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医论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文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仍ME原则和方法,编制《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评价表》,对1991—200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收集到分布于64种期刊上的14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现况研究117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队列研究2篇,诊断试验2篇;108篇文献有诊断标准,44篇有纳入标准,42篇有排除标准,98篇有辨证分型标准;仅有3篇文献提供了样本量的估算方法,30篇文献中有偏倚控制方法,19篇文献在讨论部分对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倚进行了分析。结论 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与建立中医证候诊断量表,课题组依托973计划项目基金的资助,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诊断量表的可行性,初步证实: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调查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本底资料的重要来源,德尔菲法是筛选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条目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层次分析法定权重能实现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的目标,采用诊断性试验设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价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效能,后续研究,证明了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性的,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颖岚 《光明中医》2023,(9):1817-1820
肩周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中医证候分型存在个人主观性趋向明显、诊断标准不统一、缺乏系统研究等问题,也未确立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这不仅给临床研究带来困难,更是中医系统化、信息化的一大前进阻碍,此文通过对近年来肩周炎中医证候有关文献进行整理,从证候规范化、动物模型、证候疗效评价几方面阐述肩周炎现今的研究现状,使中医证候能更全面、更具体地呈现。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性研究,结合有关中医证候模型的文献研究,分析现有中医证候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概念,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提倡用临床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科学规律及其演化过程,并对病证结合模型动物进行中药干预,评价药物的对证候模型的作用及内在本质,构建符合中医药作用的特点药物评价技术及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调查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8~10月来院就诊的登革热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分析其证候特点。结果证候类型为卫气同病、邪伏膜原及气营两燔。结论2006年8-10月广州市荔湾芳村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发病初期卫气同病居多,中医证候以火热和湿困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通感冒的中医临床基本特征、证候辨别及疗效评价标准。方法:借鉴德尔菲法先后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其主要症状、证候及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调查。结果:第一轮调查后,初步筛选出普通感冒主症10个,主要证候类型5个,疗效评价指标11个。结论:尽管对普通感冒证候特征、中医辨证及疗效评价专家已初步达成共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是否要分证候进行讨论,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证候规范化研究、证候疗效评价研究、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三个方面对膝骨关节炎(KOA)中医证候研究进行述评,总结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已有的KOA证候诊断标准较多,但一致性相对较差,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来源于专家共识意见而缺乏足够的文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作为支撑,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开展较少而无法获得稳定表达的证候特征标志物谱。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KOA证候研究应注重开展跨地域、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注重文献调研、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共识方法相结合;病证结合构建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改善疼痛与功能、证候积分作为中医药干预的主要评价指标;重视临床标本的规范采集、储存与利用,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来筛选、验证与证候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谱。  相似文献   

9.
中药新药证候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证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认识生命活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中药新药研发中,证候疗效评价一直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从证候研究重要性、证候确立依据和构成、证候诊断标准、证候计量方法、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及关键点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在注意吸收国际上药物评价的新观念、新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能反映中医诊疗优势和特色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德尔菲法在中医临床证候应用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规范与完善证候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五大数据库关于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应用德尔菲法的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1年6月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和资料提取,对质量A级和B级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质量评价共纳入201篇文献,其中原始研究199篇,方法学研究9篇。研究方向包括候分布特点、证候诊断标准、单一证候研究、证候要素研究、证候变化规律等八类。192篇文献对德尔菲法具体实施进行报道。结论 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中德尔菲法应用整体较为科学,但在证候研究细节实施尚有不足,有待形成符合中医证候特色的德尔菲法标准规范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中医证候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评价量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患者收集各种证候类型KOA的主观症状,整理归类后获得包含24个主观症状的原始条目池;通过专家问卷对原始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判,获得包含11个条目的KOA中医证候PRO评价量表条目池;根据患者对11个条目的关注程度,得到条目权重。结果获得包含疼痛、肿胀、僵硬等11个与KOA中医证候相关的PRO评价量表的条目,以及不同的条目权重。结论 KOA中医证候PRO评价量表把PRO评价量表形式引入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符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自身规律与特点,可为中医疗法在KO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提供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复制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章从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优化造模因素、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注意模型稳定性等方面对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过程艰辛,仍需医家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效能,但在证候疗效评价中仍存在不足。基于MYMOP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研究模式,结合中医理论,拓展MYMOP汉化版量表的中医证候内容,形成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构建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体系,以使中医药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制定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表,为进一步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预调查结果,编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信息专家问卷,向全国30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分析。结果:专家对该课题的积极系数比较高,经过统计分析筛选出了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分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和德尔菲评价法(Delph i法)可以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为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和基础资料库的重点任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开展中医证候学调查的目标和发展思路,提出重点任务为:1.亚健康状态证候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建立,通过分析认为揭示亚健康状态中医分布特点和规律,将丰富现代生命科学内容和治疗手段,为中医药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证候标准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医整体辨证治疗准确性与有效率。文章系统地回顾了国内肺癌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概况,发现现存的肺癌证候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与肺癌相关的证候分析,包括与肺癌临床分期相关,与肺癌病理类型相关,与治疗干预手段及疗效相关的证候研究;另一方面主要采用包括系统评价,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候证素分析等方法分析总结肺癌相关的中医证候。文章对其进行归纳分析,为今后肺癌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13-1316
目的: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第一步,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证候要素、证候类型进行文献回顾;第二步,结合前期工作建立专家咨询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初步建立调查问卷;第三步,预调查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信息条目文献回顾,结合课题组专家讨论,总结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特征,制定专家咨询表,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专家的意见,就其对老年性痴呆证候分布规律的认识进行归纳,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中检验调查者与老年性痴呆患者对调查问卷内容理解程度、反应程度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进行调整,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信度和效度良好,形成正式流调表。结论:总结前期文献整理与挖掘成果,集成当代专家集体智慧,科学地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调查问卷,对进一步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及其分类证候症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5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将调查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以脾虚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为主要证候;症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且不同的证候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证候为脾虚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分类证候症状出现频次各有不同模式特点,其症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慧  梁伟雄 《新中医》2008,40(6):113-115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中医药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加,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也越来越重要.以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内容随意性、评价方法科学性低等问题.为了规范中医临床研究中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的相关内容,证候评价指标被纳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体系中.但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证候构成要素及其权重的设计缺乏足够的依据,随意性较大;②过分强调证候改善的价值,认为即便主要疗效指标没有改善,也可仅根据证候的改善肯定药物的临床疗效;③完全摒弃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部分,套用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逐一进行分析,并尝试寻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斌 《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目的:研究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分布。方法:运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对中风病发嫡不同时点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从中选取恢复期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恢复期证候要素。结果: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特点是以虚证为主,虚证包括阴虚、气虚。结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的确立提供了支持。将推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为最终建立中风病痛证结合的评价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