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病总论     
医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传染病病区护理人员使用手消毒剂的初步调查,返魂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的研究,三种IFN-α抗病毒活性新方法的比较,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的检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文  刘玮  赖国祥 《国际呼吸杂志》2016,(14):1109-1116
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流行,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和特异性的疫苗研制的滞后性,常规的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流感暴发与流行.因此,抗病毒药物就成为了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被批准上市的抗病毒药物有M2离子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两大类.M2离子通道阻滞剂不良反应大,且只能防治甲型流感病毒,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NAIs可以抑制高致病性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已成为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NAIs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本文介绍了NAIs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并着重对NAI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流行株对磷酸奥司他韦的敏感度及是否存在耐药株.方法 从2004-2006年上海市、江苏省无锡市和浙江省德清县流感监测和暴发病例分离到的流感病毒中,随机抽取B型、H1亚型、H3亚型的部分流感病毒,用中性红吸收法在体外检测磷酸奥司他韦的抗病毒作用,以50%抑制浓度(IC50)表示药物的抗病毒效果.方差分析检验药物对各亚型流感株IC50的差异.结果 磷酸奥司他韦对研究使用的50株不同型和亚型流感病毒皆有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的效果,IC50均<25 mg/L.药物对B亚型病毒的效果较差,IC50为19.97 mg/L(15.16~22.36 mg/L),高于A/H1N1亚型的8.15 mg/L(0.02~22.36 mg/L,P<0.05)和A/H3N2亚型的10.92 mg/L(0.08~19.72 mg/L,P>0.05);对于不同年份分离的流感病毒,药物效果有所变化.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对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流感病毒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病毒效果,需要建立监测网络来监控药物的效果和病毒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槲皮素体内抗病毒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水平。方法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研究诱生干扰素水平。结果槲皮素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和肺指数。同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肺部的炎症,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治疗保护作用。而血清IFN水平槲皮素虽较病毒模型组有所提升,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病毒诱生IFN作用与药物的作用存在交叉关系。结论槲皮素有在整体水平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机体存在多种方式减缓甚至阻止病毒复制。其机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来介导,可因干扰素诱导而扩大。在这些干扰素刺激蛋白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IFITM)蛋白家族独树一帜,其通过阻止病毒透过细胞脂质双分子层而防止病毒感染。目前已知,至少有3种IFITM具有抗病毒活性:IFITM1、IFITM2以及IFITM3。这些跨膜蛋白已被证实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能阻止多种RNA病毒感染,包括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人ifitm3基因多态性与季节性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但介导其抗病毒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文主要讨论ifitm基因、IFITM蛋白及其抗病毒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在研究病毒感染和肿瘤治疗中另辟蹊径,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V的耐药基因突变,及其对耐药的作用和对复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今后耐药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小儿哮咳喘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儿哮咳喘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影响及体外抑菌和抗病毒作用. 方法 昆明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小儿哮喘溶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4 h经鼻滴入流感病毒,观察7 d,记录小鼠死亡率,试验设病毒灵对照和空白对照;常规方法做体外抑菌试验;以Hep-2传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观察小儿哮咳喘颗粒最大无毒剂量 (TD0)、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以及不同剂量受试药物对感染病毒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小儿哮咳喘颗粒组感染病毒动物死亡率为100%,阴性对照组死亡率为0.在体外试验显示,小儿哮咳喘颗粒对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明显减轻. 结论 小儿哮咳喘颗粒具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莪术油抑制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效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 ,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 〔1 ,2〕,有关莪术油抗呼吸道病毒抑制浓度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莪术油的疗效与毒性的相互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细胞 人宫颈癌细胞 (由本研究室保存 ) ,狗肾细胞 (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提供 )。1.2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3型 ;柯萨奇 B3病毒 ,Nancy标准株由本研究室保存。甲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和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由长春生物制品所提供。1.3 药品和试剂 莪术油 (华良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 ,批号 :0 30 30 1)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济南三…  相似文献   

9.
