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3月, 通过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法, 基于Donabedian模型初步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函询, 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 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二轮函询专家的熟悉系数为0.87, 判断依据系数为0.90, 权威系数为0.89。最终构建形成的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的权重为0.266, 其所属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运营发展能力(0.083), 而运营发展能力所属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综合协调能力(0.193);一级指标过程指标的权重为0.405,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科室运营实践工作(0.157)和资源的合理配置(0.303);一级指标结果指标的权重为0.329,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医疗质量与安全(0.103)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率(0.237...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与三级公立医院临床医学工程(以下简称医工)部门实际工作相匹配、与未来学科发展方向相适应、可量化的医工人员核心职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发展规划、临床诊疗特色、医工部门实际工作内容等因素, 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结果, 初步构建医工人员核心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 邀请专家对评价指标的内容及重要程度进行评估,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医工人员核心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调查问卷并制定评分标准, 于2023年2—4月对北京市11家三级公立医院的医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其核心职业能力。结果构建的医工人员核心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岗位职责、业务能力、拓展能力和沟通能力, 权重分别为0.200、0.350、0.250和0.200;二级指标中, 设备管理能力、工程技术转化能力、科研能力、人员素质和医护沟通能力的权重位列前5位, 分别为0.097、0.091、0.089、0.088和0.087。106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医工人员的自评得分为"优秀"者6人, "良好"者36人, "中等"者38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推进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并评估其进程,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浙江省出台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 2021年7月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初始指标池, 以会议形式展开专家头脑风暴确定指标体系, 邀请19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2轮专家咨询, 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值。结果构建的卫生健康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发展性指标、均衡性指标、普惠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 其权重分别为0.326 4、0.242 8、0.245 8和0.185 0。其中, 发展性指标包含8个二级指标, 人均健康期望寿命的权重最高;均衡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 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倍差的权重最高;普惠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的权重最高;可持续性指标包含10个二级指标, 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权重最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为全国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和0.8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457和0.522(P均<0.001)。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手术安全”权重最高,三级指标中“三四级手术比例”和“无菌手术感染率”权重较高。结论所构建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李甜  石美霞 《职业与健康》2023,(3):334-338+345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医疗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医疗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于2021年9—11月运用德尔菲法对21位专家进行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0.77%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4和0.912,肯德尔协调系数在0.134~0.341(P<0.01),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的医疗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社会能力、职业态度和个人特质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8 2、0.388 8、0.166 3、0.269 2和0.067 5。结论 构建的医疗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医疗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 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6月, 基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及关于该办法的解读、文献分析与专家访谈结果初步构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 邀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等进行评估,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基于构建好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问卷, 依据方便抽样原则抽取三级公立医院, 于2022年6—10月进行问卷调查, 由样本医院具备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及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院级领导(总会计师)、财务/审计负责人和财务/审计/运营管理部主任等填写问卷,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估样本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结果构建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 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2个一级指标(目标建设和管理导向)的权重均为0.500, 4个二级指标(战略实施、全面涵盖、绩效考核和适应匹配)的权重均为0.250。三级指标中, 预算执行、系统完善、制度建立、组织建设和收支业务的权重位列前5位, 权重分别为0.070、0.069、0.066...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体系,为医疗设备采购与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围绕“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主题和“构建评价体系”研究目标,对国内的9省市医疗机构相关人员采用问卷星方法进行问卷咨询,检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改良德尔菲法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确定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体系。结果:构建的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体系形成了包含配置因素、成本因素、效益因素和管理因素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体系。结论:构建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加客观高效地开展医疗设备配置工作,为医疗设备科学采购与合理调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效能评估工具, 为医院内部制度优化和多机构比较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 应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讨论,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初步构建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借鉴《世界管理调查医院版》和《中国医院管理调查表》建立指标量化计分规则和配套使用的标准化职工调查问卷, 在此基础上对指标重要性和计分规则可行性等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专家权威系数为0.882。构建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7、0.406和0.287;二级指标中, 内部有效性、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追踪与考核3个指标的权重较高, 分别为0.180、0.156和0.115;三级指标中, 绩效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水平、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的激励程度和绩效追踪与考核的范围3个指标的权重较高, 分别为0.156、0.075和0.073。制定的三级指标量化计分规则涵盖便于通过调查直接收集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 为医疗设备绩效考核与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医疗设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基于该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6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4类医疗设备(CT机、MRI机、DSA仪、超声仪)2019—2021年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括设备服务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包括9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对各医院、各类设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各医院的设备绩效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DSA仪的综合绩效水平相对较低, 进一步纵向比较发现, 其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社会效益发挥不充分。结论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服务医院设备管理决策及高效运营, 帮助医院从建立管理机制、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构建的岗位胜任力视角下临床医学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方法采用Chronbach’sα系数和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系数。