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用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130例, 男56例, 女74例, 年龄18~64岁, 体重指数(BMI)18~30 kg/m2,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 Hunt-Hess分级0~Ⅱ级。根据纳入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E组, 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和对照组(C组, 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E组实施ERAS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 C组采取传统麻醉管理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术中情况,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2、4、8、12、18、24、48 h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疼痛评分和镇痛情况,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出院时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度, 出院后第4周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再入院事件。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P<0.05), 住院费用较少(P<0.05);术中晶体液输入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较少(均P<0.05);术后2、4、8、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ERAS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ERAS组术后1、3、5d的Qo R-15恢复质量评分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创伤应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术期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行PD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ERAS理念行围术期管理(ERAS组),20例患者运用传统观念行围术期管理(传统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共发生并发症5例(20.8%),明显少于传统组并发症10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行PD围手术期管理安全有效,具有患者花费少,手术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与传统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8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2例,男13例,女49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RAS组(n=29)和对照组(C组,n=33)。ERAS组按照ERAS围术期流程操作,记录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和术后1d的C反应蛋白(CRP)、血皮质醇、IL-6、IL-8和TNF-α浓度。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苏醒期ERA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0.42±0.83)分vs(0.95±1.16)分,P0.05],术后1dERA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1.90±1.21)分vs(2.73±1.40)分,P0.05]。ERAS组术后第1天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当日和术后1dERAS组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C组CRP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咽痛、声嘶和饮水呛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围术期操作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舒适化围术期体验,同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如何在复杂阑尾炎(CAA)围手术期应用。方法将我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92例CAA患者分成两组(ERAS组,对照组),对照组4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外科的处理模式;ERAS组46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处理模式,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观察加速康复在CAA围手术期的完成情况,对比两组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3.60±1.4 d vs 5.20±1.5 d,P=0.000),肠功能恢复更快(21.50±7.5 h vs 29.5±10.0 h,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未增加(P均0.05),住院时间缩短(4.10±2.9 d vs 7.80±2.2 d,P=0.000),住院费用降低(7800.0±581.7元vs 9917.0±672.5元,P=0.000)。结论 CAA围手术期依据个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ERA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间行腹腔镜治疗的132例巨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有无联合ERAS处理,分为ERAS组(72例)和传统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ERAS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围手术期负性情绪、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术后疼痛亦明显较轻(均P<0.05)。 结论ERAS理念与腹腔镜技术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巨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54例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ERAS组和对照组各27例。ERAS组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行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处理措施,比较2组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通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减少(P<0.05)。 结论ERAS技术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围手术期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治疗模式在肺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胸心外科手术的90例肺包虫病患者临床手术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模式实验组(ERAS组)45例, 传统治疗模式对照组(传统模式组)45例,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ERAS组患者术中输液量[(1 268.24±335.65) ml]低于传统模式组[(1 750.25±450.36)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8, P<0.05);术后相关资料比较, ERAS组术后3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值(2.55±0.36)低于传统组(5.19±2.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6, P<0.05);ERAS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6±1.37) d]低于传统模式组[(3.56±1.5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4, P<0.05);ERAS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66±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人术前给予支链氨基酸对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84岁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1 h给予支链氨基酸3.5 ml/kg;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3.5 ml/kg.记录入室时(T1)、诱导时(T2)、切皮时(T3)、诱导后1 h(T4)、诱导后2 h(T5)、术后2 h(T6)的中心温度(食管温度),同时记录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术后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观察组.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术前输注支链氨基酸有助于维护老年腹部外科患者的体温,并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用于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达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免疫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加速康复外科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该共识从ERAS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前、术中、术后治疗策略3个方面,总结各移植中心的临床经验,提出相应的专家共识,希望为临床优化重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57例因前列腺增生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其中2017年4月至6月,ERAS组76例,2017年1月至3月常规手术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受、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开始排便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 ERAS应用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有效,部分措施可持续优化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90例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ERAS组),38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 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WBC正常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切口疼痛评分3分以上例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6西平县人民医院骨科行TKA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AS理念引入时间为依据,其中2019-01—2021-06围术期采用ERAS理念方案(ERAS组),选择2017-01—201...  相似文献   

14.
背景: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崇,但尚无ERAS在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T-End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中的应用效果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ERAS在PT-Endo-LIF治疗LD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采用PT-Endo-LIF手术治疗单节段LDD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5例,围手术期采取常规干预模式;ERAS组45例,围手术期采取ERAS干预模式。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采用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状态。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和Likert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手术疗效及满意度。采用改良Bridwell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影像学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诊断及手术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VAS、JOA、OD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手术节段定位错误、血管神经损伤、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撕裂,术后无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ERAS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ERAS组优良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Bridwell分级,所有患者均已融合(100%),两组影像学融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do-LIF手术治疗LDD的围手术期采用ERAS干预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ERAS组(快速康复外科组,144例)与对照组(传统组,1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ERAS组术后肛周疼痛评分、强效镇痛使用率、急性尿潴留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继发性出血、出血再手术、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减轻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减少急性尿潴留,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其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胰头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癌的主要术式,但其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情况较差仍是普通外科领域中的难题。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创新理念,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但ERAS在PD术中仍未广泛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探讨ERAS理念的应用对胰头癌行PD术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9年5月期间行PD术的胰头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ERA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指导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况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营养状况指标转铁蛋白(TRE)、前清蛋白(PAB)和白蛋白(ALB)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胰瘘、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未见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ERA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 vs.32.26%,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TRE、PAB和AL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ERAS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胰头癌行PD术患者采用ERAS策略效果良好,可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推荐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围手术期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48例HCCA患者,其中25例患者围手术期行加速康复外科处理(ERAS组),23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传统处理(传统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术前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无差异,术后第7天ERAS组TBiL、ALT、AST显著低于传统组,而ALB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 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减少(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2例(8%)低于传统组9例(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HCCA围手术期中实施ERAS模式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行单纯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ERAS组(32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策略)和对照组(30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894,P=0.4426)。ERAS组术后1周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2.7±10.3)mg/L vs(30.9±11.7)mg/L,t=2.934,P=0.0047)];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1±6.9)mg/dL vs(20.5±8.3)mg/dL,t=2.379,P=0.0206)]。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拔腹腔引流管时间均提前,术后补液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总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AS策略运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行单纯脾切除术的患者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外科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增强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患者115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快速康复外科(ERAS)组5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 ERAS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长;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外周血(PBMCs)磁珠分离CD8+T细胞, ELISA检测CD8+T细胞释放γ-干扰素(IFN-γ)、穿孔素(perforin)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4)显著低于对照组(22/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3, 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长[(5.85±0.81) d]显著短于对照组[(8.15±0.9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 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LRC术后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2例患者行LRC术后1周并发3级AKI。经过针对原发诱因及连续肾脏替代(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约3~4周后肌酐稳定,发展至轻中度慢性肾脏病。结论:LRC术后AKI发生是综合因素的结果。LRC术后发生AKI高危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复杂手术、长时间手术、基础疾病多等,其中女性、高血压、既往慢性肾脏病史、IV级以上的ASA麻醉分级、既往手术史均为腹部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针对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感染等高危因素的积极主动处理有利于预防AKI的发生。推荐早期CRRT治疗,能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