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闫鑫  王宏斌  杨燕萍 《浙江建筑》2011,28(10):57-60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墙表面采用浅色饰面反射可以降低内墙表面温度,降低夏季空调能耗,但会增加冬季供暖能耗。通过计算冬季和夏季的墙体耗热量对外墙反射隔热效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外墙反射隔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张小波  张旭  周翔  王健 《建筑科学》2012,(Z2):118-121
建筑围护结构负荷主要受室内外气候条件及围护结构自身的几何和热工参数的影响。由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倾向较大窗墙比的现状,对该地区墙体是否需要进行保温,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研究首先利用正交实验原理研究窗墙比、外墙和外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对围护结构负荷的影响;其次探讨室内设计温度对围护结构参数优化的影响。考虑到该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的现状及居民的着衣习惯,在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不采取保温措施,冬季通过适当降低室内设计温度可以保证不增加采暖负荷,而墙体传热引起的夏季空调负荷可以通过采取有效遮阳措施减少太阳辐射负荷来弥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遮阳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并从墙体受太阳辐射热影响的机理,阐述了外墙遮阳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以南京地区一栋典型居住建筑为例,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模拟并分析了对于两种不同构造的外墙,分别通过采取外遮阳措施,减小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并用实验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辅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遮阳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并从墙体受太阳辐射热影响的机理,阐述了外墙遮阳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以南京地区一栋典型居住建筑为例,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模拟并分析了对于两种不同构造的外墙,分别通过采取外遮阳措施,减小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并用实验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辅证。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2)
为提高夏热冬冷地区相变玻璃窗的保温隔热性能,研究含有相变玻璃窗的建筑的全年能耗,本文通过软件DesignBuilder建立某办公建筑模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进行全年能耗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具体分析相变玻璃窗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采用相变玻璃窗全年的建筑能耗相比于采用单层玻璃窗及中空玻璃窗均有明显降低,全年节能效果较好。采用相变玻璃窗后,建筑物夏季调节空调负荷的效果明显,夏季空调负荷相比于采用单层玻璃窗及中空玻璃窗均有明显降低;冬季供暖能耗低于采用单层玻璃窗时的供暖能耗,但比采用中空玻璃窗时的供暖能耗高,在冬季会略微增加室内的供暖能耗。  相似文献   

6.
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选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3种外墙外保温隔热材料,对建筑进行能耗模拟,研究不同保温隔热材料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建筑外墙中应用对建筑节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气候地区的建筑在应用3种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时,建筑热负荷均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建筑冷负荷在夏热冬暖地区随材料厚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严寒地区随材料厚度增加而增加;但对于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建筑,在应用3种材料时,均出现夏季反节能现象,即随着材料厚度增加出现建筑冷负荷峰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IES-VE,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外组合保温、外保温和内保温进行了建筑全年能耗模拟,结果表明外墙内外组合保温能耗值最低。通过分析夏季和冬季典型日逐时能耗值与室内空气温度,得出内外组合保温节能效果较好主要由于其更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间歇式、分室用能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气象参数、窗墙比以及建筑朝向等因素对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基准温度的影响,采用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选取成都等8个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分别计算了室外干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窗墙比和建筑朝向等不同模拟工况下的供暖基准温度,确定了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基准温度的大致范围。结果表明:窗墙比和建筑朝向对供暖基准温度影响较小,相同城市不同模拟工况下供暖基准温度的波动范围最大为0.5℃;太阳辐射强度对供暖基准温度的影响较大,重庆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度最弱,其供暖基准温度最大,成都次之,上海最小;若太阳辐射强度相差不大,而室外干球温度相差较大时,室外干球温度较低者供暖基准温度较小;不同城市的供暖基准温度波动范围为14.6~16.4℃。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 26号)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普遍缺乏节能措施,室内舒适性较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空调和采暖需求逐年上升.空调用电成为夏季居民用电的主要部分,用电高峰负荷已经对电网容量与安全形成挑战.冬季普遍采用电采暖,部分地区开始建设集中采暖设施为居住建筑供热,能耗大大增加.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用能效率,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有效缓解建筑能耗增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有效改变居住建筑室内夏季过热、冬季过冷的状况,减少室内噪声,更好地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是未来建筑能耗增长的重点。根据对该地区建筑及能耗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合上海等典型地区工作情况调研,提出未来政府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政策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方节能建筑的隔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 ,冬季湿冷。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迫切要求改善建筑热环境 ,夏季空调制冷、冬季采暖已普遍采用 ,随之带来建筑能耗的迅速增加。因此 ,建筑节能已成为这一地区降低建筑能耗的当务之急。在夏热冬冷地区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时 ,如何处理好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的关系 ,是这一地区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关键。恰当地选择围护结构构造措施 ,来满足外围护结构节能要求的热工指标和合理、经济的隔热效果 ,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建筑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围护结构外表面…  相似文献   

