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车票媒介主要有非接触式IC卡、二维码、电子车票(NFC)三大类。随着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轨道交通除了保留现金购票外,全自动售票机(TVM)扫码支付、云购票机、云闸机、刷银联卡直接进出站等多种实现方式开始推广普及。对于新建地铁的城市和已运营地铁的城市,在进行AFC系统新技术应用时,要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和风险应对措施,以技术全面兼容的方式,上线互联网购票系统。未来可考虑引入信用支付方式和生物识别技术,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升级,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给乘客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发展迅速,手机支付或二维码兑票已经在多个城市运营。文章基于二维码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及与各关联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福州地铁二维码技术方案以及互联网票务平台的建设,以期为互联网移动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简化乘客购票步骤及提升运营公司运营效率,提出基于移动客户端和第二代身份证的自动售检票模式。首先在移动客户端上购买车票,然后将订单中的信息发送至起始车站和目的车站计算机系统中,跳过TVM(自动售票机)上单程票的获取,直接运用第二代身份证作为乘车票务凭证。通过查询乘坐地铁的起始站点和目的地站点是否有该身份证物理卡号的订单信息来判断乘客是否已成功购票,从而确定闸机是否放行,最终实现乘客从购票到出入闸机的整个流程。该自动售检票模式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中,未来可在此基础上,引入信用评价体系及生物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引入互联网及移动支付技术,改善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从而更好地提升地铁运营管理业务水平,是目前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在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时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阐述在移动支付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受到的巨大影响,总结在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地铁AFC系统)模式下运营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变化,同时分析2种不同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建设运营模式的优缺点,介绍目前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提出采用何种电子票技术实现互联网刷卡过闸是目前制约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分析比较目前3种移动近场支付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虚拟票务支付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技术在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散现金支付在地铁车站现场实现所带来的时间压力和现金安全压力。以NFC(近场支付)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票务技术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发展方向,通过与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地铁小额支付的各种应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对4种票务支付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致力于找到对现有自动售检票支付模式进行补充、更有利于缓解地铁车站现场售检票设备压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实现3种虚拟票务模式需要对AFC系统的改造内容进行比较,提出建设地铁信用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支付、语音购票、刷脸过闸等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结合徐州地铁iAFC(互联网售检票系统)建设方案,对iAFC系统架构、业务场景、接口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对类似新建或改造AFC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支付手段越来越多元化,二维码在地铁自动售检票(AFC)领域得到越来越多运用。文章结合当前二维码在地铁购票和扫码过闸方面的具体应用模式,从AFC业务本身和乘客体验角度,对比分析各模式的优劣势,提出二维码在地铁购票和扫码过闸方面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铁一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完成最终验收工作,2013年9月15日上午10时正式迎来试运营。AFC系统是城轨系统运营服务的核心子系统,通常包括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现金自动识别、微电子计算、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铁AFC系统管理方式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南京地铁建设规划,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规范化程度,简化后续线路AFC系统建设复杂度,降低后续工程建设投资,整合运营资源,提高资源共享度,减少后期运营投入,提出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方案:路网各控制中心设置AFC区域管理中心,负责线路接入和运营管理,并在逻辑上将车站按区域划分进行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地铁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自动化的系统。随着手机二维码、互联网电子支付的全面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AFC 系统业务模式朝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以西安地铁为例,介绍其将地铁 AFC 系统与"互联网 +"技术相结合,以手机二维码为载体,建立扫码过闸和多元化电子支付新业务模式的项目实践,并对该项目的技术实现手段、优势及实施成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互联网 +"技术在地铁行业中的应用及"智慧地铁"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AFC业务模式和互联网票务业务模式分析对比出发,说明互联网票务业务的上线对于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维及票务运作成本、提升乘客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有效地提升了地铁行业门户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结合目前国内现状,重点探讨互联网票务上线以来的经济效益分析,旨在对既有工程运营进行总结,对后续工程实施进行指导。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票务相关业务及其流程,其次分析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再次从设备、终端模块数量减少,票卡采购量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量降低、运营人力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无形收益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未来指标上升空间的预测。研究成果对于后续互联网票务系统的建设和既有互联网票务业务的运营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与乘客接触最为紧密的系统,应基于“以用户为中心”来提升客运服务水平。通过优化系统层级、整合多元化支付平台、引入智能客服功能、对接电子发票系统等措施,规划设计了适用于广州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要求的AFC系统架构,以期打造智慧的AFC系统,为乘客提供更为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过程的自动化系统。郑州地铁ANCC系统融合了传统AFC五层架构[1]中的清分清算系统(ACC)和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C/MLC),打破了线路运管隔阂,线网运维模式向灵活性、自主性转变,同时实现了线网售检票数据的集中管理。对比ANCC四层架构和传统AFC五层架构,分析四层架构模式下的AFC系统运维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移动支付自动售检票(AFC)的设计,在现有传统地铁AFC系统基础上,设计基于移动支付方式的新型AFC系统,对移动支付AFC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各参与对接方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车票管理业务、车票应用业务、数据交换业务等移动支付AFC系统,以及系统对接设计、移动支付车票发行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的业务进行设计与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的接口设计和系统的部署方案,体现了移动支付AFC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国内部分脱网人群和外国旅客顺利使用铁路自助票务,提出京张高铁自助票务优化方案;在既有自动售票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远程协助与交互服务器,对自动售票机和工作人员服务终端进行优化设计,改进了自动售票机的用户交互界面,为旅客提供可与客运服务工作人员直接沟通、便捷获取信息咨询和远程协助的服务渠道。概述京张高铁自助票务系统构成、服务终端硬件构成及系统功能设计,总结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音视频通话、信令控制、呼叫排队、远程桌面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该系统及相关设备已在京张高铁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手机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的设计应用,包括手机支付AFC系统设计目标、各参与方需完成的功能及对接方案、系统部署方案,以及手机支付AFC系统终端设备应满足的条件及支付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型手机支付AFC系统,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创新、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加快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指导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路网建设,规范技术标准,减少重复投资和设备维护及升级成本,青岛市地铁集团建设单位组织编制了AFC系统标准规范。研究和规范读写器的票卡处理单元(TPU)软件的接口,不仅可以提高车票处理速度、规避车票处理错误,还能实现线路间设备的互换性,并且可以减轻系统升级维护工作量和成本。从读写器软件的原理、架构和处理流程上,介绍了青岛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票卡处理单元软件接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一个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外包管理实践案例。其特点在于外包票务管理工作,而且还支付给发包方费用以取得相应的系统经营权。从博弈的观点以及初步定量的收益分析两个角度,简要阐述了轨道交通M线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经营权与票务管理捆绑式外包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