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火炮内膛图像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火炮内膛采集到的图像不能满足对炮膛内疵病的分析和判断的情况,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火炮内膛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平滑、锐化等一系列措施。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内膛图像视觉效果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保护背景的同时,原图像中的噪声有明显的抑制,图像边缘信息也得到加强,能满足对内膛图像中疵病的判断和识别。  相似文献   

2.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电控箱、测量本体和系统软件组成.膛内定位机构控制系统前进与后退及调整运动速度.系统软件由初始化、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模块组成.置入炮膛内的CCD摄像机窥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系统软件实现炮膛内壁疵病定位、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光电检测方法无法获得疵病深度信息的不足,以双CCD摄像机构成的立体视觉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在介绍系统总体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检测系统窥膛探头的双目视觉原理、结构组成、光学系统参数,以及自走装置、控制装置等部件,讨论了检测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图像处理方法等软件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该内膛疵病检测系统功能完备、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完全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视频跟踪中图像边缘检测的基于Beta样条函数的边缘检测算子,该算法是利用Beta样条函数对原始图像进行拟合,然后求拟合曲面的二阶导数零交叉点来检测图像的边缘,根据Beta样条函数的局部性质得到具体卷积模板,由于它具有两个自由参数,使它比B样条边缘检测算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式高炮身管疵病探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炮射击时身管疵病会对火炮的射击精度和使用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应用光机电控制技术和CCD成像技术,结合炮膛结构特点设计了高炮身管疵病探测仪。该装置通过多摄像头组合,实现了360°全景成像,观察内膛表面形貌,对身管内膛表面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具有疵病自动定位、疵病类型自动比对、大小自动测量等功能。系统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身管轴线移动,对炮膛表面疵病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火炮内膛疵病,开发了基于半球全景成像技术的火炮内膛窥测装置,采集内膛全景图像;根据全景环形透镜的成像特点,基于抛物面透视投影原理,建立含有畸变参量的全景环形图像展开模型;应用遗传算法求取标定试验图像的最佳畸变参量,将其结果实用于火炮内膛图像的展开;采用自适应插值法对其像素值插值,恢复环形图像的像素值.实践表明,该窥测装置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展开图像清晰、逼真,便于后继分析处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边缘检测方案。该方案具体考察了Log算子、Canny算子和小波变换边缘检测算法,通过提取图像边缘对其特点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再将三种算法边缘检测的结果进行图像融合,得到一幅新的边缘检测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效果要优于单独采用某种算子获得的边缘图像,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线膛炮身管内膛中阴阳膛线的存在形成膛线过渡区,使得疵病图像灰度不连续,影响对疵病进行分析的问题,在分析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全局阈值分割和二值数学形态学移除小目标运算,实现了对图像膛线过渡区的准确分割;提出应用阴阳膛线区域图像灰度的均值填充过渡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处理后的图像灰度较为连续,有利于图像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火炮身管窥膛检测中疵病的识别和判定过程.以系统模型的形式表示了人眼视觉系统、软件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图像分析过程,从输入条件和输出结论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局限及特点.根据输入条件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建立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概念模型;从炮膛理想图像的近似描述和对疵病的定义两方面阐述了该系统图像分析过程实现的基础;从图像信息转换的角度构建了模型传递函数的框架.研究表明,通过讨论现有两种系统的图像分析过程,明确了引入机器视觉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系统模型为基础模型研究图像分析过程.为基于机器视觉的炮膛疵病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洪保明  郑链 《兵工学报》1996,17(3):215-224
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应用于图像边缘多尺度检测的原理,并给出了构造小波函数的方法和相对应的滤波器系数。用一幅图像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小波变换进行图像的多尺度边缘检测相对于传统的Roberts算子、Sobel算子和Laplacian算子检测图像边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而且对随机噪声也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此进一步提出从多个目标中快速跟踪和识别指定目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LOG算子是一种经典的边缘检测算子,针对激光雷达图像含有丰富的高斯噪声和乘性噪声干扰.提出一种LOG算子的改进方法:用二维自适应Wiener滤波代替LOG算子中Gaussian滤波.设计了自适应性算法,通过仿真可以看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LOG算子对激光雷达图像的边缘检测能力,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工业CT图像的目标匹配定位采用Hausdorff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定义两个点集上的最大/小距离.以Hausdorff CANNY边缘检测算子在求得边缘位置信息同时获得边缘像素点方向信息.并通过CANNY算子提取边缘信息作为匹配特征,利用Hausdorff距离模板匹配,在距离变换空间内实现目标匹配定位.  相似文献   

