患儿分两组接受治疗。A组奥美拉唑0.8 mg/(kg.d)顿服,疗程2周;B组胶体枸橼酸铋8 mg/(kg.d),每日分3次口服,疗程2周。上述两组同时加服阿莫西林50 mg/(kg.d)和甲硝唑15 mg/(kg.d),均分为3次口服。【结果】溃疡的愈合率A组91.67%(4 4/4 8),B组7 5.0 0%(2 4/3 2);Hp的根除率A组8 3.3 3%(4 0/4 8),B组5 6.2 5%(1 8/3 2);Hp根除者溃疡愈合率96.56%,未根除者愈合率54.5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加两联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的优点,根除Hp可以提高儿童PU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9.
<正>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后溃疡愈合率提高,为探索一种疗效好且价廉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分别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电子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且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8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42例,每次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替硝唑500mg,均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第2组42例,按第1组给药方式给药1周,1周后继续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mg.结果 第1组有1例因过敏性皮疹而退出观察.第1组和第2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和86.1%,HP根除率分别为87.8%和85.7%.结论 第1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均略高于第2组,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均有较理想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