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源自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英国新城运动,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读Peter Hall编写的《新城——英国的经验》一书,审视新城规划理念的变迁,以及新城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可得出一些对当代中国大都市地域空间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英国新城发展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的新城运动起源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新城项目的实施是将一个简单的想法转变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程序 ,英国的新城开发虽然被划分为三代 ,但实际上主要集中在第一代和第三代的新城建设上。第二代只有一个新城。第一代新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城忧郁症”。新城的开发建设 ,最佳机制是设置一个新的、专门的机构来建设新城。地方政府的机制不适合承担新城这样规模的建设。新城发展公司的资金来源完全来自中央政府 ,通过中央统一基金提供预付款项。这些预付款实际上是贷款 ,需要偿还。尽管英国目前已不再有政府资助的新城开发建设运动 ,但私营机构仍然计划进行所谓的“花园郊区”或者新居住区的开发。然而至今为止 ,这些新城开发建设的建议未得到地方或中央政府的批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发加快,为了保持城市的理性增长与社会和谐,必须探索一套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划思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纲领。浑南新城总体规划运用现代新城的规划理念,融合历史文化元素,采取优先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以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作为起步、提升绿色环境、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等策略,科学构建功能区,建立旨在提高生活效率的道路交通体系和注重生态优先的环境保护体系、稳定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具有智慧城市内涵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为现代化新城的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源自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英国新城运动,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读Peter Hall编写的《新城--英国的经验》一书,审视新城规划理论的变迁,以及新城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可得出一些对当代中国大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思思 《规划师》2013,29(1):93-97
现代新城建设需要寻求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设计策略。以色列莫迪英新城规划结合摩西.萨夫迪的结合自然的人本主义新城设计理念,理解自然、结合自然、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场所特征,创造与自然文脉相协调的城市形态,在公共基础设施开发、生态绿色策略实施、动态开发时序和导则控制等方面都对我国新城总体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浑南新城在规划建设中,为杜绝老城区普遍存在的"行车难""停车难""机动车失控增长"等一系列交通顽疾,实现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了由对外交通系统、道路网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交通设施系统和职能交通系统构成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新城交通与土地使用、景观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力支撑了浑南新城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漳州市南凌项目区新城开发为例,阐述了新城建设的多种理念与模式选择,摒弃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新城开发迷局,先从理论上解析了多种城市建设理念和新城开发模式,接着以本项目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融合多种城市建设理念建设现代新城。并进行实证讨论。  相似文献   

8.
淀山湖新城河网密布,为使绿地景观与新城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脉相结合,重点进行绿地景观层次和景观梯度研究,使淀山湖新城绿地形成结构明晰、文化底蕴与绿地景观合理结合的现代新城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空间急剧拓展的阶段,各级城市的新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本文以区域发展背景为视角,以保定北部新城的发展为实例,旨在探讨个体城市应对区域发展背景,在新城扩展过程中的发展战略、产业选择、空间结构、功能组织、交通组织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希望以此对新城的建设发展进行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居民从农村地区不断地涌入城市。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压力,并影响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问题。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规划布局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的历史中,英国政府同样曾经遭遇过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在应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紧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英国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以及其后的英国新城运动。文章基于花园城市理论和城市化理论,对于英国新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敬  殷红 《时代建筑》2007,(4):98-103
文章对刘家琨在成都最新完成的作品"锦都院街"的设计及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刘家琨近年来一系列作品,解读和诠释了其"处理现实"的创作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建筑学"和"哲学"的各自概念进行分析,论证了"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并指出产生交互的两个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审视"建筑学"与"哲学"交互实践的两种类型,引伸出"哲学"介入"建筑学"的角色定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军 《时代建筑》2009,(2):84-85
文章认为社区仅仅营造物质载体是不能使之成为人群认同的“香格里拉”的,并提出必须从社区自治入手,为“社区营造”注入精神实质,通过加强管理和服务使社区真正成为适宜人居的场所,并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赵其泽 《新建筑》1993,(3):7-10
着眼于建筑创作理论基础方面有关问题的探讨,重点阐述理论的“领域”、“层次”观的重要性,阐明理论的模式是由“领域”、“层次”所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论及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6.
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中国式”建筑实践的最新进展进行批判性解析。提出中国当代建筑实践应转而关注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当代性”的问题,以产生出真正意义上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中国式”的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介绍了瑞士霍夫·威施巴德餐厅因苛刻的条件而采用的特殊的设计建造的方法和过程——在基地外的一次预制装配的预演实验,同时也分析了该项目在设计上由于考虑适合装配生产特点而形成的空间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岩 《安徽建筑》2007,14(3):19-20
美与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文章分析了建筑艺术“美”与“丑”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关系,提出科学、客观的认识建筑艺术“美”和“丑”的相对性,使美与丑都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及塑造优美的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19.
"窥"小议     
“窥”行为发生普遍。本文试图阐示“窥”的含义,定义“窥”所需的场景,并例举了影响“窥”的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葛明 《时代建筑》2009,(5):106-111
文章试图通过对“型”的分析,解读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6号地块办公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