13.
视频序列中目标定位跟踪的ー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孝通  赵晶  金良安 《兵工学报》2005,26(5):615-619
提取视频序列中的目标轮廓,进行定位、跟踪,是当前视频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目标半自动定位跟踪的算法。对于初始帧,采用改进的交互方法进行目标的精确定位;在后续帧中,采用零交叉点约束的Snake算法,对具有凹边和尖点特征的复杂目标准确跟踪,获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LOG算子边缘检测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高斯滤波和样条滤波的优劣,提出了用样条滤波代替高斯滤波,提高信噪比,改善边缘检测效果。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单结晶体管弛张振荡电路在单片机温控系统触发电路中的应用,针对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中必须具有过零检测电路,致使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了省去过零检测电路的单结管弛张振荡触发电路的原理,详述了主电路采用两只单向晶闸管反并联和触发电路采用单结管弛张振荡电路的硬件电路,以及温控系统采用PID调节和触发脉冲的通断时间采用单片机内部定时控制的软件结构。并提供了该软件的主程序,定时中断子程序和触发子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6.
高聚物粘结炸药铣削时的边缘崩块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聚物粘结炸药边缘质量的控制与优化问题,采用显微摄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奥克托今基某高聚物粘结炸药件铣削时边缘崩块的宏观与细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切深下铣削边缘产生向工件内部扩展的断裂裂纹而出现边缘崩块,控制切深不大于0.1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边缘完整性;崩块区域的损伤炸药颗粒以穿晶断裂和孪晶分裂方式破坏,因而完整的炸药颗粒较少;裂纹扩展至自由表面时拉应力与剪应力起主导作用,产生沿晶裂纹、粘接剂开裂以及坑窝等损伤。  相似文献   

17.
周家新  孙磊  范龙  单志超 《兵工学报》2020,41(12):2514-2522
传统航空磁异常探测方法依赖目标信号特性或噪声统计特性的先验知识,造成检测概率低、探测距离短。为了提高航空磁异常信号检测器性能,综合考虑目标信号特征和噪声统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高阶过零法的自适应磁异常探测方法。根据铁磁性潜艇目标信号模型、实测目标高空信号以及稳定无磁环境和复杂磁环境中长时间采集的实测磁噪声,分析目标信号和噪声的特征,研究二者之间的高阶过零统计特性。基于信号的前5阶高阶过零序列构造检测器的检验统计量,设计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航空磁异常目标探测的自适应高阶过零(AHOC)检测器。理论性能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表明:铁磁性目标信号和磁噪声信号的高阶过零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前5阶高阶过零率有明显的区分度;在相同的输入幅度信噪比条件下,AHOC检测器输出的幅度信噪比大于5,抗噪能力更强,且具有良好的弱信号检测能力;AHOC检测器的检测效果优于常规的高阶过零检测器和标准正交基函数检测器,适用于复杂磁环境下的低信噪比探测。  相似文献   

18.
SUSAN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具有抗噪声能力较强、准确等优点,但仍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选取阈值的方法,并对SUSAN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取出图像特征来进行目标识别、精密测量等图像描述和分析处理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板匹配的火炮身管膛线缠角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炮身管膛线缠角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测量系统由光学传感器、定心机构、驱动装置及控制计算机组成。利用激光器投射一环形结构光同炮管内表面相交,形成炮管截面的轮廓曲线,CCD相机获取该截面轮廓图像。通过模板匹配得到不同截面图像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根据两个截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旋转角度,确定炮管的膛线方程,再由膛线方程计算缠角值。同基于Radon变换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不依赖于图像边界提取,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理论分析及实验数据均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