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糖尿病人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9例糖尿病患者共145颗患牙,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牙.结果:145颗患牙平均在6分钟内拔除,术后未出现感染,创口愈合障碍等常见拔牙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创口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对拔牙的恐惧感,可有效用于糖尿病患者拔牙.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高血压老年人微创拔牙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2例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但全身情况较好,由于治疗需要必须拔牙的患者实施微创拔牙,即采用无痛麻醉,主要利用高速涡轮钻针去除骨组织,分割牙齿,辅助使用微创挺把牙齿拔除,整个过程实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顺利拔除患牙,无任何明显不适。结果 202例患者共210颗患牙均成功拔除,术中术后无胸闷、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出现,也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确实需要拔牙而又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通过术前服用降压药,血压长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全身情况较好,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微创拔牙)和完善的护理,拔牙还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衰透析患者拔牙的安全性。 方法 :对 42例肾衰血透患者行 98次拔牙手术 ,共拔除患牙 12 2颗 ,术前采取全口洁治、服用抗生素、控制血压等措施 ,术后加强局部止血处理 ,预防出血、感染及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透析组术后出血 44次 ,拔牙创口血块充盈不良或脱落 2 7次 ;对照组分别为 4和 5次 (94次手术 ,P<0 .0 5 )。拔牙创口定期观察 1个月 ,均愈合良好。 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通过透析 ,尿毒症得到控制和改善时 ,在作好围拔牙期处理的情况下 ,行拔牙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腔内残留牙拔除治疗经验.方法 术前使患者血压控制在180/95㎜ H g以内,并备齐急救药品.手术采用分期拔除方法.拔牙前常规给予口服开博通片12.5m g;局麻药选用2%盐酸利多卡因,一次拔牙2~3颗,创口尽可能缝合,咬纱球30~40m i n.两次拔牙应间隔5~7d.结果 本组98例,分6~9次拔除全口残留牙,手术顺利,其中13例在手术过程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无血压危象发生.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非拔牙绝对禁忌,可在有效止痛的情况下行拔牙术.但患者如在发作期,尤其是已有心、脑、肝、肾器质性损伤者,一般不应手术.  相似文献   

5.
干槽症是智齿拔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作者采用拔牙创立即严密缝合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为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8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患者凡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且无拔牙禁忌证者。术前X线片排除完全性骨埋伏或软组织阻生齿者。1.2 一般资料 本组 132例 (140颗牙 ) ,其中男性 71例 (73颗牙 ) ,女性 6 1例 (6 7颗牙 ) ,年龄 2 0~ 40岁 ,平均 2 8.3岁。分为试验组 73颗 ,对照组 6 7颗 ,两组间性别、年龄、阻生情况、拔牙时间进行均衡检验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 分组方法 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名患者106颗须拔除的恒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对照组患牙于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充吸收性明胶海绵。于拔牙后30min观察拔牙创口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50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1例、少量渗血30例、无渗血19例;对照组56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4例、少量渗血43例、无渗血9例。实验组患牙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经x2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特安吸收性愈合海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水平及近中阻生智齿拔除过程中分牙线位置及角度如何选择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就诊需拔除下颌水平或近中阻生智齿患者105例,175颗牙,其中水平阻生77颗牙,近中阻生98颗牙,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60例。结果患者选择合适分牙线及分牙角度可减少拔牙手术时间,A组:(20.62±5.15)min,B组:(23.2±6.78)min(P〈0.05),并能减少术中再次分牙操作,A组:5颗,B组:18颗(P〈0.05)。结论术前评估下颌阻生智齿阻力,并于术前确定分牙线及分牙角度在下颌水平或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老年人拔牙术前不停服阿司匹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95例拔除单颗牙的60岁以上患者,其中75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且拔牙术前不停药的患者为观察组,另120例无抗凝药物使用史的拔牙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牙创凝血情况。结果:拔牙术后5min,观察组拔牙创止血率26.7%,对照组为40.8%,观察组拔牙创止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术后15min、30min、24h,观察组拔牙创止血率分别为42.7%、30.6%、0,对照组为34.2%、25%、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拔除单颗牙的老年患者,如考虑停药后并发血管栓塞风险较高,则术前可不予停药,但需注意术后对拔牙创的局部止血。  相似文献   