流感病毒动物感染模型是研究流感病毒致病性、传播性和宿主抗病毒免疫机制的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动物用于流感病毒研究,主要包括小鼠、雪貂和猕猴等。本文介绍了目前已经建立的流感病毒动物感染模型及其应用,为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APOBEC3G是一种天然抗病毒活性的胞嘧啶脱氨基酶家族成员,近年来因其独特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艾滋病病毒(HIV)复制过程中,APOBEC3G大量包装进入新生成的病毒颗粒内部,诱导病毒负链cDNA胞嘧啶(C)脱氨基突变为尿嘧啶(U),导致病毒丧失活性。而HIV编码的Vif蛋白能拮抗APOBEC3G的脱氨基酶作用,二者形成动态平衡。作为一种机体天然抗病毒因子,APOBEC3G参与了宿主抵抗HIV入侵的防御机制,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机体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可能对未来的HIV及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由于流感病毒高抗原变异性和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措施迫在眉睫.中草药在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其在抗病毒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阐述近年来中草药抗病毒机制的新进展,包括中草药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药治疗研究的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的发病机理与HBV持续复制及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而采用抗病毒复制药物或影响人的免疫功能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是合理的。但是慢乙肝的机制仍有许多环节尚不清楚,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更是初步,从总的看来慢乙肝的药物治疗尚未解决,还缺乏特效药物,任何药物的作用均是极为有限的。本文仅就抗病毒复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加以探讨。一、干扰素类干扰素是有核细胞在对病毒或双股RNA刺激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中所合成及分泌的宿主衍生蛋白。它是病毒感染早期阶段,抗体尚未生成前,机体免疫应答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建中  聂青和  邱英锋  赵夏夏 《肝脏》2004,9(1):54-54,72
苦参碱是天然药物苦参根提取物中的一种纯成分。本文研究了苦参碱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对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合成的影响,对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对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6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病人,59例正常对照及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其中48例合并肾炎)进行了7种血清抗病毒抗体测定。结果受检者病毒抗体阳性率:流感病毒A_2和 B、副流感病毒Ⅰ—Ⅱ抗体的阳性率 CGN 病人与 SLE 病人无明显差异,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副流感病毒Ⅲ病毒抗体阳性率 CGN 病人高于正常对照,但低于 SLE 病人;腺病毒抗体阳性率 CGN 病  相似文献   

15.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卫星病毒,需借助HBV包膜蛋白完成自身的组装和复制,进而建立新的感染。慢性HD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形式,可加速疾病进展,提高肝癌的发生风险,HDV感染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疾病进展,但能够用于抗HDV感染的治疗药物仅包括2020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的Bulevirtide以及之前推荐使用的干扰素。目前,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几种靶向抗病毒药物正在研究中,且前期临床试验结果表现良好。这意味着HDV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丁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目前丁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相关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为丁型肝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沈阳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毒流行特点。方法 选取2019-2022年本院接诊的78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儿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前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人鼻病毒(HRV)、乙型流感病毒(IFVB)、甲型流感病毒(IFVA)、人腺病毒(HADV)、肠道病毒(EV)、冠状病毒(C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博卡病毒(HBOV)10种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抗原。结果 78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1例患儿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35.93%。234例患儿为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29.92%,主要为RSV、PIV感染。47例患儿为混合病毒感染,阳性率6.01%,主要为RSV+PIV混合感染。对比单一病毒阳性患儿组与病毒阴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单一病毒阳性患儿组发生发热、咳嗽发生率高于病毒阴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咳痰、咽喉疼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IFVB、IFVA、HADV、EV、COV、HBOV患儿均出现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17.
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是从美洲商陆种子或叶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具有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多种病毒复制的作用。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天然PAP种子体外直接作用于HepG2.2.15细胞,显示有较强的抗HBV作用,但在高剂量时对细胞有一定毒性。本研究旨在探讨PAP真核表达质粒体外对HBV的抑制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是难治性疾病,难治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病毒,另一方面来自机体免疫,因为病毒的清除基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具有抗病毒和免疫功能双重机制,是最新美国肝病指南推荐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烈性传染病之一,其病原体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其中以甲型(A)致病性最强,由于其抗原的变异,历史上曾多次全世界范围爆发流行,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人禽流感亚型毒株,据报道,它与SARS冠状病毒不同,除感染成人外,12岁以下儿童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患儿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因此临床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更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但是,目前看来,对该病的防治仍然薄弱,不仅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而且因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使疫苗的作用甚微。因此,研制开发有效的防治药物及措施势…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仍缺乏较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表明,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慢性HBV感染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慢性感染是病毒、肝细胞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处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清除病毒的同时减轻或阻止肝损害,是减缓或防止慢乙肝病情发展的关键措施。目前,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1 干扰素(IFN)IFN的作用机制在于阻断HBV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接杀灭病毒,而是与细胞膜接触后使之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从而发挥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