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本院72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典型表现者54例(75.0%);非典型表现者10例(14.9%);特殊表现(哮喘、咽喉炎、肺炎等表现)8例(11.1%)。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并存7例漏诊胃食管反流病4例,与支气管哮喘并存6例漏诊胃食管反流病5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6例、支气管哮喘4例、咽喉炎3例、肺炎1例。结论深入认识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表现、特殊表现、误诊误治、漏诊情况及其几种疾病同时并存等问题,才能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58例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盛宜 《当代医学》2011,17(2):101-101
目的探讨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咳嗽、哮喘、胸痛等食管外症状,经胃镜检查、24h食管pH值测定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给予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1%。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全面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知识及开阔临床思维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晓鑫 《当代医学》2011,17(33):67-68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哮喘症状的机制、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 分析22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指导临床治疗.结果 经强化PPI治疗所有误诊病例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与支气管哮喘存在明显相关性,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认识,是避免和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金钼集团职工医院3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导致误诊的原因,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被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胃镜及PPI诊断性治疗试验确诊后,通过分析其病例资料,讨论误诊原因。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临床表现多样,32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2例,支气管炎4例,慢性咽喉炎8例,支气管哮喘8例。因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因此,对于长期表现为胸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症状,且原因不明,不易控制的患者,应把胃食管反流病列入鉴别诊断行列。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使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24 h pH测定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测定及胃镜检查.将84例患者分为食管炎组(28例)及非食管炎组(56例),比较两组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结果无食管炎组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21例,占35.7%.食管炎组存在病理性反流22例,占78.6%.食管炎组中立、卧位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24 h pH测定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确切指标,它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一个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和探讨特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避免和防止出现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30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以上30例患者在经过胃镜检查后均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在进行抗返流治疗之后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某些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的患者在考虑心血管疾病前应先排除是否为胃食管反流病,以免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本组胃镜下食道均可见点状及条状充血,25例患者食道可见溃疡、糜烂;所有患者均做24h食道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86分,提示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28.5%),有效26例(61.9%),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结论:喉镜、胃镜和24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方法 回顾4年来6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6例病人,误诊时间5~10天.误诊为肺部疾病.结论 降低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合理选择方法,全面分析检查结果,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李俊交 《吉林医学》2011,(21):4462-4463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误诊分析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分析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误诊的过程。结果:本组32例误诊患者均停用原有治疗,经过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贾建华  柴宪辉 《中外医疗》2008,27(25):173-173
目的 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方法 对2002年至2007年的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饺痛老年患者324例进行回顾性描述性临床研究,时出院时更正诊断胃食管反漉病者进行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其型病例分析.结果 有27例老年霄食管反流病临床误诊为冠心痛心绞痛,误诊率为8.3%,误诊时同3d~1.5年不等.结论 对胸痛的老年患者,应全面综合分析,对具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者,应想到是否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尽早做质子泵抑制剂实验治疗,如条件许可应及时行胃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69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 经胃镜检查2、4 h食管pH值测定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给予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6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6%。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 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astv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最多见的食管疾病,常见症状有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和吞咽困难及消化道症状,而有一些病人可无或很少有食管症状而表现出各种各样食管外表现.我院1997~2001年消化科门诊经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GERD208例,其中22例出观临床误诊和漏诊(10.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电子胃镜和病理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60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别在胃窦取组织行快速尿素酶法及Gierosa染色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4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2.7%,56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53.6%,表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各组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为减少误诊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17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策略.结果 17例患者均误诊为冠心病,误诊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达2年之久.正确诊断后,经抗反流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13例,2周后症状缓解率达94.1%.经维持治疗6个月,14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并无复发8例,复发6例.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类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以胸痛为主,应提高认识、全面检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廷容  唐金国 《四川医学》2010,31(9):1388-138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心绞痛的胸痛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误诊为心绞痛的胃食管反流病9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后胸痛均能缓解,有效率达100%。结论提高对食管源性胸痛的认识,加强与心绞痛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13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胃镜检查情况将患者分成RE组(80例)与Nerd组(54例),应用主诉临床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病量表评价患者症状以及患者药物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134例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上腹部疼痛,Nerd组病患的症状平等高于RE组与病例组(P0.05);RE组病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Nerd组59.26%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在消化内科门诊中常见,针对胃食管反流病,借助症状量表可及时筛选出疾病,同时针对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治疗。  相似文献   

17.
赵昕 《肇庆医学》2010,(1):12-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抑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及抑酸治疗效果。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以烧心及反流为主要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抑酸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食管外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行胃镜检查减少误诊,及早使用抑酸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畅  贾树雅  唐勇 《西部医学》2009,21(7):1178-117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分析36例误诊为慢性咽炎、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并采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炎症消除。结论临床医生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认识,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治疗相关性.方法在经胃镜证实疾病分类84例中采取问卷调查、临床PPIs治疗观察、肠镜检查等方式.结果胃食管反流病57例中伴肠易激综合征42例占74%、无胃食管反流病12例伴肠易激综合征4例占33%.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伴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诊断、治疗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邝国恩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78-78,85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0年2月因反酸、烧心或非心源性胸痛等诊断为GERD的130例样本资料。结果本组130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造影剂反流入食管的反流现象,食管下段及贲门处黏膜紊乱的101例患者大多观察到胃食管反流现象,占77.69%,29例阴性,占22.31%。其中胃镜诊断8例反流性食管炎(6.15%),食管下段憩室5例(3.85%),4例(3.08%)食管静脉曲张,2例(1.54%)食管裂孔疝。结合其临床症状,可以明确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结论 X线消化道造影可在筛查食管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患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