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为例,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智慧所体现的生态观,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研究发现:(1)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观体现在水的选址、水形设计以及周边配置各个方面;(2)古典园林水系的整体观展现了不同水体斑块在空间布局和连接上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可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水系的连接度、曲度、廊道宽度等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古典园林的生态功能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国园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娜 《山西建筑》2009,35(2):349-351
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通过苏州园林,研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方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李畅 《中国园林》2020,36(10):133
中国古典园林是基于中国农耕文明背景的内生型人 文景观,却在不同历史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域外园林的生 成和发展。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索了农耕时代亚洲的地缘扩 散、17—18世纪欧洲的跨域漂积,以及20世纪全球的跨文化 移植3个不同时空阶段的海外中国古典园林传播方式和典型模 式,认为全球化下差异性的文化协同和竞争是中国古典园林持 续演进的外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菲菲 《山西建筑》2010,36(21):352-353
论述了意境概念的产生,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的特点,以及产生意境美的中国古典哲学根源和具体表现,论证了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其他园林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中国古典园林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寺庙园林虽同属于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却不同于古典文人园林,寺庙园林更讲究禅意和佛教典故。通过对潭柘寺的人文溯源,所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及园林设计手法分析,表明了古典寺庙园林的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林忠 《华中建筑》2009,27(1):196-198
该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园植物—芭蕉的历史探寻,揭示了芭蕉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意义变迁和拓展,从而彰显人文因素对文人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和整理1949年至1976年期间的古典园林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此阶段古典园林研究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热点,明确这一时期园林研究状态。  相似文献   

8.
董丽  郝培尧  胡晔  曹麟 《景观设计》2020,(1):117-121
引言中国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瑰宝,而植物景观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与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园林的规则式植物景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看似随意杂乱,实则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以自然美、外在美和意趣美使古典园林更加富有魅力。自然美园林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自然景观。中国古人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希望在园林中打造天人和谐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饶三春  龚瑛 《山西建筑》2008,34(6):343-344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依托,对中国园林古亭的发展、古亭的类型及造型作了介绍,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及选址,同时也从文化层面对亭作了简要论述,以期引起园林景观设计师及园林环境工作者对中国古典园林和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盘谷在扬州私家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典范。文章以小盘谷为研究对象,基于视觉分析的角度,通过实地测绘、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尺度与布局的角度,对其内部的空间尺度、建筑、山水和植被等景观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丰富传统园林的营造理论,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园林》一书,收集中国古典园林160余处,共七大类,即:皇家王府园林、宅第园林、坛庙祠馆园林、书院书楼园林、寺观园林、陵墓园林、山水胜景园林。书中详尽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各古典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书中所选各古典园林均有简明文字介绍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和部分平立面图。本书观点新,范围广,是近来介绍中国园林中的又一力作。《中国古园林》  相似文献   

12.
季淮 《山西建筑》2009,35(3):345-347
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与经验,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审美意识的相通之处,并指出只有吃透古典园林的精髓,才能真正地融入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才是有生命力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现实意义的挖掘,介绍了古典园林的思想特点和造园手法,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城市公共绿地景观中的应用,解决了当前城市公共绿地景观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过去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局限于思想、技巧层面,而忽略了与文学的关联,限制了对古典园林的深层次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叙事与文学叙事其实有着相似性。文章通过对中国文学叙事的探讨,展开对古典园林空间叙事的详细梳理,从空间表现、空间序列、叙事结构3个方面揭示了古典园林的空间叙事策略。为分析古典园林空间提出新的角度,并总结出空间叙事策略对挖掘和提升园林意蕴和品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为基本特征。本文运用历史史实分析并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风格。历史形成和演变历史。结论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晓春 《山西建筑》2010,36(23):349-350
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及其特点,介绍了中国的诗词在古典园林意境美创造中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过程中用来体现画意的各种手法,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1)
该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元素和景观特点与钟孺乾的绘画迹象论概念相联系,分析"迹"与"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以及传统绘画迹象论与中国古典园林间的耦合关系,希望借此提高大众对迹象论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也为造园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毛东阳 《云南建筑》2012,(5):117-120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赋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灵魂。文章结合园林美的知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概念、文化内涵、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9.
司春杨 《山西建筑》2009,35(1):346-347
针对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园林无水则不活的结论,指出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邹敏 《南方建筑》2004,1(3):67-68
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花木的自然美和人美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魅力的特点之一是植物景观景和情的溶合统一,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花木美景的欣赏和塑造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