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心简垂直发射装置底部导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同心筒垂直发射装置发射过程中导弹周围高温燃气环境对导弹产生的影响.通过同心筒底部导流结构的设计,减少高温燃气的反射,促进高温燃气的排导,从而减少高温燃气对导弹底部的烧蚀.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两种导流方式进行计算模拟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导流锥型同心筒对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压力和热环境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导弹武器的地面设备就是指实现导弹来完成支撑、起吊、装配和测试等功能的地面设备集合,可以在导弹技术阵地中对导弹进行综合测试,并运输、装填导弹,在发射阵地可完成综合测试、瞄准、发射和再装填的设备.与此同时,导弹武器的地面系统也需要承担指挥通信、综合保障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首先简要总结了导弹武器地面设备的特点,之后对其质量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排气系统一级引射筒体损坏的原因,提出了一级引射筒体及支撑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案和筒体隔热保护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
弹道导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流的超压、高温、高速、振动等不利条件对导弹自身和周围人员、设备、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模拟导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流场可对减少这些影响、提高导弹寿命和生存能力、安全使用导弹提供技术支撑。以某型号弹道导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弹发动机复杂燃气自由射流的特点,模拟了发射阵地燃气二维流场,得到了地面不同距离下的超压、温度、组分等变量的理论数据,对发射阵地环境安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5.
大型车载箱式倾斜发射装置工作时若采用轮胎着地支撑代替液压油缸支撑,可以进一步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减轻装备质量,提高装备机动性,但同时由此产生的振动环境也更加恶劣.建立了能反映弹性支撑条件下的大型车载箱式倾斜发射装置各个方向振动的整车模型,分析了导弹发射过程中的系统振动激励,对发射过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从频域和时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导弹等武器的研制试飞中,常用遥测系统跟踪和获取导弹运动信息、弹上各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信息和弹上环境信息,为导弹性能的评定、故障分析和设计方案改进提供依据。在内埋武器投放试验中,由于舱门封闭,地面遥测接收系统无法正常接收弹载遥测信号,影响试验进行。本文从内埋武器发射(投放)试验遥测转发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内埋武器投放的关键过程特点,确认射频合路手段是实现内埋武器遥测转发方案的最佳选择,提出了内埋武器遥测转发射频合路系统的设计方案,成功解决了内埋武器投放全过程的数据获取问题。  相似文献   

7.
导弹垂直发射具有无发射盲区、空间紧凑、模块化装填等优点,是大型舰载平台所匹配的武器装备.对垂直发射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发射箱、适配器、闭锁挡弹装置、导轨、箱盖和排焰道等.并依据相关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结构的强度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8.
针对折叠翼飞行器发射离筒瞬间姿态变化及折叠翼机构展开性能问题,对影响飞行器离筒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飞行器离筒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了影响飞行器离筒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飞行器离筒过程理论模型和ADAMS仿真模型,对飞行器离筒过程中低头角变化、离筒时间、离筒速度、离筒最大应力、折叠翼机构展开时间和折叠翼展开同步性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计算结果;分析了发射角对飞行器离筒过程中低头角和接触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可以相互验证;水平发射时飞行器离筒低头角为0.49°、离筒时间为163 ms、离筒速度为14.12 m/s;随着发射角的增加飞行器离筒低头角减小,离筒过程最大冲击力减小;计算结果为飞行器发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多记录仅的地面远程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在飞行器实发射和地面模拟发射试验中,能够针对150 m外的飞行器内3个不同的记录仪的存储数据内容和工作状况进行实时切换监测.测试完成后通过远程读取记录仪中数据能完整准确地获取试验过程中飞行器的各种控制、状态与环境参数数据.该系统目前成功应用于某型号地面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描述了导弹弹射机构作动筒的工作过程,建立了描述作动筒动特性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求解仿真模型,得到气缸动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可视化仿真结果,最后分析了行程对作动筒动特性的影响,为正确设计新的导弹弹射装置作动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筒盖系统是潜艇导弹发射的重要装置。筒盖启闭通过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筒盖系统通过角度传感器实现其闭环控制,传感器发生故障工况对潜艇的导弹发射将造成严重损害。为了保障筒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其传感器故障工况设计了PI观测器,实现对筒盖系统传感器故障的实时估计,基于信号重构技术实现了对传感器反馈信号的矫正,并结合鲁棒控制器实现了对筒盖系统传感器故障工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筒盖系统发生传感器故障工况下的控制实现自愈效果,提高了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导弹发射方式与导弹类型、发射平台约束紧密相关,在回顾导弹发射方式发展的基础上,说明了导弹发射方式的不同分类方法,重点分析了按发射基点划分下的不同发射平台导弹发射方式的特点及所适用的导弹类型。现状表明,通用化和模块化发射装置、高机动性能和隐蔽性能发射平台以及信息一体化是当前发射方式的热点,智能化是导弹发射平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航天地面设备大型筒体卧式对接工艺及装备存在的不足,针对航天地面设备大型筒体的特点及对接要求,设计了采用4台具备调姿功能的移动滚轮架车进行大型筒体卧式对接的工艺及装备,实现了大型筒体卧式对接装配过程中筒段的位置和姿态调整。结果表明,该工艺及装备满足航天地面设备大型筒体的对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导弹挂架载荷标定试验与模型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机导弹挂架结构分析与实际受力情况,在导弹挂架受载结构部件处粘贴应变传感器.通过地面加载标定以及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建立导弹挂架载荷输入与应变输出本构方程关系式,得到导弹挂架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载荷-时间历程,对导弹挂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寿命估算和地面模拟试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箱式发射导弹的出箱安全性,研究不同发射角条件和各偏差对导弹发射的影响。通过建立导弹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发射过程中的导弹质心位移、弹箱间隙等关键数据,同时考虑了各偏差对导弹发射出箱姿态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初始射角可以减小导弹发射时的初始扰动,质心偏差是引起发射过程中导弹姿态变化的最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一种作为芯模使用的筒体的加工制造过程.该芯模特点为:大直径、薄壁、外圆带稍,主要是由筒体、两端的封头和同心的左右半轴组成.  相似文献   

17.
导弹轨上运动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导弹轨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对某型导弹的轨上运动安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导弹的安全发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弹在发射时的弹架干涉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导弹热发射过程中发射箱结构应力与变形分布规律,建立了发射箱内流场域、外流场域和结构域 1 / 4 对称模型。采用域动分层法和单向热流固耦合技术模拟导弹发射,得到发射箱内外壁的压强、温度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导弹发射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燃气流的烧蚀和冲击,在发射 0.020 0 s 时刻发射箱前端加强筋处应力最大,为 7 209.10 MPa ;在发射 0.020 0 s 时刻发射箱前端处变形最大,为 27.24 mm 。该仿真验证为箱体结构优化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研究潜载导弹和光学瞄准的基础上,对传统潜艇导弹的发射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文章说明了光学瞄准除了在潜艇导弹发射瞄准系统的应用之外,还应用于潜艇在航行过程中在海面上执行相应的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垂直发射已成为现代导弹的发射主流,更为关键的是对垂直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制导和控制的分系统;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对垂直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偏转控制,仿真其偏转过程.用以提高偏转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