9.
李科 《海南医学》2013,24(7):1048-1049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术在正畸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400颗)需要对称拔除4颗前磨牙的患者,采用自生左右对照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技术和传统技术拔除患牙,比较两组拔牙时间、无痛率、断根率、拔牙窝完整率和术后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拔牙时间为0.9~3.2min,平均(2±0.3)min;术后无痛率为86%,无干槽症病例,拔牙窝完整率为96%,断根率为1%。传统组拔牙时间为3.9~7.5min,平均(5±0.2)min,无痛率为48%,1例干槽症患者,拔牙窝完整率为55%,断根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应用于正畸牙拔除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拔牙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在急性炎症期要求拔除病源牙的患者 ,其中大部分经过耐心解释都能服从治疗方案 ,少部分患者坚持要拔牙 ,对此医生应持慎重态度 ,根据患者全身与局部具体情况等灵活掌握。随着广谱高效抗生素品种的增多和临床应用 ,一些急性牙源性感染病例的拔牙也从禁忌证变为适应证。笔者近年来为 16 8例牙源性急性炎症期要求拔牙的患者进行了拔牙治疗。结果表明 :只要拔牙适应证掌握合适 ,手术操作正规、细致 ,早期拔除病灶牙能建立通畅的引流 ,炎症消退的速度快于单纯使用抗生素者 ,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第三磨牙的拔除原因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的拔除原因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择患者415例、符合拔除原因的患牙477颗予以拔除,随访1年~18年不等。结果477颗拔除的患牙中未发现因拔牙而引起邻牙及牙列的任何直接症状。结论预防性地拔除有隐患同时无治疗价值的第三磨牙,可以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75年始就比较详细地观察了100例心血管病患者130次拔牙术的临床表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在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冠心、先心、风心、心梗共占50%;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占50%。术前心电图改变者占心脏病的46%;Ⅱ期以上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62.7%。因心绞痛、心梗、中风等抢救数次者7例。病程十年以上者达35%。2.在130次手术中阻生齿19例,埋伏牙4例,劈冠拔除5例,死髓残根、多个牙一次拔除者75例。占拔牙次数的75.4%。  相似文献   

13.
高速牙钻是口腔内科的常用器械 ,但在口腔外科拔牙术中应用较少[1] 。我们自 2 0 0 1年以来 ,在复杂困难牙的拔除中应用高速牙钻 ,并与传统的捶击凿劈法在拔牙时间和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 2 0 0 1年以来 ,随机应用牙钻法和凿劈法拔除复杂困难牙共 12 0颗 ,其中下颌阻生齿 90颗 ,下颌第一恒磨牙残冠 2 0颗 ,上颌第一恒磨牙 10颗。牙钻法拔除 6 5颗 ,凿劈法拔除 5 5颗。1.2 方法常规口腔消毒和麻醉。牙钻法拔除阻生齿时 ,根据X线片查清阻力部位 ,然后用消毒的高速牙钻在靠近阻力部位颊舌向去除…  相似文献   

