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Planning》2015,(3)
利用相关指标与数据对近十年来中国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进行研究,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我国2003—2012年的环保投资增量和GDP增量的因果性,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增量是GDP增量的Granger原因,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提出拓宽环保投资渠道、积极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环保事业、增加公共财政对直接环保投资的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6)
通过分析2001—2010年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在我国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化与物价和产出的变化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货币供给增长率是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率的Grange原因,即在我国货币供应量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能提高物价水平,而且长期内最终表现在物价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采用1980—2009年江苏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和检验出口贸易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出口贸易对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出口贸易额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有利于江苏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却不利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我国已经出现的一些主要会展中心城市定义为会展城市,运用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分析框架,结合会展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模型,并选取了2005年我国的22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把我国的会展城市分为国家级、区域性及一般性会展城市,并对我国会展城市进行了定位,进一步确定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对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影响的结论表明,会展经济适应并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提升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同时带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8)
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经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对短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并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4)
利用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税收与GDP之间的平稳VAR模型,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税收增长率大于GDP增长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税收收入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采用不需要严格理论支持的VAR方法,建立了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
对外贸易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85—2013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平稳性检验、Granger检验和VAR模型等方法,对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如何促进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4)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是经济发展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对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做了实证分析。采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指标对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建立VAR模型,并进行了单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155-157
选取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基础上,利用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等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财务教育投稿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性,对经济增长作用正向影响持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7)
基于1984—2018年黑龙江省时间序列贸易数据,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进口总额对经济增长具有反向作用;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总额导致,而进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VAR 模型,对三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进行动态计量分析。模型系统内选取唐山市1995~2009 年相关指标数据为对象,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三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与其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期对三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结果显示三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与 GDP、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商品房价格对其自身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商品房竣工面积是商品房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商品房价格有正向冲击;商品房价格与GDP 的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商品房销售面积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商品房价格推动销售面积增长。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to what extent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sites is affected by their loc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accessibility. For this aim, we test for the existence of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specialization, diversity, and competition), accessibilty measures and the employment growth of a particular industry on a particular site. We use data on employment growth of site-industries on 68 formal industrial sites in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 between 1998 and 2006. We show that at the site-industry level, specialization hampers growth.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industrial sites that are easily accessible from the highway grow relatively fast, as well as sites located in the Amsterdam harbour area.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研究——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海孺  顾倩 《规划师》2009,25(5):10-16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渠道。布展策划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的灵魂,在展览内容的选定上,应着重体现规划与城市、建筑、生态、文化和市民的关系,要掌握全面性与典型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原则;在展览方式的选定上,应遵循针对性、新颖性等原则,可选取的方法包括中性的独立展示法、个性的场景展示法和趣味性的互动展示法;在展览内容的组织上,应把握有序性和统一性原则,采取线性序列组织和非线性序列组织形式;在人员组织上,应具备总负责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和备专业策划人员。  相似文献   

14.
徐卓顺 《城市公用事业》2011,25(4):13-16,55
运用静态面板工具对中国1990~2007年18个城市的公用事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公用事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大于水、电、煤;电力供应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煤炭;水资源供应对经济影响不显著。建议公用事业应通过市场化改革,配以适当的竞争机制和外部监管,激励公用事业从业企业控制成本,公开企业信息;加强中西部地区市政设施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敖佩  聂爽 《中外建筑》2012,(6):63-64
为重塑大武汉工业的繁荣,武汉市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一年来在经济增长上初见成效,但也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工业的倍增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促进了远城区城市化的提升。但是与正常的城市化相比,工业倍增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遇到了一些问题。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现象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和权利没有随之而增倍,城市化被泡沫化;土地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的蔓延,远城区与中心城区建的隔离绿化空间被工业倍增下土地利用"东用西补"的置换模式所蚕食;另外从中心城区的角度看,工业倍增这种"退三进二"的模式使得就业不平衡、"钟摆式"出行交通现象日渐严重。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城市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寻找协调点。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提出:适宜的城市空间"紧凑"是一个关于空间结构的经济判断;在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对"屠能-阿隆索"土地利用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人口和产业经济分布的理想模型──标准断面比较模型,以此作为工具,描述了"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长三角的案例地区,对城镇群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Reliable short‐ to medium‐term prediction of the tender price index (TPI) is crucial to construction stakeholders, and this has stimulated the interest of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seek a more analytical method for TPI forecas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n econometric model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tender price movements based on a group of associated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pplying Johansen’s method for multivariat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he tender price was found to be cointegrated with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nstruction output and building cost. A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VEC) model imposing the cointegration restriction was then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forecasting. The model was verified against various diagnostic statistical criteria and compared with the Box‐Jenkins and regression models. With a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for a three‐year ahead forecast at 2.9% level, the developed VEC model outperforms the Box‐Jenkins and regression models, and is proven to b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in forecasting the short‐ to medium‐term tender price movements. The model can assist estimators to predict the TPI pattern in advance, and it can also help the public sector in plan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workloa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Although the VEC model developed focuses on the Hong Kong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econometric technique can be applied to modelling other economic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近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经济增长快、人居环境优、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城镇。但"大城市太大,小城镇太小"的格局尚未彻底扭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深入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大力强化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朱杰 《城市规划》2012,(8):32-39,62
空间引导效能历来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基于历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城市生长极核模型、用地调控效力指数、Logit回归和用地经济效益等定量方法,对常熟几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体布局、重点地区用地增长、中心城区用地置换和乡镇撤并等空间政策的调控效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实城市总体布局与规划构想存在一定偏差;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经济效益空间不相匹配;规划调控和区位条件成为影响地块闲置率的主导因素。规划对建设用地的调控效力有所增强,但对重点镇的用地调控却出现较大偏差;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退二进三"政策效果显著,"乡镇撤并"对城镇生活性用地的调控绩效明显,但却未能抑制工业用地的散点蔓延,"一镇多区"格局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产业空间集聚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准确把握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是进行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前提。通过上海市临港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和建设用地变化分析,研究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互动的规律、问题和原因,探讨实现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引入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分析,临港地区PEI偏低,反映出当前临港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导入速度相对过慢,产业发展没有带来相应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远没有达到产-城良性互动的阶段。产-城割裂问题是临港地区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建议在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配套、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