结果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0.984;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较好χ^2/ν=3.961<5、RMSEA=0.073<0.08、NFI=0.919>0.9、RMR=0.022<0.05、TLI=0.930>0.9、IFI=0.938>0.9;能力基础、理论知识、科研创新、专业应对、品质特性五个维度权重系数分别为0.166、0.097、0.499、0.187、0.051。结论构建的能力素质指标体系信效度较高,为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COVID-19疫情期间, 病原基因组监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开展基因组监测在应对COVID-19疫情中的优势, 并总结主要国家和组织开展的SARS-CoV-2基因组监测活动。进入后疫情时代, 全球仍然面临SARS-CoV-2不断变异和传播带来的挑战, 有必要持续开展包括基因组监测在内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分院区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升公立医院分院区同质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文献、相关政策以及某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实践构建公立医院分院区同质化评价初筛指标体系, 采用两轮德尔菲法筛选分院区同质化评价指标, 确定指标权重。以某三级甲等医院分院区为例, 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应用。结果公立医院分院区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 8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医疗同质、管理同质、平急转换和满意度, 其权重依次为51.33%、23.16%、9.00%和16.51%。经实证应用, 某医院分院区的同质化系数为0.833 5。结论公立医院分院区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契合公立医院分院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可为分院区医疗与管理同质化提供度量标准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临床研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升医疗机构的科研创新能力及制定临床研究创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 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相关文献和政策, 建立初筛临床研究创新指标, 采用两轮德尔菲法构建临床研究创新指数评价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 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 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85和0.87。临床研究创新指数评价体系最终确立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支持环境、临床研究活跃度和创新成效, 其权重系数分别为18.00%、21.00%、30.00%和31.0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研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覆盖了研究创新的投入、环境及产出方面, 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医疗机构临床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 基于多维多层感知服务质量测量模型初步构建指标体系。2021年8—11月, 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3轮函询问卷调查, 邀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评估。指标重要性用±s表示, 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通过SPSS AU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结果构建的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质量、交互质量、结果质量3个一级指标, 软件平台、服务支撑、社会因素、态度、行为、专业素质、服务效果、服务效率、服务费用和满意度10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其中, 一级指标中结果质量的权重值最高(0.337);二级指标中, 软件平台、专业素质、服务支撑和态度指标的权重值较高, 分别为0.119、0.119、0.109和0.109;三级指标中, 互联网医院的声誉、互联网医院在线医师的服务态度以及互联网医院在线医师的医患沟通技巧指标的权重值较高, 分别为0.102、0.057、0.05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医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三级公立医院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推动医院高质量科研队伍建设。方法结合文献查阅和医院管理实践, 运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初步构建医院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7—12月, 通过2轮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绩效。结果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47个三级指标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科技创新、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 其权重分别为0.407、0.223、0.223和0.147, 对应的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分别为科研产出(0.302)、管理协作(0.268)、人才培养(0.356)和考核部门满意度(1.000), 指标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CR值<0.1), 权重一致性较好。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绩效进行评价, 总得分为73.40分, 科技创新、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得分分别为29.74分、16.14分、14.34分和13.18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并分析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用能特点,加强大型医疗设备能耗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组织架构、设备属性、使用质量和维护保障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从而确定影响大型医疗设备能耗的关键指标。结果:设备属性和使用质量2个指标对大型医疗设备能耗管理影响较大,因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应配套齐全以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定期开展设备质控工作等对策。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用能特点进行分析,可全面掌握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用能特点和能源管理现状的难点与重点,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从而为医院开展精细化的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 为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疗保障系统框架和《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10号)》要求构建初步指标体系, 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参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代表性医院, 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客观指标评估所需的改革前(2016年至2017年)和改革后(2018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基于指标体系中的主观指标自行设计问卷, 对医院职工、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医院收支、医疗费用、薪酬水平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 改革前后相关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含薪酬水平与结构、薪酬治理与信息建设、卫生人力与服务提供、医疗产品与技术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评估体系, 其中客观指标28个, 主观指标10个。对4家代表性公立医院的评估结果显示, 人力成本、卫生材料收入、治疗收入、护理收入、医事服务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均较改革前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面临复工潮和回国热的双重风险,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病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控管理经验,旨在有效阻断COVID-19在医院内的传播流行。方法基于质量管理方式,结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从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培训、考核及督导几个质量影响因素方面做出疫情管理具体指导。结果所有来院患者均得到科学合理诊治,医务人员身心状态稳定,重点工作安排井然有序,医疗生活物资管理得当,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均未出现COVID-19医院感染事件。结论研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在复工潮和回国热的双重压力下的病区疫情防控策略,为非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12名专家开展问卷调查, 确定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及权重。三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权威系数(Cr)为0.79, 协调系数(W)分别为0.375、0.356、0.385(均P<0.05)。最终确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 并确立了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预警系统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改进的比例分配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结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疫情现状"、"自然和社会因素"、"防控措施"的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531 0、0.101 5和0.367 5。二级指标中,"人畜感染现状"的组合权重最高(0.179 5),"社会因素"的组合权重最低(0.050 6)。实证研究中,总指标体系和一级指标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及分半信度系数均>0.90,指标的综合评分与重要程度评分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协调系数为0.742(P=0.018)。  结论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符合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权重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