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艳  苗明三  张家铭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62-2063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加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经皮给药系统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对传统皮肤用药观念的重要突破,临床证明其优点较多,如可以不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破坏,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等,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新型促进渗透剂的寻找、促渗方法的探讨、经皮给药系统与中医穴位的结合以及经皮给药的体内分析方法上。经皮给药系统将为临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经皮给药系统促透方法及其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皮给药系统的文献,介绍纳米载体和物理促透法的作用机制,及各种促透方法联用研究进展。透皮促透方法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药物的皮肤渗透性差,克服了皮肤角质层屏障等问题。而且几种促透方法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使促透效果更佳,推动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多种促透新方法和新技术被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使得大部分药物经皮制剂的开发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对透皮促透方法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推动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有关乳腺癌治疗的经皮给药系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利用微乳、脂质体、水凝胶和微针等新的经皮给药策略,不仅可以使药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而且无痛、自给药的治疗方法也使患者更易接受。故本文将对经皮给药治疗乳腺癌的给药系统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经皮治疗乳腺癌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东莨菪碱贴片问世以来,透皮绐药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TDS)是药物经皮肤吸收到达体内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制剂,是无创伤性给药的新途径。它具有以F特点:可以避免影响药物胃肠吸收的各种因素,如pH值、酶、药物和食物的结合;避免首过效应;具有缓释作用;保持血药水平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可以采用治疗指数较低的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随时终止给药。因此,它越来越引起药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金黄膏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叮以治疗较深部的感染性疾患。外用中药可以透过皮肤进入身体内部来控制深部感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的作用来实现的。因此,中药外用药的透皮作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就近年国内外透皮吸收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研究进展及金黄膏本身组方的透皮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皮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但存在皮肤渗透率低、药效持续时间短、生物利用率低等局限性。为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依从性,应用于经皮给药的脂质纳米给药系统开发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笔者对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脂质纳米给药系统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经皮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脂质纳米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针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云华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3-7,F003
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大部分药物无法以透皮给药方式达到治疗效果.最近几年一种用于提高药物经皮渗透性的微针透皮给药技术被开发出来,此技术结合皮下注射与透皮贴片的双重释药优点,透皮贴片上有数十至数百枚微针,贴于皮肤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特别是对于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和疫苗等经皮渗透性显著提高,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微针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现状,特别是体内外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皮给药系统,又称为经皮治疗系统,是指皮肤给药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他具有超越一般给药系统的独特优点,可以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给药方便等,是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之中心[1].  相似文献   

8.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9):1319-1320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经皮给药系统的文献,介绍了多种促渗技术与载体的研究进展,促渗技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皮肤渗透性,而且几种促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使其促渗效果更佳。经皮给药系统具有安全性强、控释、无首过效应、毒副作用小、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经皮给药系统的促渗技术和载体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经皮给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皮给药系统是目前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国内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主要从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及优势、经皮给药制剂及促渗方法的研究和进展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说明经皮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有利于实现我国的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皮肤给药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能够保持血药水平稳定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避免了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它是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将中药制成各种合适外用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皮肤局部或进入体内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我国古代许多医籍中对中药经皮治疗都有记载,如<内经>、<肘后备急方>、<理瀹骈文>等名著,特别是<理瀹骈文>,收集了100多种经皮治疗的方法,方剂达1500多首.就经皮给药的发展史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特别是乳房疾病,更适合经皮给药,因其是体表器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药现代经皮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1中药经皮给药的优点 药物被人体吸收主要有三个途径,即消化道、黏膜和皮肤.经皮给药是人体接受药物治疗的途径之一,主要是指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皮下组织和血液,直接治疗浅表疾病或经血液运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 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特别是乳房疾病,更适合经皮给药,因其是体表器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  相似文献   

15.
醇质体在经皮给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种新型经皮给药载体——醇质体进行综述研究分析.根据近10年国内外文献,总结醇质体的制备方法、性质、促透机制及应用进展.醇质体性质稳定,制备简单,包封率高,适用于各种性质的药物,与普通脂质体相比,显著提高了透皮速率,能传递药物至皮肤深层,增加药物在皮肤深层的滞留量.醇质体的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包载各种类型的药物(包括水溶性、脂溶性、两亲性以及蛋白多肽类),并能达到较高的包封率.与普通脂质体相比,醇质体可以携带药物到达皮肤深层,并提高其经皮吸收速率;与传递体相比,醇质体更稳定;醇质体还可制成凝胶、贴剂、乳膏等方便临床用药的制剂,因而在局部用药和药物经皮吸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药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研究范畴,药物有效透过皮肤屏障进入体内产生作用是中药经皮给药及中医外治产生效用的关键环节。中药经皮给药可分为被动、主动两种途径,促透方法可从药物特性、理化促透等几方面考虑,这几方面存在交叉。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制剂技术的进步,理化促透技术的发展,中药经皮给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促透方法不断进步,中药经皮给药未来发展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17.
武晏屹  田硕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61-363,368
在药源性疾病高发的今天,经皮给药成为临床重要给药方式,为了降低皮肤天然的屏障功能对药物吸收的阻碍作用,各种促近皮肤透皮吸收的方法层出不穷,在紧急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显著增大药物渗透率,提高临床疗效。但对于慢性疾病,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日常频繁使用,会一定程度增加皮肤通透性,破坏皮肤天然结构,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导致部分皮肤病的发生。因此本文从皮肤结构、皮肤功能、皮肤障碍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深入了解药物透皮吸收原理的前提下,提出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旨在引导患者正确应用药物透皮技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2010年8月所收治的30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治愈233例,好转64例,未愈10例,有效率达96.7%.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e System,TTS)是药剂学中常见给药方式之一。药物应用于皮肤表面,通过角质层及真皮层扩散后,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这一过程被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1]。经皮给药系统具有增加释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维持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副反应发生等特点,并具有在毒副反应发生时及时中断给药,提高用药安全性、避免首过效应,提高药效等优势。但皮肤致密的角质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给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新给药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点之一,广泛使用于临床或正在进入临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被誉为第三大用药途径。笔者在2002年10月-2003年2月采用经皮治疗仪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0例,并与同期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