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实现了圆管、方管管坯上不同孔形、不同翻孔方向的管壁异形渐进翻孔成形。通过模拟验证了圆管管壁异形渐进翻孔成形过程的受力情况与方管翻孔时不同,各个部分的成形力大小大致相同;在方管中有:圆弧端成形力>过渡端成形力>直壁端成形力的关系。研究发现,破裂、金属堆积、划痕严重、底端凸起等是渐进翻孔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通过减小进给量、优化轨迹、增加预翻量、增加润滑等措施,可以控制相关缺陷的产生。此外,由于变形方式的不同,方管管壁异形渐进翻孔的成形力大于圆管翻孔的成形力。圆管管壁异形渐进翻孔的厚度分布没有方管翻孔的厚度分布均匀,但厚度分布规律均是沿着翻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 一、零件介绍 雅马哈电子琴金属底板(图1)是一比较复杂的大型冲压件。长度713mm,成形宽度126.1mm,成形高度47.7mm,材料为厚1.2mm的10号冷轧钢板。 因为该底板上要安装49对琴键,又要与支架固定,所以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有长方、腰圆、梯形等异形孔4组202个;有直径为Φ2.2至Φ8的圆形孔140个;有49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形孔翻边工艺造成的缺陷,提出对异形孔采用推挤成形的加工方法,并结合具体产品,利用刚塑性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含异形孔的5052铝合金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主要探讨了推挤成形过程中压料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压料力应选择线性加载模式。模拟分析为验证性试验和模具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由成形电极损耗而导致的异形孔尺寸精度和仿形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和实施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成形电极损耗检测及修整方法。首先,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测量成形电极,获取成形电极加工端三维形貌点云数据,处理点云数据并与标准电极点云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成形电极损耗情况。然后,根据电极损耗情况设置修正量及修整电参数,结合反成形修整技术,利用反拷块对成形电极损耗部位进行修整。最后,借助激光测量系统对成形电极修整效果进行检测,并利用修整后的成形电极进行异形孔加工实验。针对等腰梯形成形电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异形孔加工一致性,将标准差由0.441 mm降为0.377 mm。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带孔板超声波喷丸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飞机壁板带孔部位在喷丸成形时产生的孔区异形,应力集中等问题,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2024铝合金带孔板喷丸后孔区域变形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喷丸区域离孔的距离(孔边距L)对孔变形程度的影响;讨论了板料厚度,喷丸速度,喷丸覆盖率等喷丸工艺参数对带孔板孔变形程度的影响规律;绘制了孔异形程度B1%和B2%两种情况下不同喷丸参数时应采取的最小孔边距曲线。结果表明:孔边距过小时(0≤L1mm)孔异性程度最大,应力集中明显;板料厚度可以有效的减小孔异形程度,板厚大于6mm时孔异形程度基本小于1%;当孔异形程度一定时,喷丸速度和喷丸覆盖率越大,就需采用更大的孔边距,覆盖率F140%时,孔边距需增加到17mm以上才能使孔异形程度降低到1%以下。  相似文献   

6.
斜拉伸件的模具设计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沈志恢1冲件分析图1所示为一带斜凸缘的拉伸件,材料为08F,厚1.2mm。该件的特点是圆筒直壁与凸缘成7°30’的斜度,底部有一异形孔,异形孔的直线段平行于X轴,即此孔有位置要求;不能偏转。此冲件的成形是有一...  相似文献   

7.
异形长法兰盒形件由于法兰面积大,拉深成形时法兰区的材料流动困难,易出现开裂缺陷。通过对比分析壁厚分布的试验与仿真结果,证明了仿真分析具有可靠的准确度。利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异形长法兰盒形件充液成形过程中初始反胀与成形压力的影响机理,优化液室压力加载路径,建立关于初始反胀压力与初始反胀高度的工艺窗口,用于指导该类零件初始反胀参数选取。分析结果表明:异形长法兰盒形件充液成形过程中,初始反胀压力与初始反胀高度过小,导致异形长法兰盒形件凸模圆角处破裂,初始反胀压力与初始反胀高度过大,导致异形长法兰盒形件凹模圆角处破裂;最大减薄率随着成形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8.
侧板冲孔弯曲成形级进模河北省邢台市仪表厂(054083)杨立铎1引言图1是某电器开关产品中的零件。该零件特点是小圆孔及异形孔多,正反两面都需压凸成形,各孔的尺寸精度及各孔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也都较高,如尺寸3,5±0.015mm,21.2±0.026m...  相似文献   

