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临床教学的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的:总结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解剖中的应用,为口腔医学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好的研究方法,为建立口腔颌面解剖数字资源库并使其信息化、网络化奠定基础。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有关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解剖应用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Virtual reality,Oral and maxillofacial anatomy,Digital,3D reconstruction,Multimedia,Teeth,Skull”,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虚拟现实,口腔颌面解剖,数字化,三维重建,牙体,颅骨”。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解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数字化的虚拟人体数据库。专门用于医学三维重建的软件包括3D-Doctor和Minics等,支持的原始数据来源包括连续断层解剖图像、各种影像数据和三维扫描数据等。多种虚拟现实技术均可以成功的再现牙体、牙列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为构建口腔医学临床和教学的虚拟现实模型平台奠定了基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背景:涂层材料及技术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里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目的:综述涂层材料及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涂层,医学,应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coating,medicine,appli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61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 结果与结论:涂层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也日渐蓬勃,目前研制出了很多生物相容性好排斥反应小的涂层材料并应用于临床。文章分别从口腔、体外循环、骨科等领域对涂层支架进行介绍,发现开发新的涂层药物,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药物组合,可能会使药物涂层支架的治疗作用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背景:器官移植供体缺乏现状虽然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是器官移植技术进步的主要瓶颈之一。 目的:对器官供体捐献激励原则的进一步研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和 VMIS数据库中2001-01/03关于器官移植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器官移植、供体”、“器官移植、激励”和“器官移植、捐赠机制”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入选21篇文献和5本医学伦理学书籍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研究器官移植过程中的激励原则,是提高捐赠者参与社会捐赠积极性,解决器官移植发展瓶颈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胚胎干细胞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学、药学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使人们看到了治疗疾病的新希望,而其相关研究成果也引发了许多伦理和心理学问题。 目的:综述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和心理学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0-12 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干细胞研究产生的伦理和心理学问题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embryonic stem cells,morality,psychological”,中文检索词“胚胎干细胞,伦理学,心理学”。检索文献量总计122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篇。 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究中伦理学问题的焦点主要包括:干细胞来源的伦理学问题,干细胞“克隆”的伦理学问题,干细胞与生命的伦理学问题,干细胞研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干细胞研究中伦理学规范问题。干细胞研究中的心理学问题主要是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特别是“克隆”技术的认识。相关研究多涉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变化。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给医疗、卫生健康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背景:肿瘤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和分化能力,但又不同于普通干细胞,此类干细胞还具有发展成为肿瘤的特性,因此备受学者们关注。 目的:综述近几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以及与干细胞和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1 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相关肿瘤干细胞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肿瘤干细胞”,英文检索词为“tumor stem cell”。共检索到文献89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30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肿瘤干细胞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国外肿瘤干细胞在实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也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普遍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治疗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前景也非常乐观,但肿瘤干细胞特征以及与成体干细胞关系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国外已经对医学虚拟现实,尤其是在虚拟医学手术仿真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并不能完全适应骨科手术的临床需要。而髋臼骨折因其复杂性治疗困难,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影像学检查,常难以准确判断空间立体关系。 目的:综合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髋臼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作者于2010-10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1980-01/2010-10以中文或英文公开发表的有关髋臼虚拟手术系统研究方面的论文,以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髋臼骨折(Acetabular fracture)、虚拟手术(Virtual Surgery)为检索词,排除方法重复、相关参数未做详细介绍的论文。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15篇文献,保留其中32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髋臼虚拟手术系统可对髋臼的复杂特性进行分析,并提供在三维虚拟空间进行交互操作,以方便医生对患者的病患部位进行观察和虚拟的手术模拟,从而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手术方案。建立可供骨科手术和手术前规划使用的虚拟平台,在医学骨科手术教学和仿真训练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背景:最近许多研究报道,干细胞细胞移植联合免疫干预可维持较长的胰岛素非依赖时间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应用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了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index.shtml)、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检索范围为各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章,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diabetes mellitus,immunosuppression”,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糖尿病”。从检索出的1 676篇文章中选择出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较为权威的文章,排除较陈旧文献及重复研究,共纳入中英文文章共29篇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就目前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29篇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尽早去除创面坏死组织、重建皮肤结构和功能,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的关键和最终目标。表皮干细胞作为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拥有无可置疑的潜能。 目的:总结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现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epidermal stem cells,basic stud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5-01/2010-10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表皮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271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8篇。 结果与结论:表皮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具有慢周期性和对基底膜的黏附能力,其增殖分化受到壁龛及Wnt信号通路、MAPK、c-Myc、Notch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因子等的调控。目前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创面修复、基因治疗、组织工程领域。随着表皮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将为皮肤基础研究、创面功能修复和皮肤遗传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领域备受重视,得到广泛研究。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及其临床学的应用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1 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1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isolation,cultivation,identifi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6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易于获得和分离培养,且具有多向分化及高度增殖的能力。目前研究发现它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以及肝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的潜能,已经成为重要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人体内部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并利用相关软件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和生物力学分析,为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有效置入提供可靠数据。 目的:综述CT三维重建在颈椎弓根测量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11 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CT三维重建在颈椎弓根测量中应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hree dimensional reformation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cervical pedicle”;中文检索词为“颈椎弓根;三维CT;计算机辅助设计;脊柱外科;数字骨科;医学图像”。 