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针对现有盲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在面对真实失真图像时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多层特征融合和语义信息增强相结合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提取图像的局部和全局失真特征,利用特征融合模块对特征进行多层融合;利用多层扩张卷积增强语义信息,进而指导失真图像到质量分数的映射过程;考虑预测分数和主观分数之间的相对排名关系,对L1损失函数和三元组排名损失函数进行融合,构建新的损失函数Lmix。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野生图像质量挑战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实验,该算法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与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指标相比原算法分别提升2.3%和2.3%;在康斯坦茨真实图像质量数据数据集和野生图像质量挑战数据集上进行了跨数据集实验,该算法在面对真实失真图像时表现出了良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图像质量评价因其在多媒体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用包括图像数据筛选、算法参数选择与优化等。根据图像质量评价应用时是否需要参考信息,它可分为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半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和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前两类分别需要全部参考信息和部分参考信息,而第3类不需要参考信息。无论是全参考、半参考还是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图像失真对图像质量评价的影响均较大,主要体现在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构建和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设计两方面。本文从图像失真的角度,主要概述2011—2021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涵盖全参考、半参考和无参考模型。根据图像的失真类型,将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分为针对合成失真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针对真实失真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和针对算法相关失真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其中,合成失真是指人工添加噪声,如高斯噪声和模糊失真,通常呈现均匀分布;真实失真是指在图像的获取中,由于环境、拍摄设备或拍摄操作不当等因素所引入的失真类型。相对合成失真,真实失真更为复杂,可能包括一种或多种失真,数据收集难度更大;算法相关失真是指图像处理算法或计算机视觉算法在处理图像时,由于算法本身的缺陷或性能不足等原因而出现在结果图像中的降质,相对合成失真和真实失真,算法相关失真的显著特点是该类型失真呈现非均匀分布。本文介绍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包括图像数据来源和数据库构建细节等;然后重点介绍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设计思想。最后总结了介绍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有效的评价各种失真类型的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它采取学习感知特征和空域自然统计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图像质量评价模型。方法是在提取显著分块的36个空域自然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相位一致性熵、基于相位一致性均值、梯度均值以及失真图像的熵四个感知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学习方式来构建图像特征与人的主观分数的映射关系,进而根据所提取特征预测图像质量。在LIVE图像库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预测质量分数与人的主观分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本呈线性关系,鲁棒性较好,运行时间较短,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NR-IQA)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伪参考图像显著性深层特征的评价算法。首先,在失真图像的基础上,利用微调的ConSinGAN模型生成相应的伪参考图像作为失真图像的补偿信息,弥补NRIQA算法缺少真实参考信息的不足;然后,提取伪参考图像的显著性信息,将伪参考显著性图像与失真图像输入到VGG16网络中提取深层特征;最后,融合二者的深层特征并将其映射到由全连接层组成的回归网络中,从而产生与人类视觉一致的质量预测。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四个大型公开的图像数据集TID2013、TID2008、CSIQ与LIVE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TID2013数据集上的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ROCC)比H-IQA算法提升了5个百分点,比RankIQA算法提升了14个百分点,针对单一失真类型也具有稳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总体表现优于现有主流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FR-IQA)和NR-IQA算法,与人类主观感知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5.