9.
秦秀荣  庞芳 《模具制造》2013,13(6):30-33
根据薄壁套筒制件多面异形孔的结构特点及冲孔工艺的灵活应用,采用悬式侧冲孔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即模具结构只采用同一组凸凹模,通过更换模具关键工作零件定位块及时调整成形部位尺寸来完成多面之间的异形孔冲制,并介绍了模具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调整螺套模锻成形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解决了中小型薄壁、深腔、异形大孔的长轴类锻件的模锻成形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薄壁、深腔、异形大孔的大型长轴类锻件模锻成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型薄壁、深腔、异形大孔长轴类锻件模锻成形变形过程的分析,合理地确定模锻工艺,正确设计模具结构,较好的解决了这类锻件的成形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推挤成形过程中压料力、冲头速度、摩擦因数和顶件力工艺参数为自变量,以零件底部膨胀厚度、成形载荷为目标函数,进行正交试验,模拟异形孔推挤成形,获得成形工艺参数与零件底部膨胀厚度、成形载荷的多目标函数值。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各成形工艺参数与多目标的平均关联度,优化成形工艺参数,获得较优的成形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减少了零件底部膨胀厚度,降低了成形载荷。  相似文献   

13.
姜琳 《模具制造》2007,7(1):25-27
通过对异形孔加强片零件的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多工位级进模冲压成形的排样方案及相应的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4.
异形截面环件截面形状复杂,轧制时金属流动不均匀,易产生翘曲、鱼尾等缺陷。基于Forge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异形截面环件封闭轧制成形进行研究,得出了异形截面环件轧制过程中翘曲、鱼尾缺陷产生机理,分析了毛坯截面形状对翘曲和鱼尾缺陷的影响规律。以优化毛坯截面形状的方式,提出了控制这些缺陷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将毛坯内孔直壁高度设计成与法兰部分高度相等,颈部内表面设计成锥面,可消除轧制产生的扭矩,使翘曲现象明显减小,轧制得以顺利进行;将毛坯颈部外表面倾角设计为30°,鱼尾缺陷最小,并实现环件饱满成形。将模拟研究结果用于实际生产,获得了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平衡环架零件进行了挤压工艺分析,制定了两步成形方案。运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两工位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取了成形过程中模具载荷和金属流动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模具受力和加工成本,确定了一工位的分流降载工艺和二工位的异形孔挤压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伍飞  潘静 《机床与液压》2016,44(2):40-42
冷成型工艺多用于实体件和套筒件的加工,对于具有台阶孔的零件,在生产领域应用极少。EPB传动螺母是一个异形台阶孔件,其台阶小孔与大孔值差较小,且外部成形端在大孔端,成形工艺较为复杂。根据经验,利用三维软件设计加工工艺,并利用冷成型分析软件Deform-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背门内板结构起伏大,塑性成形过程中板料的应力应变场复杂。结合板料开设工艺孔附近区域应力状态的理论分析,运用局部应力释放的方法,在产品四角和中间结构突变区域进行材料切除和开孔,改善了材料流动不均匀,缓解了局部应力集中的缺陷。利用有限元建模进行了多方案对比模拟分析,并与现场试模进行相互验证,重点考察了非圆形状的异形工艺孔及其位置布局对局部应力释放的作用。在现有模具拉深筋和模具压边圈压边力不调整的情况下,优化了带异形工艺孔的多边形坯料,解决了产品冲压成形过程中内部破裂和边缘起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文学 《锻压技术》2019,44(12):104-108
针对钣金类零件滚压成形生产线中,经滚压成形的异形横断面零件如何精准且顺利地从被连续滚压成形的料带上剪切下来的技术问题,以图书馆书架中的立柱零件为例,研究了异形横断面零件的结构形状与生产工艺。首创性地引入一种钣金零件异形断面的切断模具,通过对这种钣金类零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异形横断面切断模具的凹模结构、凸模结构以及模架结构的设计分析,解决了异形横断面的复杂型材钣金零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滚压成形后,顺利从生产线上被切断下来的技术难题;并且在切断时生产线不停机,提高了钣金类零件滚压成形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异形环件径轴向近净轧制成形工艺对于成形异形环件具有显著优势,可直接成形出与目标环件形状尺寸相仿的异形环锻件,减少了大量材料与能源的浪费。本文以外台阶环件成形为例,采用基于理论分析.模拟实验与实际试制的方法来阐述该工艺的应用方法。这对于提高异形环件轧制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节能节材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复杂异形拉伸模设计天津模具工业协会张玉铭夏利桥车堵板是冲压零件国产化中比较复杂的零件之一(见图1)。该零件外形不规则,拉伸部分各向侧壁斜度不同,零件的凸缘部分又与侧壁形成空间双向角度,成形时各向受力不均,型孔与部分外缘又都要翻边成形.总之该零件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