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用茯苓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水肿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亦称肺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肺胀,喘咳"等范畴.常因久病肺虚,复感外邪而诱发心衰.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加大云苓剂量治疗本病,消肿利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的"肺胀""、咳嗽""、喘证""、痰饮""、哮病"等病范畴。沈其霖教授认为本病为久病肺虚,复感外邪为病因,痰瘀互阻、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痰浊与瘀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临床上运用李孔定经验方金水交泰汤温阳益气、化痰活血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外治结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感染的体会李红云呼盟中蒙医院(0210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病因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病变首先在肺,继...  相似文献   

4.
“治肺需活血”理论是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李孔定教授提出的治疗肺胀等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沈其霖教授师从李孔定教授认为久病肺虚,复感外邪为本病病因,痰瘀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其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与血瘀.因此业师沈其霖教授在治疗肺胀时常应用“治肺需活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兹以总结,以窥其道.  相似文献   

5.
1中医理论中有关肺心病及其并发右心衰的论述祖国医学对于类似肺心病之病证少有专篇论述。“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内科学“肺胀”范畴,与“痰饮”、“咳喘”、“水肿”、“心悸”、“怔忡”等有一定的联系。肺胀病名首见灵枢。《灵枢·胀论》篇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后世医家对于类似本病的证候颇多记载,其所述证候与现代医学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肺心病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之临床表现颇为相似。中医认为慢性肺心病的发生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结果。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滞留,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加剧。病变首先在肺…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归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久病肺虚,迁延失治,痰热停滞,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痰与热两者病理因素相互胶结,形成兼有痰湿、热邪各自特征的新的复合病理因素,治疗上当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广飞 《河南中医》2006,26(6):83-8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医学虽然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OPD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咳、喘发作,迁延不愈,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加剧。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其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全保[1]认为脾虚是COPD的易发体质,脾气是卫气来源的一部分,脾虚气弱,则卫气不足,肺卫不…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辨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瑛 《中医杂志》1990,31(1):23-25
根据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肺胀”病类似,为多种慢性肺系病证,如久咳、喘、哮等反复迁延而成。病理基础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进而累及  相似文献   

9.
任存霞 《新中医》2020,52(3):13-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当于中医学中咳嗽、喘证等多种肺系疾病发展成的肺胀病。中医学认为,肺胀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肺病日久,肺、脾、肾气化功能失调则致痰浊水湿内停,渐而成瘀,终致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该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虚实夹杂。笔者临床中以仲景病证结合模式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运用古代经典名方分期治疗慢阻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慢性支气管炎(CB)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根据CB患者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因感受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加剧的病机特点,笔者自拟宣肺汤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肺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胀系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涨满不能宣降的一类疾病。其以久病肺虚为主要病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阻碍肺气为基本病机。因此,肺胀的治疗应标本兼治,益气活血化痰法应贯穿于肺胀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标本辨治举要许建邦乌拉特的旗中蒙医院(0144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病,为多种慢性病证,如咳喘、哮证等反复迁延而成。该病总病机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导致肺气胀满宣降失职,进而损伤心、脾、肾诸脏,属本虚标实之候。标为外邪...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病以久病肺虚为主要内因,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心。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痰浊与瘀血交阻为患,痰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与之胶结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肺胀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近年来,我们用中医理论对不同证类的病人进行辨证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论病分类重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加剧。病机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病初多由肺气郁滞、脾失键运因而生痰,故称“肺为生痰之源,脾为贮痰之器”,加之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愈益贮留,致喘咳持续难已。若复感风寒,则可成为外寒内饮之证;感受风热,则可引起痰热郁肺;若痰浊壅盛,则可致痰蒙神窍;若痰浊壅肺病久势深,肺气  相似文献   

15.
肺胀系久咳、久哮、久喘、肺痨等多种慢性肺系疾患迁延失治,或长期吸烟、吸入粉尘等伤肺,使肺之体用俱损。久病肺虚成为发病的基础。肺虚卫外不固,反复感邪成为诱发本病的条件。临证有因久咳不愈,虽寒热已除,独留咳喘上气、咳痰不解者;有因久哮、久喘肺肾俱虚,气逆、气郁,终日胀满痞闷不舒者;亦有病久肺、脾、心、肾皆损,水液代谢障碍,水饮、痰浊、瘀血并见,复兼外感寒热,症状百出者;此外,亦有反复应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久治迁延者。笔者依据多年经验,主张临证抓病机,合肺性,论治肺胀。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认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以咳、喘、胀、闷、累为主。本病多属积渐而成,病程缠绵,经常反复发作,难期根治,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控制,极易发生变端,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多见于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其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其病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而根在肾。  相似文献   

17.
陈鸾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923-923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临床以心慌、浮肿、胸中胀满、喘咳上气、面色、唇舌紫绀为主症,严重者可见胸高气促、额汗如珠或冷汗自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多由久病肺虚、感受外邪而发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密切配合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发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胀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临床症候群分为以虚证为主的缓解期和以邪实为主的急性发作期 ,该病病程缠绵 ,容易反复发作 ,难以治愈。胸中胀闷、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伴随疾病的始终。反复发作可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继而演变为肺胀的变证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 ,加强肺胀缓解期的健康教育 ,可避免或减少其急性发作 ,且是提高肺胀病人生活和生存质量的有力保障。1 慎起居 ,适寒温肺胀的发生多因慢性肺系疾病 ,迁延失治 ,导致肺气自虚 ,卫外不顾 ,易为外邪所侵而复发。病人正气尚虚 ,稍失节治 ,则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相似文献   

19.
洪广祥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喘”、“心悸”、“水肿”、“肺胀”等证范畴。本病常因久病正气渐衰,复因外邪侵袭而发病,引起心衰。洪教授对本病潜心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学生随师学习临床侍诊,获益匪浅。兹就洪师治疗肺心病心衰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发作期肺胀的证治:—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  林新峰 《新中医》1992,24(9):37-38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咯痰,气喘,胸中胀满为主症,属本虚标实之证,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急性发作。笔者收集本院急诊科观察室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留观的发作期肺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