结果与结论:应用CT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清晰颈椎三维图像。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因颈椎椎弓根变异较大,临近解剖结构复杂,目前国内仅少数医院得以成功开展。而利用三维CT重建测量颈椎弓根可以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能够真实准确地观察和测量椎弓根螺钉在椎体内的情况,获取个体化解剖数据,为临床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提供指导。 关键词:颈椎弓根;三维CT;计算机辅助设计;脊柱外科;数字骨科;医学图像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3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医学插画的历史及其新可视化模式在解剖与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以“医学插画” “解剖插画”以及“medical illustration”“medical illustr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medical illustr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1月前发表的与医学插画历史、现状及其新可视化模式相关的文献,检索到文献634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重复研究以及设计缺陷的文献,最终纳入32篇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从手绘解剖插画到大体解剖图谱,再到三维虚拟解剖模型、3D打印解剖模型及虚拟手术解剖,技术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为医学专业人员学习解剖提供了便捷,也改变着解剖学的教学方式和外科的培训模式。结论 医学插画的新可视化模式在解剖教学与临床培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何利用这些新模式来创造更高效的教学工具,改进外科训练模式,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背景:活体肝移植仍面临很多问题:如供体的匮乏、移植后的免疫排异反应及其高额的费用等,因此使其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到限制。 目的: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分化成熟肝细胞而替代受损的肝脏组织发挥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01/2010-12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用“骨髓干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肝硬化”或“Bone marrow stem cell,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hepatic cirrh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与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文章内容,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3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从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的了解,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对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康复治疗教学中,培养学生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和临床康复技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际上最常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方法,即SOAP (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以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康复问题的能力。 目的:回顾分析SOAP评估记录法的构成、在教学中的益处及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有关SOAP评估记录法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4年9月,检索词为“SOAP,康复,教学”和“SOAP note,rehabilitation,teaching”,排除重复类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0篇文献,检索结果表明,SOAP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加强康复记录、康复治疗的规范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尽管SOAP评估记录法在康复治疗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但随着SOAP教学理念的普及、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逐步推广,将在中国康复治疗教育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利用干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使受损的神经组织恢复再生能力。 目的:针对较为重要的几种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阐明各自适用范围和临床效度,为临床医师按需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中1998至2011年期间的关于干细胞移植在神经修复方面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Nerve repair”,限定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2006至2011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神经修复”,限定语种为中文。 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得到288篇文章,选择与移植干细胞的来源、分化、特征及其在神经修复方面相关的文章,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观察对象无论为人或动物,均进行审校。根据纳入标准,在排除重复和个案报道类文章之后,重点选择32篇文章进行综述。说明干细胞移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使传统认为的不可修复、不可再生的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重建成为可能。干细胞移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背景:应用计算机虚拟技术配合双向交互式人机界面,设立虚拟实验室,使抛弃面对面教学成为了可能。 目的:使用虚拟三维技术实现人体解剖学标本演示,在清晰度、质感、素材输入难易度上全面超越常规三维建模方法制作的电子标本,最终实现远程教育网上虚拟解剖实验室的应用。 方法:自行开发半自动控制的三维标本数据录入硬件系统,全方位的录入解剖标本、模型的素材资料,形成资料库。用软件系统虚拟三维展示解剖标本、模型,并提供相关文献资料、语音解说等素材。 结果与结论:完成了三维标本数据录入机的制作,可以在5 min内将一个实体标本转化为数字化图像数据,数据无需处理,直接输入数据库即可通过虚拟三维演示系统实现远程标本立体显示。三维动画相对于传统二维图片,具有立体,直观,使用方便,不会损耗,易于扩展等优点,在人体解剖的教学及医学科普教育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的内镜检查是侵入性检查,能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很难被患者接受。仿真内镜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等优点,做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的:文章总结CT仿真内镜在胸部气管,血管,食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仿真内镜,气管,血管,食管”和“Virtual Endoscope,airway, blood vessel, esophagus”,语言限定为中文和English。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质量差的文章,最终选入42篇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与结论:CT仿真内镜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显示中空器官病变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信息。其无创性的诊断对术前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相信随着CT仿真内镜技术的发展,它在临床上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诸多研究已经报道了聚对二氧环己酮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降解性;聚对二氧环己酮还在组织修复材料以及支架材料等医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但聚对二氧环己酮的体内免疫反应评价及机制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材料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目的:总结和分析聚对二氧环己酮的降解特性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06),以“polydioxanone,Absorbabl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2000-01/2010-06),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为检索词。共收集176篇关于聚对二氧环己酮临床应用的文献,中文39篇,英文137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2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聚对二氧环己酮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脂肪族聚酯。其分子链中独特的醚键,使其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是理想的手术缝合线材料,同时还可以用于制造骨板和组织修复材料以及电纺成心血管支架等,在医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2):4127-4130
背景:外科技术的仿真训练已有30年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外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阐述外科技术仿真训练在训练设备、反馈形式及评估手段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并指出外科技术仿真训练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00/2010关于外科技术仿真训练领域的文章,以“surgery,simulation, training, accreditation, evaluation” 为英文检索词。选择与外科技术训练方法、训练设备等相关的论文。初检得到7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7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外科技术的仿真训练提高了外科住院医生的操作技能,增强了他们对临床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的安全性和节省了政府的医疗支出。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外科技术的仿真训练在当今国外医学教育体系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临床实习而居于主导地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发展主要在于继续摸索更加客观有效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提高训练设备及训练环境的仿真度;以及加强仿真训练方法学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背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模拟仿真的独特性为医学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目的: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多维信息空间中,实现合理运用虚拟标准化患者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临床虚拟标准化患者的系统结构模型,构建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虚拟标准化患者系统,并分析了虚拟标准化患者的通信模式和实现过程。 结果与结论:医生可以利用临床虚拟标准化患者系统的虚拟环境进行操作,达到辅助临床诊断、培训或教学的效果。临床虚拟标准化患者系统可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为临床诊断、培训及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