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常德台实践应用为例介绍了如何自建授时服务器系统,阐述了自建授时服务器系统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和建立流程,以实现监视和安播预警发布接收平台等广电行业常用安播辅助监测设备的精准校时同步,并对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控领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给出了以STM32和W5100为核心来搭建网络硬件平台,并在其上实现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从而建立嵌入式授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网络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3.
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GPS授时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在电视播出系统授时应用的方式,对卫星校时钟、时码发生器,网络授时工作原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电视台12频道数字播出系统的设计与搭建,详细说明了上载、服务器及存储、总控调度、分控播出、传输平台、网络字幕、同步基准、集中授时和检测监控等环节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NTP协议的网络时间服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网络时间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简要分析了在网络路径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网络时延问题.论述了网络时间服务器的构建方法和网络授时软件的设计流程.应用数据统计,对网络时延和时差作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在软件设计中处理与网络时延和时差相关问题的方法.最后阐明了建立网络时间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孙杰  刘亮 《现代导航》2011,2(6):452-456
介绍了基于多源授时的广域网时间同步系统,系统建立多个授时服务节点,每个授时服务节点通过对多种授时源的融合和原子钟保证授时精度和系统可靠性,使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保证广域网的用户的授时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授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TD-LTE网络和5G网络的发展都对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当前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的GPS授时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而IEEE1588V2具备可类比GPS的高精度授时能力。本文介绍了基于1588V2的通信网络双时钟备份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GPS时间干扰造成的通信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地基光网络授时组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PTP及WR-PTP授时协议同步组网原理,详细阐述地基光网络授时组网的总体架构,说明光网络承载授时信息的具体实现方案,明确不同应用场景下选用的授时协议,提出优化授时精度的具体措施,展望地基光网络授时组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型号对可靠性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元器件作为火箭等运载器的基本组成单位,直接影响到型号的成败,但受制于国内的工艺、加工及设计水平,目前单机研制单位在选用元器件时更加青睐于选择进口芯片,为了响应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推进元器件国产化进程,作为航天型号的总体设计单位应该从顶层策划,在型号研制初期即将元器件国产化的总体思路纳入到方案论证中,总体需要从元器件国产率指标、选型指导以及参与元器件调研等多方面入手,推进国产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周鹏 《中国有线电视》2010,(12):1388-1390
从GPS授时系统的原理入手,根据泰州电视台的现实情况,具体介绍GPS授时系统在泰州电视台较早台标机系统及较新硬盘播控网络中的应用,并简单阐述基于安全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1.
精准的时间基准是雷达等电子装备实现精确探测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时间的单位、计量时间的设备、时间的标准、世界统一时间的形成,并介绍了雷达授时方法与授时网络,重点阐述了授时产品在装备中的应用,包括授时产品在网路化协同探测、电力系统、军用通讯和军用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陆晓东 《移动通信》2010,(22):50-53
文章介绍了北斗卫星系统授时原理,分析了北斗/GPS双模授时在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北斗/GPS双模授时系统的组成和在CDMA中的两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DCS系统即集散控制系统,它是集现代测控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屏幕显示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结晶。该项技术十几年来在电站系统中已得到普遍推广可应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DCS系统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其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了认可。特别是在网络通讯方面的技术,是DCS系统与传统微机控制系统相比最显著的优点,以下通过某热电站DCS系统的实例,对DCS系统在电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北斗卫星系统授时原理,分析了北斗/GPS双模授时在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北斗/GPS双模授时系统的组成和在CDMA中的两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在中国及临近区域进行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的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可将北斗导航/数据通信技术应用在在电力移动现场作业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在航空型号中研多用少的问题,从立项需求、设计、工艺、检测覆盖率、参数体系、研制进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在航空型号中应用的制约因素,研究了航空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瓶颈,进而提出航空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验证及国产化替代思路,这对促进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的自主可控,逐步完善航空型号用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应用体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4颗“北斗一号”01到04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十年磨一剑,系统稳定运行,用户显著增加。然而,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通信、电力、金融系统等诸多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时间同步大多采用GPS授时。针对这一现状,北斗天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斗天汇公司)从成立期初,专注北斗应用研究,瞄准授时应用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成功研制北斗GPS双模授时模块。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间统一是采用网络时间授时方法实现对互联网时间同步和统一,保障授时系统的稳定运行。传统的网络时间统一方法采用的是网络时间协议和时间间隔均匀采用的时间统一方法,由于网络编码过程中产生同态误差,导致对时间统一性的跟踪性能不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移相的时间间隔测量网络时间统一优化算法,构建了网络时间统一网络协议,采用信息编码方法进行网络时间的信息模型构建,基于数字移相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实现对网络时间统一算法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网络时间统一中的优越性能,在提高网络授时统一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文皖  胡鹏  刘君发  潘烽 《电子测试》2021,(7):92-93,82
人机交互过程跟踪系统是利用监控服务器、鼠标跟踪终端、视频矩阵切换、交换机、高清解码器构建的一套独立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在能够控制DCS画面信号自由切换的基础上又能够与DCS系统网络实现物理隔离,即保证了网络安全,又提高了主控室工作人员对人机交互活动的监护效率,减少人因误操作,同时,视频存档功能也使得操纵员的人机交互过程查询更加直观、更加易于追溯。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北斗三号B2b信号的精密单点授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时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服务之一,在先进电子设备研制和智能时空信息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授时方法存在的受地面共视观测站和通信网络限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北斗三号B2b信号的精密单点授时方法(B2b signa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