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灸并发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的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轻型患者中6例治愈,1例进展成为重症后并发急性肾衰竭死亡;6例重症患者中4例并发急性肾衰竭,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收治的35例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总结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10名患儿均存在急性肾衰竭,血尿素氮(26.1±7.5)mmol/L,血肌酐(370.5±198.5)μmol/L.对留取的10例结石标本分析证实,结石是三聚氰胺和尿酸的合成体.输尿管镜下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组血肌酐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4.0±2.0)d;25名患儿内科保守治疗.经治疗10例患儿急性肾衰竭全部治愈,泌尿系结石完全或部分排出;25名患儿内科保守治疗;泌尿系结石完全或部分排出.结论 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尽快通过内、外科方法解除梗阻引流尿液.患儿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对10例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判断其病情变化,针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护理,配合医生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10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均顺利渡过危险期,痊愈出院.提示心理护理、病理观察、饮食护理是保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早在1910年,Clairmont曾描述过梗阻性黄疸(简称阻黄)病人术后死于急性肾衰竭的病例,此后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关注.后来Dawson、Pitt等大批学者先后发表了这方面的临床报道[1,2],阻黄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从而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研究阻黄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早在1910年,Clairmont曾描述过梗阻性黄疸(简称阻黄)病人术后死于急性肾衰竭的病例,此后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关注.后来Dawson、Pitt等大批学者先后发表了这方面的临床报道[1,2],阻黄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从而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研究阻黄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CRF)在临床上常并发许多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肾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慢性肾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约为33.8%[1],3%~7%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2]。因此,积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探讨在慢性肾衰竭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下肢动脉栓塞超声消融术后致急性肾衰竭: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 4例下肢动脉栓塞超声消融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诊治资料。下肢动脉栓塞后因肌肉坏死引起骨骼肌溶解综合征及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是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及时诊治是防止急性肾衰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血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93.3%(28/30)。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的优点,可作为急性梗阻性肾衰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idiopathic acute renal failure,IARF)的临床、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6月入院I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8例患儿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均为男性,年龄3岁~12岁,平均(8±3)岁,全部病例发生在NS活动期,均表现为少尿型肾衰竭,以微小病变为主(85.7%),予标准剂量激素及对症或透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儿童INS合并IARF,以男性为主,临床表现为少尿型肾衰竭,病理以微小病变多见,经常规激素、对症或透析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成分演变的预测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25枚.根据治疗方法,18枚肾结石分为单纯碱化治疗组(n=9枚)和综合处理组(n=9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精确测定结石中钙含量.使用螺旋CT检查体外测量婴幼儿尿路结石(实验组)和随机选择的61枚成人尿路结石(对照组)的最大CT值. 结果 婴幼儿尿路结石钙含量0.11% ~26.30%.婴幼儿尿路结石CT值与结石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 =0.855,P<0.01).单纯碱化治疗组和综合处理组肾结石CT值分别为(162±60) HU与(783±476) HU,钙含量分别为(1.30±1.51)%与(19.83±7.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值≤400 HU的婴幼儿尿路结石比较,>400 HU的结石钙含量显著升高[(21.71±5.27)%,(1.65±1.82)%,P<0.01],且对单纯碱化治疗效果不好(x2=11.455,P<0.01). 结论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成分演变的预测中,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临床CT值>400HU的婴幼儿尿路结石可能由于含有更多钙而对单纯碱化治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