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糊浓度、温度、回转速度、pH和无机盐等因素对葛根淀粉糊粘度的影响,测定了葛根淀粉糊的透光率、冻融性、凝沉性和抗霉菌能力等性质。结果表明,葛根淀粉糊具有透明度低,冻融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差等性质。在碱性条件下,葛根淀粉糊的粘度较高。不同的盐对葛根淀粉糊粘度的影响不同,其中,FeCl3使淀粉糊几乎失去粘性,而硼砂使糊粘度大幅升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葛根为原料,对其中的多糖、总黄酮的结构鉴定和活性成分的筛选等方面作细致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葛根酒提供了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本研究以粉葛、大米作为酿酒原料,利用大曲酒工艺生产葛根酒;以葛根酒为考察对象,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研究,RP-HPLC法建立测定其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并测定抗氧化活性,可为葛根保健酒质量品质控制提供精确的含量检测方法,并为葛根酿酒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作用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葛根总黄酮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70 W,超声作用时间20 min,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为65%,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67.974 mg/100 g葛根粉。  相似文献   

4.
苦葛藤提取物对玉米蚜虫的杀虫活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蕊  李彪  华燕  熊智  叶敏 《农药》2011,50(11)
[目的]通过研究苦葛藤对玉米蚜虫的杀虫活性,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苦葛藤中的活性成分,以浸虫法测定苦葛藤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苦葛藤的几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有明显的触杀活性.经125mg/L正丁醇提取物处理72 h后,玉米缢管蚜的校正死亡率达100%.[结论]苦葛藤正丁醇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其LD50值为14.55 mg/L,4种溶剂提取物杀虫活性的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可食性膜以天然大分子物质为原料,辅以可食性增塑剂,交联剂等物质,通过各成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薄膜。利用葛根淀粉和壳聚糖能制成绿色环保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可食性膜,两者均为合成复合膜材料,本文对的葛根淀粉、壳聚糖和葛根淀粉-壳聚糖复合膜的成膜特性进行了综述,为葛根淀粉与壳聚糖复合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魔芋中的葡甘聚糖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具有流变性、水溶性和凝胶性等理化性质。目前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主要是在食品、化工和医疗等行业。能够简单快捷测定魔芋精粉中葡甘聚糖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魔芋中的葡甘聚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王治国 《化学试剂》2020,42(3):264-268
为寻求高效且环保的新型杀菌剂,分别以2,4-(1,3-亚丙基)甘脲和2,4-(1,3-邻苄二基)甘脲为原料,通过氯代、溴代和碘代反应获得两类6种二卤代甘脲衍生物。采用菌落计数法和菌丝生成速率法测试目标衍生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链球菌和放线菌等6种常见菌种的杀菌率和EC50值,结果表明卤代甘脲衍生物都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且遵循碘取代甘脲>溴取代甘脲>氯取代甘脲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化学试剂》2021,43(7):986-991
为确定从蝙蝠葛根中提取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以蝙蝠葛根为材料、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蝙蝠葛根生物碱。在超声功率175 W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超声提取蝙蝠葛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设计,以蝙蝠葛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蝙蝠葛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蝙蝠葛根中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蝙蝠葛根生物碱的提取量为9.067 mg/g。该工艺条件切实可行,可用于控制和预测蝙蝠葛根中生物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张曦  李雪峰  戴宛蓉 《广东化工》2013,(21):65-66,78
在芝麻油中添加葛根提取物,考查了紫外光和反应温度对芝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探讨了葛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分别用紫外光照射和60℃加热6h,芝麻油中添加葛根提取物的过氧化值比加BHT和不加抗氧剂分别低7.84%、21.42%和15.56%和59.30%.60℃时葛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是BHT的1.38倍;葛根提取物在50℃对O2-.、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BHT的1.01、1.02和1.06倍.  相似文献   

10.
甘脲的合成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合成了甘脲,产率为61.8%。用合成的甘脲作为交联剂应用于自制亲水涂料ZM2005中,采用DTA分析了甘脲在水性涂料中的固化反应及其反应机理,考察了甘脲对亲水涂料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甘脲后涂层的脱脂亲水性与涂层附着力有明显提高,涂层的初始亲水角、中性盐雾等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桂卉  唐婷  严航  雷志钧 《日用化学工业》2013,(4):290-293,312
通过研究葛根黄酮类物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探索葛根黄酮类物质的美白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葛根黄酮类物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熊果苷,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72 g·L-1。葛根黄酮类物质的总还原能力较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的IC50分别为0.98和0.81 g·L-1。  相似文献   

12.
葛根中黄酮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工》2015,(9):1691-1693
以葛根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研究葛根中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标准曲线用于计算葛根中黄酮含量。在乙醇提取法提取葛根黄酮的研究中,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率、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3 g/m L,乙醇体积分率为40%,温度为60℃,葛根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64 mg/g。以LS-303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以葛根黄酮在该树脂上的最佳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为操作参数,采用树脂柱进行葛根提取液中黄酮的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纯化效果,研究发现LS-303型树脂对葛根黄酮有良好的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吕梦 《广东化工》2016,(12):108-109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评价葛根的主要质量评价指标。文章主要论述了葛根素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药理学活性,同时系统对近年来葛根素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葛根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总结产地、品种、采收、加工对葛根药材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制定葛根药材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等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葛根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方法:以洗脱液pH、洗脱液浓度、洗脱液用量为自变量,葛根总黄酮吸附-洗脱率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纯化工艺。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pH=3.0、洗脱液浓度95%、洗脱液用量2.47 BV。葛根总黄酮的最大解吸率达到92.0%,纯化后葛根总黄酮含量达67%。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适合于葛根总黄酮的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16.
探讨葛根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羧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微粉硅胶等对葛根黄酮分散片崩解时限的影响,对最佳处方进行了溶出度测定及方法学考察.  相似文献   

17.
葛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近几年我国对葛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用价值,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葛藤的利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甘脲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脲自1877年首次合成,随后制备了一系列的甘脲及其衍生物,在涂料、炸药、水处理、电子器材、超分子识别及药物、农药缓释、分子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简要介绍迄今为止甘脲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郑革 《江西化工》2013,(4):150-152
采用微波的方法提取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将葛根提取物用于护肤品的配制中。考察了加料量、加料顺序、复配时间及复配温度等条件对复配产品的影响,确定出较佳的复配条件并测定了产品的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功能食品葛根超微粉、葛粉中的葛根素、大豆甙和大豆甙元,为葛根保健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保证。试验利用7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样品,流动相为甲醇与水二元体系。结果显示,葛根超微粉中葛根素、大豆甙和大豆甙元的含量远远高于葛粉。加标回收率为90.1%~100.5%,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