14.
对1265颗患牙分别采用碧兰麻与盐酸利多卡因麻醉下拔除比较其效果。碧兰麻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 ,但造价较盐酸利多卡因高[2]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统计了2001年10月~2003年3月915例患者拔除的1265颗患牙 (松动牙除外 ) ,其中男性608例 ,女性307例 ,年龄13~78岁 ,平均年龄46.5岁。上下颌前牙120颗 ,上下颌双尖牙259颗 ,上颌磨牙470颗 ,下颌磨牙416颗。实验组拔除患牙660颗 ,对照组拔除患牙605颗。1.2麻醉方法麻醉前仔细询问患者全身情况 ,对于部分曾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而现在病情稳定 ,能承受拔牙手术的患者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的拔除原因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择患者388例、符合拔除原因的患牙520颗予以拔除,随访1年-7年。结果:520颗拔除的惠牙中未发现因拔牙而引起邻牙及牙列的任何直接症状。结论:预防性拔除有隐患同时无治疗价值的第三磨牙,可以有效地防止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6.
刘顺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15-4816
据我科2005年、2006年口腔门诊记录观察,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者对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2007年对易出血患者在术中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拔牙术后缝合范围,有效控制了出血并发症的出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2007年口腔门诊拔牙记录统计,各类拔牙患者2780例,拔牙后出血复诊者126例。1.2分析据126例拔牙后出血患者临床观察,由于患者身体状况、局部状况不同,加上拔牙后自我护理不当,均可造成拔牙后出血。原因大多为:难拔牙、拔牙时创面过大、牙周撕脱、牙周病、多牙连续拔除、外伤性多牙脱失、埋伏牙等。全身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体质较差者。1.3方法术者2007年3月份以来,对所有拔牙患者积极采集病史,控制全身疾患。术中对所有拔牙创较大,疑为拔牙后渗血较多的患者,均进行预见性缝合,积极预防术后出血。牙齿拔出后对创口给予修整,去除尖锐骨尖及炎性肉芽组织,然后进行拉拢缝合,不可过紧,不需对位,多牙拔除可增加缝合针数,再行压迫,嘱5d后拆除缝线。2结果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拔牙患者采取扩大缝合范围后,全年无一例术后出血复诊现象,有效控制了拔牙出血并发症的出现。3讨论常规...  相似文献   

17.
口外门诊的基本工作是牙拔除术,其中以阻生牙拔除最复杂。我们常遇到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增加拔除难度。我们就阻生牙拔除的护理配合经验报道如下: 因各种原因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的牙,称为阻生牙。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常见。在其拔除过程中,护理配合要求高。拔牙术前:应详细了解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配合医生详细进行术前检查,以防医生对拔牙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检查上失误和遗漏,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18.
陆钰  储岚岚  王鑫  汪学华 《安徽医学》2021,42(12):1404-1406
目的 评价下颌第三磨牙部分牙根保留在近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口腔科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31例,术前锥形束CT(CBCT)提示牙根近下颌管的下颌第三磨牙采用保留部分牙根于牙槽窝内,完全去除牙釉质且牙根断面位于骨面下不小于3 mm,剩余牙体组织保留在牙槽窝内.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1周拆线观察拔牙创的愈合情况,术后1年所保留牙根被骨质包绕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未出现下唇麻木;拔牙创口一期愈合率87.1%;所有保留的断根均留存于牙槽骨内被骨质包绕.结论 牙根尖紧贴下颌管的第三磨牙拔除时,保留部分牙根临床应用具有可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口腔牙体保存及牙体缺失后修复等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并逐步在基层医院得到开展。为了解现阶段老年人拔牙情况及提高口腔医疗质量 ,本文对我院 1996年 2月~2 0 0 0年 10月口腔门诊老年人拔牙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 5 770人次中 ,6 0岁以上老年人 2 5 6 0人 ,占拔牙人次44 .37% ,共拔除牙齿 30 0 0颗 ,人均拔牙数 1.17颗。在拔除的 30 0 0颗牙齿中 ,拔牙原因以牙齿松动拔牙最多 ,残根、残冠居第二位 ,详见附表。附表  2 5 6 0人的拔牙原因与拔牙数原因牙松动残根 (冠 )创伤修复要求其它拔牙数 14 3 9912 3 5 11…  相似文献   

20.
正畸治疗下切牙先天缺失23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方法。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2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日、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2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的Bolton指数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3例患者正畸治疗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拔牙病例之间的Bohon指数全牙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比和前牙不调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缺1颗下中切牙上下颌均需拔牙者,在下颌非缺牙侧选择拔1颗前磨牙比拔1颗中切牙对Bohon指数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