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王盼  吴志明 《丝绸》2020,57(2):97-102
为促进全成形针织衫款式开发,更好地推广全成形编织技术,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对应设计系统为依托,对局部编织技术及其在全成形针织衫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采用局部编织工艺进行组织和结构的创新设计,并通过编织实例,分析工艺实现方式与技术细节。结合局部编织技术高速、高效、节约原料等特点,提出将其运用于针织衫结构中的设计方法;利用全成形针织衫连续性、完整性特点,将局部编织技术与不同组织、纱线结合,塑造出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应用局部编织技术可促进全成形针织衫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融合,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结构的线圈形态,更好地对全成形毛衫进行仿真与虚拟展示,依托日本岛精公司MACH2-153X 18G以及SDS-ONE APEX3设计系统,对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结构的编织工艺进行研究。根据工艺特点与成形效果将编织工艺分为6种,并以常见的全成形毛衫肩袖结构为例分析了具体的编织动作。研究表明:比率编织法可以调整袖山外形;平袖山工艺结合平袖山比率编织与空移针,常在接肩时使用;多织工艺可以形成特殊的外形效果;接片工艺通过线圈均收使肩膀成形;局部编织工艺用于形成肩斜及领弧线;收加针工艺可以调整织片的宽度,并使相邻织片相连。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脑横机局部编织工艺,从针织成形服装的结构设计、组织设计,以及结构和组织相结合设计3个方面,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并开发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花型组织和服装款式,如褶裥立体造型、特殊边缘设计,以及局部编织与彩条组织、正反针组织、提花组织、嵌花组织等的组合设计。本文所提出的局部编织技术在成形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思路,为局部编织工艺的应用开拓新的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现有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组织稀疏等问题,结合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阐述该工艺编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床结构的布局、走针路径的设计、路径转换方式等,并以1+1筒状罗纹为例分析其编织工艺。同时对比分析双针床和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型编织工艺,包括三角系统、罗纹间距、走针路径、织针使用等。该新型全成形工艺采用满针编织方式,提高组织密度,增加翻针路径,同时进行编织和移圈,并采用内、外走针轨道改进移圈三角以减小机头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编织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休止编织是通过对手动横机的成圈三角和导向三角的改造,在编织时将织针推上至针床的最高处,使同一行中的局部织针处于不成圈或集圈的状态,从而编织出设定的形状和图案.文中在介绍手动横机休止编织成圈装置的构造及织针的运动的基础上,说明了减针法、加针法和集圈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列举了休止编织在设计中的大量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双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用管状织物,以Y形三通管为例研究了全成形管状织物的成形方式与编织工艺的设计方法。利用全成形织针在满针筒形编织的同时进行前、后针床的移圈收放针,改变织物的横向宽度实现Y形三通管的全成形编织。通过将Y形三通管的三维结构转化为二维形状,根据尺寸、织物密度、编织方向与管间夹角等参数,设计与计算编织工艺。结果表明:Y形三通管织物管间夹角的大小由移圈收针时的编织收针比例决定,编织收针比例越大,管间夹角越大;采用不同的管径与织物密度实际编织2种角度的Y形三通管织物,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筒状成形编织与衣片成形、织可穿技术相比的优势:节省缝合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技术难度小,易于掌握;对电脑横机的要求不高等.探讨了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筒状成形编织时的收针、放针.、拷针方法和开口部位的编织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编织工艺图和线圈图.指出: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筒状成形产品编织时的收针、放针、拷针必须考虑到前后衣片同时编织的特点以及机头的编织方向,筒状成形织物开口部位的编织要考虑导纱器的配置、机头的走向和前后针床线圈的编织顺序.  相似文献   

8.
局部编织技术在针织服装中应用广泛,能够与多种组织结合产生不同的花型效果。文章从局部编织技术与花型组织相结合以及与成形工艺相结合出发,介绍了局部编织技术在组织花型及成形工艺中的应用。并以Stoll CMS530HP电脑横机为依托,使用M1Plus花型设计软件,设计开发了新的花型效果,同时介绍了其在鞋面、口罩等新产品中的应用,为针织行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促进针织新领域、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毛衫套口用工难的问题,更好地开发与推广全成形毛衫产品,从编织结构、编织工艺以及编织效率3方面对全成形毛衫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成形原理、全成形织针编织动作等方面详述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根据全成形毛衫以筒形为单位进行编织的原理,提出单筒形、多筒形、异形结构的全成形毛衫结构分类方法,并对3种结构的款式进行了举例。以开发一款多筒形结构套头毛衫为例,详细分析了全成形毛衫罗纹、成形、袖身合并、领以及合肩缝等关键部位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并将全成形毛衫和普通成形毛衫的编织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成形毛衫的编织效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电脑横机中的1×1平收针是将需要收针的织针上的线圈先转移至相应的织针上,再采用局部编织的方式来减少编织织针数量的方法。现给出了具体的1×1平收针的制版图,并以制版图与线圈图一一对应的方式,分析制版图中的指令与编织过程,并把编织机件的动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阐述了实现1×1平收针编织的关键,以及1×1平收针制版要点。  相似文献   

