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 40例AL患者血清sIL 2R水平 ,并与 2 7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AL患者血清sIL 2R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经化疗获完全缓解 (CR)者较化疗前虽已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时sIL 2R表达再次升高。初诊AL血清sIL 2R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 AL患者sIL 2R表达明显升高 ,sIL 2R水平的明显升高有助于判断AL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是活化T淋巴细胞的标志,哮喘发作时明显升高。我们检测了33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清中的sIL-2R,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3例符合1993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的病人,依标准将其分为中度发作(n=15)及重度发作(n=18)。平均年龄32.1岁(18~43岁),男14例,女19例。就诊前3个月内无皮质激素类和其它平喘药服用史。入院后立即静脉采血2ml,-20℃冰箱保存待检。同时进行肺功能测定。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混悬型)每日3次,每次2揿(相当于丙酸倍氯米松100μg)…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痰液炎性标物测定在哮喘气道症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酶标法测定15例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和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价素2受体(sIL-2R)、哮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R)水平,并同步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 痰液IL-5、TNF-α、sIL-2R及EC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痰液IL-5、sIL-2R、ECP与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间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70、-0.65、-0.68,P均<0.01)。结论 痰液L-5、sIL-2R、ECP可能成为监测哮喘气道炎症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正常对照者和39例AL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2R水平。结果:AL患者治疗前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外周血白细胞、骨髓幼稚细胞百分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后IL-2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清IL-2R的测定在AL的治疗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口腔癌患者血清TNFα、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对45例口腔癌患者血清TNFα、IL-2、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口腔癌患者调节网络可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或紊乱,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抗肿瘤免疫状态增高。  相似文献   

6.
刘华  景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9):664-664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36例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sIL-2R水平,并与正常组19例进行对照。结果 肺心病患者急性期sIL-2R水平较缓解期和正常组高(P<0.05);缓解期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IL-2R值可作为肺心病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指标,结合其他指标,在评定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免疫功能以及判断预后方面,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萍 《中国综合临床》1999,15(3):251-251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介导的免疫反应与许多疾病的病情变化及活动性密切相关[1,2]。麻疹为严重的传染病,麻疹病毒所致的细胞免疫缺陷可造成严重后果。SIL-ZR是由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α链释放入血液中形成的,可作为细胞免疫异常激活的指标,研究麻疹患儿血清SIL-ZR的变化,并与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患儿及正常儿对照,探讨其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具有一定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麻疹急性发作期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5岁,平均3.2岁。毛支急性发作期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2…  相似文献   

8.
热性惊厥与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性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其复发率为25%~35%[1],有11.3%FC患儿转化为癫病[2].本文检测FC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旨在了解FC患儿体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情况,探讨FC的病因和其复发的高危因素。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实验组30例,均符合1983年在自贡市召开的全国小儿神经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诊断标难。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月~5岁。全部病例除首次发作外,均有2~5次复发。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儿童。年龄6月~5岁,男12例,女8例。1.2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作为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及机体免疫应答调节因子[1],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师的注意。我们对103例老年人进行了血清SIL-2R检测,旨在了解此组特殊人群胸腔积液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探讨该指标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癌性胸腔积液组(癌性组)36例,为本院经细胞学或组织活检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60~75岁,平均为6639土3.52岁。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60~71岁,平均63.33士2.88岁。健康正常组(正常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和sIL-2R。结果 35例患者溶栓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含量降低(P<0.05),TNF-α明显增高,sIL-2R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溶栓24小时后与治疗前知身比较:NO升高P<0.05,趋于恢复正常,TNF-α、sIL-2R仍保持高水平状态(P>0.05)。结论 NO、TNF-α、sIL-R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及时监测NO含量变化,抑制TNF-α、sIL-2R的影响,对减轻脑梗死继发性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状态。方法检测了21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E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并与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CD3、CD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sIL-2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CD3、CD4明显高于术前(P<0.05),CD8低于术前(P<0.05),血清TNFα、sIL-2R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下,切除肿瘤有益于改善患者的兔疫功能;测定T细胞亚群和血清TNFα、sIL-2R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资料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患儿与体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有关[1,2],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sIL—2R的水平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检测了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sIL—2R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1987年4月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选择我院儿内科1996年1~4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11月,平均5月。正常对照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2月.平均7月。对照组儿童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与患儿组无显著差异。1.2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它严重影响气道的功能。细胞因子在哮喘发作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组1994年12月~1997年1月对38例哮喘患儿发病的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以探讨其在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哮喘发作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14岁,平均58岁。哮喘间歇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13岁,平均63岁。各组哮喘息地诊断均符合1987年成都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 1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某些指标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47例中男 90例,女 57例,年龄 17~ 70岁,中位值 4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7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35例,杂合性白血病 (HAL)7例。处于完全缓解期 (CR)33例。以健康献血志愿者 49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方法:全部患者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前末用免疫抑制剂,两周内无感染或无输血。 NK细胞活性用 3H- TDR的掺入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2(IL- 2)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2)。均系用双…  相似文献   

15.
作者测定了活动性结核(TB)患者及治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白介素一1受体括抗剂(IL-lra)及可溶性IL-l受体!型(sIL-R!)浓度。取用例培养证实为活动性TB患者的血清。其中肺TB45例,肺外TB36例。对照26人(与传染性肺TB密切接触的16人)。取IO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荷兰新入伍健康军士的血清。用ELISA法分别测血清STNFR、STNFR!、IL-L3、TNF和SIL-R!浓度。按厂方说明书操作。检测限:sTNFR-190Pg/ml、sTNFR-!150pg/ml,TNF68pg/ml、IL-lra256pg/ml、ILIR!16pg/ml、IL1524.…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5-2005年收治急诊白血病(AL)中首发特殊表现30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均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0(平均38)岁。经血象、骨髓(包括组织化学染色),心电图、B超、X线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2例(M1 1例,M2 4例,M37例,M4 4例,M5 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8例(L1 1例,L2 4例,L3 3例)。  相似文献   

17.
吾为一  杨辰  黄宏 《临床荟萃》2000,15(5):222-223
近年发现在血液系统的多种恶性疾病中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都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日益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检测急性白血病 (AL)患儿的血清 s IL- 2 R,旨在了解其在该组病变中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急性白血病组 共 6 0例 ,系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4月住院的经骨髓检查确诊为 AL 的患儿 :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组 :共 2 9例 ,男 19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7.76±4.19) (0 .5~ 14)岁。其中初发 13例 ,复发 7例 ,缓解期巩固治疗9例。发病期 2 0例中标危型 17例 ,高危型 3例 ;2急…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0/2008年共救治急性白血病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0-50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M1 1例,M2 2例,M3 3例,M5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本组中3例为初治患者,9例为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对68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ZR)水平检测.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4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0例。结果发现NIDDM、IDDM组血清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IDDM组比NIDDM组升高更明显。合并血管并发症级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IL-2R与病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好转,空腹血糖下降,血清SIL-2R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SIL-2R可能与DM发病有相关性。DM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调节障碍。血清SIL-2R升高与病情发展有关。动态检测血清SIL-2R水平可能成为临床上观察DM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了39例卵巢癌患者,用PAC方案治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旨在为监测临床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指标。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卵巢癌患者39例,其中浆液性羹腺癌20例,粘渡性囊腺癌6例,子宫内腹痛13例,均经病理证实,平均年龄53(42~61)岁.正常对照组20例,为健康女性,体检普查自愿者,平均年龄44(35~55)岁.1.2方法入院后治疗前来血1次,经手术并采用PAC方案治疗后第10周采血1次,血清标本一20℃保存.实验前常温解冻,采用酶联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