针对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NR-IQA)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伪参考图像显著性深层特征的评价算法。首先,在失真图像的基础上,利用微调的ConSinGAN模型生成相应的伪参考图像作为失真图像的补偿信息,弥补NRIQA算法缺少真实参考信息的不足;然后,提取伪参考图像的显著性信息,将伪参考显著性图像与失真图像输入到VGG16网络中提取深层特征;最后,融合二者的深层特征并将其映射到由全连接层组成的回归网络中,从而产生与人类视觉一致的质量预测。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四个大型公开的图像数据集TID2013、TID2008、CSIQ与LIVE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TID2013数据集上的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ROCC)比H-IQA算法提升了5个百分点,比RankIQA算法提升了14个百分点,针对单一失真类型也具有稳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总体表现优于现有主流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FR-IQA)和NR-IQA算法,与人类主观感知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图像质量评价一直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图像质量评价模型也广泛应用于图像/视频编码、超分辨率重建和图像/视频视觉质量增强等相关领域。图像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半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和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和半参考图像质量评价分别指预测图像质量时参考信息完全可用和部分可用,而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是指预测图像质量时参考信息不可用。虽然全参考和半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较为可靠,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依赖参考信息,使得应用场景极为受限。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因不需要依赖参考信息而有较强的适用性,一直都是图像质量评价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概述2012—202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训练过程中是否需要用到主观分数,将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同时,每类模型分成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模型。对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重点介绍相应的特征提取策略及思想;对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模型,重点介绍设计思路。此外,本文介绍了图像质量评价在新媒体数据中的研究工作及图像质量评价的应用。最后对介绍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通用性差,且存在高计算复杂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空域统计特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该算法引入图像对数统计特性,通过度量失真图像与自然图像统计特征之间的偏差,实现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无参考技术相比,提出算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多种失真类型,且与人类主观感知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曹玉东  蔡希彪 《计算机应用》2005,40(11):3166-3171
为了提高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NR-IQA)方法的性能,参考先进的深度生成对抗网络(GAN)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对抗学习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即通过改进损失函数、网络模型结构来增强对抗学习强度,输出更可靠的模拟“参考图”,进而可以像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FR-IQA)方法一样模拟人的视觉比较过程。首先,利用数据集中失真的图像和未失真的原图像作为输入,从而基于增强对抗学习来训练网络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输出待测图像的模拟仿真图,提取仿真图的深度卷积特征;最后,将仿真图和待测失真图的卷积特征相融合,并输入到训练好的图像质量评价回归网络,输出图像的评测分数。在LIVE、TID2008和TID2013数据集上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图像质量上的总体客观评价性能优于当前的主流算法,与人的主观评价表现出的性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温阳  张宾  杨琳 《测控技术》2017,36(9):39-4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IQA)方法旨在利用计算模型自动实现与主观感知一致的图像质量评估,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和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图像的边缘信息对理解图像语义信息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通过比较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的多方向边缘强度、边缘强度对比度及亮度信息等特征的相似性,实现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利用国外的LIVE2、TID2008及CSIQ等多个图形数据库计算结果证明,本算法能实现对多种失真类型的图像的质量预测,并且在预测准确性、鲁棒性和主观评价一致性方面与当前大多数方法相比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四元数小波变换的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其利用四元小波金字塔将二维图像映射到四维空间,每层可以表示为1个幅值和3个相位(Φ,θ,ψ),其中ψ相位包含丰富的图像纹理信息,能有效表征图像的结构信息。因此,通过提取各尺度ψ相位中能有效表征图像失真程度的特征,并构成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预测图像质量得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反映各失真类型图像的视觉感知质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值能达到0.94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避图像质量评价中的视觉特征和池化策略难以选取和解释的问题,在提取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的多种底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自动预测真实图像质量,提出多特征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针对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分别提取相位一致性、梯度、视觉显著性、对比度特征,计算4种特征的相似度图,提取相似度图的均值和方差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评价文中方法.在LIVE、CSIQ、TID2008和TID2013图像库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的主客观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人眼视觉系统中的视觉感知差异是图像质量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感知失真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视觉差异,可对图像的失真程度进行判断,然而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中无法获取原始未失真的图像,且缺乏对失真图像的视觉感知差异。通过对深度学习中的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生成视觉感知差异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利用生成对抗网络产生与失真图像相对应的视觉感知差异图像,并将其与失真图像输入质量评价网络以进一步学习图像的失真信息,从而达到评估图像质量的目的。