11.
电脑横机中的1×1平收针是将需要收针的织针上的线圈先转移至相应的织针上,再采用局部编织的方式来减少编织织针数量的方法。现给出了具体的1×1平收针的制版图,并以制版图与线圈图一一对应的方式,分析制版图中的指令与编织过程,并把编织机件的动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阐述了实现1×1平收针编织的关键,以及1×1平收针制版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的成形原理、成形方式以及全成形产品设计方法,借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DS-ONEAPPX 3 设计系统,分析不等长编织、引返、收放针、褶裥、平移对接等编织技术在筒状编织与非筒状编织时的编织工艺,并将编织工艺应用于全成形无袖连衣裙。结果表明:全成形服装后领条与后领弧线拼接时,可依据后领弧的横向与后领条纵向的密度差异确定编织比率;非筒状编织时,采用纱嘴回踢可有效解决停放纱嘴位置和纱嘴上纱线对翻针的影响;在编织前后针床线圈数量相差较大的筒状织物时,需通过翻针将线圈移至线圈较少的针床,使前后针床编织宽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多样性,针对当前针织物结构设计创新不足、针织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电脑横机编织技术进行编织实践,探讨了波纹状凸条织物的5种编织方法:谷波内移圈法、开口凸条与挑孔复合法、正反针与绞花复合法、纬平卷边与局部编织复合法、闭口凸条与局部放大线圈复合法,分别介绍其电脑制版、编织步骤、工艺参数、技术要点,比较其优缺点,并总结波纹状凸条织物的设计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结构的波纹状凸条织物可由多种方法编织实现,且各有优劣之处。通过改变针法组合、制版花样配置、工艺参数、编织过程等可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效果、编织效率、编织稳定性,为织物组织结构的创新设计和针织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盼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9,40(5):41-46
为更好地实现全成形毛衫局部三维立体成形,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为依托,重点对局部编织在全成形毛衫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局部编织工艺按照编织方法分为常规局部编织和按比例局部编织,探讨局部编织在肩斜、领部、下摆、挂肩以及平袖山部位的应用。结果表明:常规局部编织可形成光滑平整的肩部斜线形状、前后领深弧线、不规则下摆;按比例局部编织是全成形毛衫独有的编织方式,主要应用于挂肩和平袖山编织,可用于维持筒状编织平衡和实现袖子、大身的连接,形成存在一定高度差的筒状编织物;采用局部编织工艺可提高全成形毛衫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也为毛衫款式开发提供思路,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兄弟牌K868型横机是手动横机编织单面提花的主要机型,在编织两色和三色提花方面,机器操作、开关的调节、垫纱方式及织针的走针轨迹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介绍了该横机的三角结构、与提花编织相关的开关调节方法、两色提花的编织方法和三色提花的编织方法。其中三色提花可以按照两种不同的走针轨迹进行编织。  相似文献   

16.
王盼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9,40(7):44-50
针对传统袜子下机需套口缝合、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采用双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3设计系统,从花型设计、工艺参数以及编织工艺3方面对全成形袜子进行研究。根据袜头成形结构不同,提出普通包趾袜、五趾袜、内五趾袜的全成形袜子分类方法,分别探讨了全成形袜子各部段的编织工艺,其中对3种袜头编织工艺进行重点探讨。研究表明:袜头采用局部编织工艺实现圆弧状和内五指袜趾间隔片编织;在袜脚、袜筒编织过程,通过收放针工艺实现圆筒的横向尺寸变化;袜跟在引返编织同时进行收放针,以形成梯形袋状结构;袜口采用罗纹组织并插入弹性纱以防穿着时下滑,并采用平收工艺对袜口进行最后处理。  相似文献   

17.
双面毛圈机的编织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圈机编织双面毛圈面料的编织机件的特点和成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影响织物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经实践得出:正面毛圈纱、反面毛圈纱、地纱的喂纱张力分别为4.5 g、3.5 g和7~8 g,同时织针压针量适当大一些,即织针针钩内点低于a片沉降片片顶1.4~1.5 mm左右,此时布面质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阐述毛衫生产工艺流程及电脑横机成形编织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具有创新功能的电脑横机主要组成部件及作用,包括针床及沉降片、压脚装置、压脚技术辅助编织机构等牵拉机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整体成形编织和立体花型成形编织在毛衫领域的应用,以及压脚技术的应用。指出成形编织简化了毛衫生产工艺流程,缩短了编织时间,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毛衫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双针床电脑横机采用隔针编织技术进行全成形编织时,由于线圈沉降弧较长、回缩困难导致织物稀松、难以实现满针效果.隐形四针床电脑横机同为双针床结构,在每个针槽内同时安装两枚织针,即前后针床同针位各具有两枚织针,可相互对翻,但总针数比正常机型多一倍,采用隔针技术进行全成形编织时,能够实现满针编织效果.本文以隐形四针床电脑...  相似文献   

20.
李炜 《针织工业》2015,(5):12-13
针对现有针织圆机用编织三角容易造成已形成线圈变形,影响布面美观的问题,采用重新编排织针运动轨迹线的方法,改进设计一种新的编织三角结构。并以40针/25.4 mm圆机的新型编织三角为例,分析该新型编织三角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指出:该结构可实现布面线圈的平整稳定,使织针规范运动,减少稀密路现象,并且双面机、罗纹机均可应用此类三角结构,为针织圆机的改进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