12.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住宅为例,通过分析全年动态负荷、土壤取放热量、土壤温度变化等,探究土壤源热泵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中的适用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冬夏季的累计负荷差异较大,全年累计冷负荷约为热负荷的2.79倍,夏季向土壤累计放热量约为冬季累计取热量的3.74倍。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中不适宜直接单独应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必须采取辅助供冷、散热措施,保证全年取放热量平衡,扩大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潮湿,冬季阴冷潮湿,对建筑外窗既有夏季遮阳又有冬季保温的要求。文章依据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门窗应用现状,归纳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门窗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门窗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人们采用空调和遮阳措施,以便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对建筑外窗采取遮阳和保温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调能耗。外窗采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夏季能有效地阻隔太阳辐射热,减少空调制冷能耗;冬季具有保温效果,能降低采暖能耗。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具有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约能源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调光、降噪、保护私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筑外遮阳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立面,还能减少太阳辐射,进一步降低室内建筑能耗。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空调使用率相对较高。文章以南昌地区一栋办公建筑和一栋居住建筑为例,通过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 T,分别对四种常见类型的外遮阳形式进行夏季空调季与冬季采暖季的能耗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得出遮阳效果最好的建筑外遮阳形式。  相似文献   

16.
夏热冬冷地区外墙构造对住宅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清华大学研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对夏热冬冷地区5个代表性城市的典型住宅建筑进行动态能耗模拟,分析了不同外墙构造(不同传热系数K)与建筑能耗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传热系数与全年耗电量有很强的正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热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耗。外廊作为建筑的交通和过渡空间,其对使用空间的热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有东侧外廊的某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的方法,分别在夏季和冬季采集室内外空间的热环境数据(空气温度、表皮温度等),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比对建筑的热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外廊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效果的差异。实测结果表明,外廊对室内热环境有积极影响,在夏季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冬季其保温效果有限。合理设计过渡空间有利于建筑热环境改善和建筑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夏热冬冷地区屋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对宁波地区一幢典型居住建筑的能耗随屋顶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试验,测试了屋顶温度及热流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屋顶传热系数对降低采暖能耗效果明显,对降低夏季空调能耗效果不明显,采用架空屋顶能明显降低空调能耗。这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热冬冷地区涵盖了我国16个省市(区),约有5亿人口,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地区的建筑长期没有供暖和降温的措施。冬季湿冷、夏季闷热,居住建筑环境十分恶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这一地区居住建筑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背景下,朗诗在长兴研发基地进行的被动式建筑的探索和项目实践,为被动式建筑这一技术体系在该气候带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数据。朗诗布鲁克被动房是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设计、建造的第一个被动式酒店项目。项目通过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在保障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能耗需求,为解决南方冬季采暖问题以及降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能耗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重点讲述了被动式建筑技术体系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落地,并通过分析该建筑冬季工况下的运行测试数据情况验证了被动房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超低能耗建筑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德国超低能耗技术体系较为完整,而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还未有根据气候条件及用能特征建立起的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型超低能耗建筑采暖供冷技术路线。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利用EnergyPlus进行建模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外窗、外墙、屋面传热系数对建筑供热负荷、制冷负荷及全年总负荷的影响,得出最优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外窗传热系数为2.0 W/(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为0.2 W/(m~2·K)时,全年总负荷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借鉴,亦可为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采暖供冷技术路线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