在TID2008和TID2013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CNN、SOM、CORNIA等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使失真图像质量预测准确度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且对不同种类失真也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度量不同失真类型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场景统计(NSS)模型的空域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该算法利用自然图像归一化亮度系数的统计特征趋向于服从广义高斯概率分布的特性,首先在空域计算自然图像的梯度,通过梯度密度选取自然图像的兴趣区域,提取兴趣区域图像统计特征,建立多元高斯分布(MVG)模型;然后对测试图像建立同样的MVG模型;最终通过计算测试图像和自然图像在统计规律上的偏差来对测试图像的质量做出评价。实验证明该算法与主观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不同失真类型的视频图像,实现对失真视频图像的分类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失真检测及分类方法。首先,将视频图像分割成较小的图像块作为输入,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主动学习特征,引入正负例均衡化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减缓过拟合和局部最小值问题,由softmax分类器预测图像块的失真类型,最后采用多数表决规则,得到视频图像的预测类别。采用仿真标准图像库(LIVE)和实际监控视频库对本文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前者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2.22%,后者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92.86%。整体的分类准确率均高于已有的其他三种算法。引入正负例均衡化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后,CNN的分类准确率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主动学习图像质量特征,提高失真视频图像分类检测的准确率,通用于任意失真类型的视频图像分类检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结构相似度算法的图像质量评价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差函数全局纹理增强的结构相似度图像质量评价。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对数变差函数模型提取原图像和失真图像在水平0°、垂直90°和对角45°、135°四个方向的纹理信息特征,然后分别求出对应的纹理增强图像,最后改进SSIM中的结构信息来确定纹理区域的明显失真,计算得到整幅图像的VSSIM值。目前大多数的全参考评价方法不能对数据库中的所有失真类型进行评价,只能对某一类固定的失真类型来评价。本方法对LIVE数据库中的五种失真类型都适用,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五种不同失真类型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与主观评价数据库较为一致,其性能也优于其他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忽视了图像自身的相位特征信息,不能较好地评测某些失真类型的图像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的结构相似度图像质量评价模型(PSSIM)。该模型在结构相似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图像的相位一致性特征,设计了一种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计算方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PSSIM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同时该方法和人类主观评价感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缺乏可靠的预测性能,主要表现在研究人类视觉系统时生物学理论薄弱,并且已有的浅层模型无法模拟出视觉信息复杂的处理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卷积神经网络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根据初级视觉区域的双目视觉机制,融合左、右视图生成独眼特征图,并采用高斯差分算法提取左、右视图边缘信息,计算边缘求和以及差分特征图;搭建交互式卷积神经网络,整合特征图,实现深度特征学习和质量回归预测。在LIVE立体图像库上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LCC)达到0.9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失真立体图像质量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通用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是利用失真图像及其主观值来训练回归模型预测图像质量指标,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评价效果依赖于训练图像库中的失真类型,通用性较差,很难应用到实际场合中。为了解决数据库依赖问题,提出一种归一化的基于图像尺度不变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外部数据,将图像的统计特性及边缘结构特性作为图像质量评价的有效特征,利用图像多尺度不变性计算多尺度间的整体特征差异,从而预测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混合失真图像质量评价效果好,运行效率高,与目前现有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任务中,参考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小规模卷积神经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卷积操作和并行的多尺度输入能学习到丰富和细微的图像失真特征,首先利用高斯图像金字塔获取不同尺度的失真图像做为4路小规模单层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卷积和池化处理后,输出4路特征矢量,把学习到的特征矢量融合后,通过全连接回归映射为图像质量预测分数。参数优化分2个阶段完成,提高了模型精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模型简单有效,提出的算法性能高于当前主流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盲图像质量评价(blin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BIQA)在图像质量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虽然目前针对自然失真图像的盲图像质量评价取得了合理的结果,但评价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方法 提出一种自适应语义感知网络(self-adaptive semantic awareness network,SSA-Net)的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理解失真图像的内容和感知图像失真的类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DCNN)获取各个阶段的语义特征,并提出多头位置注意力(multi-head position attention,MPA)模块通过聚合特征图的长距离语义信息来加强对图像内容的理解。接着,提出基于多尺度内核的自适应特征感知(self-adaptivefeature awareness,SFA)模块感知图像的失真类型,并结合图像内容来捕获图像的全局失真和局部失真情况。最后,提出多级监督回归(multi-level supervision regression,MSR)网络通过利用低层次的语义特征辅助高层次的语义特征得到预测分数。结果 本文方法在7个数据库上与11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在LIVEC(LIVE in the Wild ImageQuality Challenge)、BID(blurred image database)、KonIQ-10k(Konstanz authentic image quality 10k database)和SPAQ(smartphone photography attribute and quality)4个自然失真图像数据库中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CC)值分别为0.867、0.877、0.913和0.915,获得了所有方法中最好的性能结果。同时在两个人工失真图像数据库中获得了排名前2的SRCC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先进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自然失真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上的表现更为优异。结论 本文方法通过结合图像内容理解与不同失真类型感知,能更好地适应自然图像的失真,提高评价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